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针西去与洋针东来——缝衣针旅行记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缝衣针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由它产生和引发的故事、表达和记忆仍然并将持续影响我们的生活,如诗人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大海捞针”“如坐针毡”的成语表达,儿时母亲或祖母为我们缝补衣服的记忆等。虽然从外形上看,缝衣针又细又小、非常简约,但在古代,缝衣针的制作十分费时费力。(剩余5749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