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人史,援史人经:吴淇“以意逆志”论的话语建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1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53(2025)01—0074—0009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堪称中国诗歌阐释学的开山纲领[1]37,并演变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2]17。当前学界对于“以意逆志”命题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进路:一是较为传统和普遍的做法,即将其视为一个诗学的观念,而致力于探讨该命题本身的理论内涵,并产生了理解上的分歧:或以“意"为读者之意,而援汉代赵岐(?一201年,京兆长陵人)“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3]2735以为说;或以“意”为诗人之意,而引清代吴淇(1615一1675,江苏长洲人)“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4]34以为证,聚讼纷纭,争论不休。(剩余1595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