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床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期末考试试题中,矿床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内容也将占有一定的分值。
    赵忠海 梁杉杉 周佳峥 荆曌怡
  • 矿床学野外综合实践教学探索
    “矿床学”课间野外教学实习及基地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41-43.
    安芳 朱赖民 张复新
  • 矿床学原理课程课间实习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矿床学”课间野外教学实习及基地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35-37.
    钟世华 毕乃双 戴黎明 来志庆 部雪娇
  • PBL教学法在矿床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编.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3]曹毅.比较教学法在矿床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4(8).
    曹毅
  • 基于长江雨课堂的矿床学课程教学实践
    致谢感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矿床学”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在成文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特别感谢21171、26182、21192、21194、21206班同学为雨课堂与矿床学课堂实践提供研究实例
    王敏芳 王益鹏 吕新彪 孙华山
  • 胡瑞忠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3项;在现代矿床学研究方法、陆内成矿理论及找矿预测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和第三)、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 基于“虚实结合”的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
    [5] 熊小林,侯通,王小林.实验矿床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地球科学,2022,47(8):2701-2713.
    谢宏 蒋玺 唐波 杜丽娟
  • 以基础研究推动生产发展
    他将这一认识撰写论文投稿到矿床学领域期刊《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上,得到了主编和审稿人的一致认可。
    卫婷婷
  • 新时代地质类高校法学专业工科课程教学设计
    此外,由于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岩石学”“矿床学”“矿田构造学”等课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须增加地质构造、岩石及矿床等有关基础知识。
    王中亮
  • 出发!去野外寻宝藏
    本期科学领路人:段威(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矿床学研究等工作)看到这么专业和齐全的装备,小酷龙预感这次的旅程非同一般
    段威 小酷龙
  • 野外实践与“三全育人”同向同行案例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
    赵云,刘一浩,薛春纪,王瑞
  • 黄小文 立足西南,科技报国
    因此,在过去的5年里,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将材料领域的透射电镜和原子探针等技术引入矿床学研究中,进行矿物的纳米-原子尺度结构和成分表征,明确了元素的赋存状态并精细刻画成矿过程。
    李菡丹
  • 王登红:地质找矿“大工匠”
    川西峰上雪,南岭秋色艳,新疆戈壁远,广东雨连绵……一帧帧画面记录了王登红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程,经过30多年的磨砺,他越来越像一名老工匠,自信、沉稳,成为当今我国矿床学研究、“三稀”
    周飞飞
  • 於崇文:推动地球科学向精确科学发展
    figcaption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2022年6月12日),男,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将基础地质和矿床学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
    张璐
  •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2020115);2020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质类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YJG2020014)作者简介:郭向国(1991—),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研究
    郭向国 密文天 匡永生 高成
  • “矿产经济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研究方向为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
    赵云 王庆飞 刘一浩 薛春纪
  • “科技道德与科学方法”课程的实践与优化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方向为矿床地球化学。
    王瑞 赵云 于青辉
  •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毕业之后,学校动员我参加全国第一次副博士研究生统考,我被录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专业,随后留在地质所做研究工作。
    欧阳自远
  • 仰望那轮明月
    后来,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生,从事矿床学研究。
    蒲灵娟
  • 删繁就简,提高科技论文有效信息量
    比如,有关矿床学方面的文章,只要将矿点的特征和发现过程介绍清楚就可以了,成功经验能够让读者获得借鉴,但是一些作者写作时有点不着边际,文章中出现了成因探讨,甚至将不同的大地构造学派术语混在一起,并没有实际工作支撑
    谭桂丽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