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解码与符义解析

——20世纪以来可视化设计研究的符号性转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75(2025)04-0137-08

可视化(Visualization)被广泛认知为对于数据、信息以及不可见的知识材料的视觉表征方式,与现代科学、统计学的发展紧密相关。18至19世纪是统计学的“黄金年代”,数学家卡尔·高斯(CarlFriedrichGauss)以及皮埃尔·拉普拉斯(PierreSimonLaplace)发表的统计学理论,随后被社会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Quetelet)扩展应用到社会学领域,1而统计学的广泛应用,同时激发了对于数据展示的需求,以统计学家威廉·普莱费尔(WilliamPlayfair)的《统计工作手册》(Statistical Breviary),传染病学家约翰·斯诺(JohnSnow)的《死亡地图》(GhostMap)等为代表,涌现了大量用于数据展示与分析的可视化案例,也为20世纪以后的可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剩余1626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