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焚诗”之后的出人意料

——“失意与诗意”之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元顺帝至正初年的一天,接近知命之年的杨维桢将自己在会稽时期出入史传、日课一诗的千余篇诗作取来复读,忽然自笑曰:“此岂有诗哉!”于是,命书童尽数焚毁。

焚诗之际,正是其政治生涯的至暗时刻。至正元年(1341),杨维桢服丧期满,满怀希冀地从家乡诸暨来到杭州,申请补官。然而,天不遂人愿,补官之事被莫名搁置,妻儿老小却亟需给补,无奈之下,只能游走于苏杭之间,以教授生徒为业。(剩余403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