卞之琳:界限的消融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卞之琳诗歌充分调动语言符号的动态运作及意义生成功能,创造出事类之间、主客体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界限消融的效果,从这一视角出发,也可发现卞之琳1938年后的诗歌与前期诗歌之间“转变”中的连续性。

关键词:卞之琳;诗歌;符号;界限

袁可嘉认为卞之琳的诗歌属于“中国现代主义”①,张曼仪认为卞之琳诗歌难以归类②,两者都认为卞之琳为中国现代诗歌带来了新质。(剩余1331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