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域特色下的石窟保护性建筑设计

——以广元千佛崖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石窟遗址正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保护。在巴蜀地区温热潮湿、降雨频繁的气候背景下,石窟的风化病害普遍严重,设计保护性建筑是延缓病害发展、延长石窟寿命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巴蜀地区石窟特点及现存保护性建筑的现状,结合广元千佛崖的相关实践,分析了包括“抑制石窟病害”“适应历史文化”“协调山体环境”“建筑设计可逆”等在内的石窟保护性建筑的设计原则,明确了在不隔绝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减缓河谷风、温度、湿度等环境要素的剧烈变化,以实现稳妥、改良性的保护策略。(剩余511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