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应对“耳听为虚”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开车导航,可以定制个人专属语音包;不想费眼看书,能让AI生成有声书;喜欢某位歌手,还可以使用他们的声线重新演绎新的歌曲……

这些都是AI技术与“声音”相关的使用场景。AI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生活便利和趣味性,但使用这些AI生成的声音,是否有法律风险呢?在大量用户“尝鲜”AI声音的同时,又该如何让“声音”不被违法使用?在“耳听为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怎么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AI换声,不能想换就换

2024年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剩余788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