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中的美国语言与本地性传统

——以汤亭亭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为视角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汤亭亭的作品中反复刻画着来自中国的父亲与惠特曼·阿新、书生与嬉皮士这样一对文化形象,其目的不在于呈现华人-美国人的二元选择,而是本土语言之于经验、历史积累作用的反映。强调自己美国现代作家身份的汤亭亭有意识地梳理自沃尔特·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语言”,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样,她在惠特曼·阿新这一人物的创作中延续并发展这一传统,即用生活的、实践的语言进行创作;同时,由于华裔身份与全球化时代文化流动的影响,她扩充了“美国英语”定义与反映的范围,在创作中构筑现代的、多元的美国语言。(剩余1372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