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湾工艺院在景泰蓝近代史上的贡献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元代蒙古军西征时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汉化生根,清中期经海上丝绸之路复异域流芳。2006年该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清中期后其从最早的宫廷专造走向民间作坊广泛制作,并为世界所熟知的这段近代名作坊堂号的具体历史背景却不甚明了,业内也无相关研究和可靠论著。(剩余188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