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是最早官方“教科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纸张尚不普及的古代,石刻碑文是文字流传后世最好的方式之一。

汉武帝时期设立“大学”———太学,并任命老师讲授儒家经典,然而当时纸张尚不普及也无法印刷,“教科书”全靠手抄,导致错误特别多,仿佛“盗版教材”。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提出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学校门前,用来刊误订伪。经过数年时间,7 部经典、20 余万字(7 部经典包括:《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双面刻在46 块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口。(剩余57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