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诊断的物理高考典型问题评析与备考启示
——以2024年高考全国物理新课标卷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2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新高考背景下,命题的难度趋势、内容考查方向如何?怎样让高考评价体系的综合评价理念和一系列有关文件精神落地?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从国家层面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答,这对今后各省市的自主命题和备考都具有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1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与高考命题改革相关文件精神的一致性分析
1.1新课标卷与命题文件精神的契合度分析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的开放性、探究性主要表现在第18题、20题、22题和23题等.
新高考命题,秉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在价值引领与情境创设方面,2024年新课标卷通过“福建舰弹射测试车”(15题——体现家国情怀,民族自信)、与最新诺贝尔奖有关的“量子点技术”(17题——引导跨学科意识、国际视野)、“估算红矮星的质量”(第16题——超级地球、建模估算、可能的未来家同)、“电动车的储能发电”(20题——节能意识,可持续发展;项日式学习,学习方式转变)、“四冲程柴油机的热循环”(21题——应用性、综合性)等情境创设,体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引导考生关心科技前沿、关注学科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育人”与“选拔”并重,“知识”与“思维”并举.
注重在“知识生成的情境”和“知识应用的情境”中通过“学科任务的完成”考查学生“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实验探究”等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凸显对高阶思维的考查,试题设置真正做到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第20题的发电机具有引导项日式学习(导向教学)的价值,可以考查逆向思维、转换研究对象等方法,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该卷与评价体系的理念要求高度一致,与命题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契合度高。(剩余27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