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止”字甲骨文“”看其表义策略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导读】由于字形的演变,许多原本以“止”为表意构件的甲骨文字,其字形中的“止”部现已难以辨识,更难以理解造字初期“山”(止)的表义机制。本文将立足于“止”字的甲骨文形体,对其表义策略进行分析。

甲骨文是指用利器刻划或用毛笔书写在乌龟甲壳或动物骨头上的文字,也称为“契文”或“刻辞”。在甲骨文中“”常常作为构字部件出现,但是因为汉字形体的演变,很多字已经无法看出部件“”的存在,更无从得知是如何实现表义功能的。(剩余3586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