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论”视阈下毕赣电影的诗性表征
[摘要]“作者论”观点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法国新浪潮的兴起,安德烈·巴赞、特吕弗、戈达尔纷涌提出作者主义观念,其理论解读不断完善与调合。朗索瓦·特吕弗于《电影手册》提及:“明天的电影,是属于个人的和自传性质的”,影响至中国籍电影导演毕赣隐秘、潮湿、独立主义的影像视阈建构。其以幻觉式感受移情黔东南的现实纹理,凭借个体感知梦境与现实边界的模糊叙事,运以实验性长镜头暗喻意象,呈现出超现实主义诗意质感影像,凸显了令人瞠目的创作野心与我行我素的镜头语言。(剩余79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