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何以成为“根据”
    就此来说,根据地研究不仅仅是革命史研究的一个补充,它的存在潜在地规定了我们对于中国革命史的理解。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界对于根据地研究仍然缺乏足够的学术自觉。
    常利兵
  • “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和当代价值
    ,维护和建立了中国革命史的合法性。
    李亚迎
  •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党史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其时代启迪
    此外,此次计划还确立了1988年实现全国多数高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的目标。
    邓庆标 李溢峰 高锋
  • 纪念胡华教授诞辰100周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等记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的历史,并深刻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见的理论观点。
    张树军
  • 高校思政课历史教育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教育来认识马列主义的正确性,1985年开设了“中国革命史”。
    李丽杰 符必春
  • 胡华与国际史学界的交流
    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
    关海庭 陈夕
  • 语 录
    在中国当代文艺创作中,中国革命史始终是重要的精神财富、题材宝库和故事资源。
  • 建国以来高校党史教育的历史演变、经验总结与现实启示
    这印证着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进而“中共党史”课程也被“中国革命史”代替,课时调整为70节。
    熊平安 崔艳艳
  • 论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和形成
    [10]肖效钦.中国革命史新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2(序).
    周子健
  • 挖掘红色资源 庆祝建党百年
    档案馆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党史学习读书会、红歌演唱、开设洮南市档案馆《洮南历史大讲堂》宣讲中国共产党洮南历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
  •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
    同时,展览也展示了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一级学科视阈下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
    1958年7月,历史系中国革命史专业扩建为中共党史系,何干之担任系主任,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以“中共党史”命名、专门招收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本科专业的学科系。]
    罗平汉 石瑶
  • 百年建筑再现峥嵘岁月
    1927年8月7日,20多人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不仅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变,也为这栋建筑注入了新的灵魂——八七会议会址,一个传承中国革命史的红色圣地。
  • “三个转变”这十年大型系列报道(七)红飘带映照的品牌长征
    这是一段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诗篇。1934年至1936年,从江西瑞金到甘肃会宁,红军在长征路上战斗、驻留,留下许多英勇故事。
    郭晴
  •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85方案”中,考虑到当时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基本情况,决定以“中国革命史”取代“中共党史”,此阶段“中国革命史”课程不仅概括党的发展历程,同时还详述中国革命的特点、前途与基本经验,从而揭示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孙耀胜 孙倩倩
  • 《1921》:回望百年征程 赓续百年初心
    《1921》以恢宏而浪漫、青春而崇高的方式,书写那段可歌可泣的中国革命史,带领观众深入历史现场,沉浸于那段峥嵘岁月,获得继续坚定前行的精神力量。
  • 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
    塘田战时讲学院师生和地下党组织不懈坚持斗争,为党领导和建立地下武装、举行反蒋起义和配合解放湘西南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谱写出了光辉篇章。(据红网)
  • 红色档案资源时代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
    研究闽西老区苏区革命史在闽粤赣边区革命史、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方丽真
  • 以文学的笔触,重温初心使命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体系的一部分,中国新文学也以特殊的形式深度参与了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发展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央党校史画》等二则
    nbsp; 绘大有书局     2023年6月出版中央党校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央党校的校史更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相连、与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建设史休戚相关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