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科学学习
    科学和人类其他事业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平等的事业。科学家发表的结果,不需要凭借自己的身份来让人相信。你可以拿一支笔、一张纸,或者备几件简单的实验器材,马上就可以验证别人的结论。当然,这是一百年前的事。验证最新的科学成果要麻烦得多,但是这种原则一点都没有改变。科学的美好,还在于它是种自由的事业。它有点像一个产物互联网——谁都没有想建造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电脑网络,大家只是把各自的网络连通,不知不觉就把它造成
    王小波
  • 新时代的科学学
    希望与广大科学学研究者们一起,怀揣中国科学学研究发展的初心使命,共同开创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学学发展新局面。
    骆大进
  • 科学学习助力梦想
    风采聚焦大家好,我是2022年毕业于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的吴明泽,现就读于沈阳市第二中学。我的中考总成绩为743分。学霸师团班  主  任:王 丹语文老师:关 爽数学老师:王 丹英语老师:刘 彤物理老师:张 丹化学老师:张婷昱道德与法治老师:高 萍历史老师:苏风华地理老师:张清越生物学老师:侯季阳高分锦囊诸葛亮曾说过“非学无以广才”,由此可见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
    吴明泽
  • 《大气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中心(邮政编码:210044)。
  • 《大气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210044。
  • 《大气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210044。
  • 科学学研究正当时
    倡议提出的逻辑反映了举办此次会议的初衷:一是解读科技革命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力发展科学学;二是倡议“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学、发展咨政益世的科学学、发展合作共享的科学学”,这既是对国际科学学界的呼吁,也是对自身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科学学研究的要求
    陈海鹏 朱学彦 李辉
  • 科学学的起源及其发展
    在这种意义上,计算科学学比计量科学学更接近科学学创立之初的理想……然而,计算科学学在算法驱动下能够分析海量数据,但是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对科学‘整体性认识’的问题。”
    陈悦
  • 《大气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期刊中心(邮政编码:210044)。
  • 战略科学家与科学学
    长期从事科学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2018 年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二届终身成就奖。
    张碧晖
  • 科学学科作业讲评新尝试
    一、学生主讲模式的特点及运用科学学习更注重理解和感悟,但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学习一般并没有老师想象中的效果。
    戴瑾
  • 引导幼儿养成科学学习习惯
    (三)着力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潜能幼儿园的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情感、兴趣和能力,内容涉及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领域。
    王丹沁
  •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稿约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编辑部
  • 立足科学学科 开展跨界整合
    (三)探究性原则探究式学习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如调查、实验、制作等。
    陆健红
  • 小学美术与科学学科的融合路径
    [3]顾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科学学科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2021(48):217.
    范阳
  • “探究项目”有助科学学科高阶思维培养
    研究成效让探究走向真实 科学探究是初中科学的本质特征,更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是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李雪玲
  •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之科学学科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个神秘的东西,它离我们似乎很远、很远,其实科学是普遍的、普通的。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它熟悉得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可在3—6岁幼儿眼中,大千世界却充满着许许多多神奇和奇妙的乐趣,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亲身经历,常常会有无数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太阳总是挂在天上?”“为什么水总是流动的?”等等,这些奇妙的问题,常常令教师应接不暇、目瞪口呆。所以,对幼儿进行科
    杨闽
  • 理解性教学:让科学学习真正发生
    【摘 要】缺少了“理解”的课堂,小学科学学习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新时代的教育呼唤“为理解而教”。
    胡维君
  • 小学科学学习支架搭建实施策略
    学习支架是指教师教学中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脚手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在教学“运动的小车”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搭建情境、材料、活动、微课、数据等学习支架,唤醒其探究意识,夯实探究历程,有效助推探究实践走深、走实。一、情境支架科学课上,教师应从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出发,创设真实又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情境支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驱动他们开展深度探究,从而发现科学本质,打开科
    叶庆华
  • 巧设探究作业,让科学学习更有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强针对性,丰富类型,合理安排难度,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作为“双减”的关键、“双新”的重点,作业设计及实施尤其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尝试进行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小学科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一、加强作业机制,形成探究性作业设计框架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变革小学科学作业,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的作
    贺红晓
加载中...
相关推荐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