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川理解中国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沙畹及其《泰山》

一八八九年春,二十四岁的沙畹(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第一次来到北京,立志要翻译《史记》。此前他在巴黎高师接受教育,从哲学转向了汉学。四年后,沙畹带着《史记》的法译稿回到巴黎,就任法兰西公学“汉满鞑靼语言文学”讲席教授。沙畹还在儒莲(Stanislas Julien)的鼓励下重点翻译佛经和僧侣传记,一九0七至一九0八年在中国华北和东北考察文物古迹,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介绍给欧美学界,整理西域文书,培养了一批在汉学、民族学领域负有声望的重要学者。(剩余632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