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基调与复调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纷纭万端: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一书自序中,沈松侨先生写道:“历史学者在他的斗室中书写过去,包含着一项所能自我期许的最低目标,亦即世间的苦难会减少,人对人的侮辱会停止。”我想,就以这句话作为起首,来阅读一个历史学者对近代中国的审视。
当霍布斯鲍姆、盖尔纳、安德森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广泛影响历史学界,沈松侨的研究将这些源起于欧西学界的“普遍性”付诸中国经验,并且相当大程度地推进了有关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理论认知。(剩余682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