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次打击”病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肝脏疾病,后期常引起肝硬化和“炎—癌”转化。本病存在不同时空下多重病因叠加损伤的“多次打击”,这种“多次打击”效应符合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的特点。其中,伏痰、伏瘀、伏毒留滞体内,渐进渐聚,阻于肝络;伏邪作乱,造成肝络损伤。因此,在治疗上祛除体内伏痰、伏瘀、伏毒可有效避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次打击”,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剩余1237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