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协作三协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建筑业转型升级,“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双碳”等技术对工程造价专业提出新要求。造价专业应需而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因需而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需而为,通过研究实践,形成了可推广的“双协作三协同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双协作,三协同,双循环,探究与实践

一、应需而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依据国家双高道桥专业群办学定位,工程造价专业应需而动,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化改造,根据调研结果和需求驱动,确定专业定位,形成“懂施工、精造价、善管理、‘三精四有’素质高”的培养规格,支撑八大毕业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剩余257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