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合理论框架下汉语体标记的分布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 要:本文借助内部体假说和时锚定理论,重新修正与归纳汉语中常见体标记的分布,提出并论证了6个体中心语(Asp10-Asp60)的存在,以及在TP和vP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2个动词前体中心语和4个动词后体中心语,并结合并合理论,重新解释动词和体标记的分布及移位附加机制。另外,本文从并合理论的显性条件出发,重新审视动词前体标记、体后缀及内、外部体标记的显性与隐性身份与句法排序的关系,并解释了多种体相关句法现象,如一些体标记可以共现及不能共现的现象。(剩余1597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