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以通乎心志”

——清代考证学革命与“言文一致”的自生脉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晚清民初文学变革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2XJC75100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构胡适文学革命的思想资源”(项目批准号:2022J0667)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的语文变革,无论是晚清的白话文运动与切音字运动,还是稍后的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都享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即输入来自日本近代语言运动的“言文一致”。(剩余1012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