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利金文赏评

打开文本图片集
现今书法人临写金文大篆等鼎彝铭文,大多是为了解决书法线条的古意问题,让书写能够浸染上金石意味,以避油滑俗气,而对这些高古文字自身所蕴含的美学和时代转化,并无过多的流连和深究。但是,青年书法家郭庆利则不同,他以金文大篆作为自己的创作体式和主攻方向,因此,他的浸淫之广、之深就不同一般。近十几年来,他不仅广泛游弋在西周典范名迹中,于《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下过研究与临习的深功夫,还广泛涉猎那些姿态活泼烂漫、神秘诡谲的非典型西周铜器残片,力求在多种风格之间窥探那神秘的真旨在书写上留下的审美空间。(剩余5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