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板块西南缘个旧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为了探究华南板块西南缘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过程,该研究编译、总结华南板块西南缘晚白垩世个旧碱性杂岩体已报道的全岩主微量元素(n=76)、全岩Sr-Nd-Pb同位素(n=54)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n=113),对个旧碱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型进行重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个旧碱性杂岩体分为3组岩石组合:第一组为钾玄质霞石正长岩,具有高全碱质量分数(12.76%~ 17.57%)和总稀土元素含量(134×10-6~ 1764×10-6)、低Ba/La比值,以及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指示了其源区为经历过俯冲熔体交代的富集地幔;第二组为钾玄质二长辉长岩-二长岩组合, 二者具有极高的Ba(1 619×10-6~4 640×10-6)和Sr(970×10-6~ 1 690×10-6)含量、低的Th/Yb比值,具有与霞石正长岩相似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第三组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其具有高的Th(30.7×10-6~ 68.3×10-6)和U(4.11×10-6~ 23.2×10-6)含量、与下地壳一致的Nb/U比值及相似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表明其起源于不同深度的下地壳。(剩余307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