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构式“没+NP”研究

[摘 要]唐代出现否定动词“没”,在对名词和名词性成分进行否定时,从而形成表否定意义的“没+NP”形式。当“没+NP”形式属于否定构式时,其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所描述对象作出的主观否定性评价”,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构式“没+NP”表示转喻性否定,“没”否定的是“NP”的转喻意义,说话人的否定性评价以“NP”具有的转喻意义为基础,其中构式“没+NP具体”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构式“没+NP抽象”最早出现在元代;二是构式“没+NP”表示量度性否定,“没”否定的是“NP”的语义程度,说话人的否定性评价以“NP”隐含的量度变化为基础,其中构式“没+NP抽象”最早出现在唐代,构式“没+NP具体”最早出现在元代。(剩余14449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