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主要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对策
    3.4 加强科研力量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油料作物科研的投入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油料作物的科研基金,重点支持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
    朱文慧
  • 油料作物花生与大豆田间杂草防控问题研究
    3、播后茎叶处理播后茎叶处理是指在油料作物已经生长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的生长,以减少它们对油料作物的竞争。
    杨荣兰
  • 油料学科发展态势分析与建议
    油料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领域重点开展功能型油料作物营养品质和活性功能成分鉴定,发掘其在生物健康中的作用,建设油料作物营养品质分析平台。
    杨泽宇 吴蕾 夏婧 张向向 彭睿 张银波 李先容
  • 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链助推甘肃省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特色油料作物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控新技术创新,开展油料作物主要病虫草无公害防控药剂减量保效技术研发,确保作物的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
    张建平
  • 15种植物δ8-FAD2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比较
    PR2-plot绘图中,多数物种密码子末位碱基的使用都受到了自然选择的影响,且非油料作物的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选择上偏好性较弱,因此得出,油料作物δ8-FAD2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强于非油料作物,这与ENC-plot
    郭媛婷 杨玉洁 胡晓艳 杜淑辉
  • 2001—2022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动态变化
    河南省油料作物年产量了增加了0.9倍,在全国油料总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质量占比从12.7%稳定升至18.7%。在河南省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年产量位居第 质量占比从73.6%增加至约90.0%。
    李忠峰 曹地 马兴立 张幸果
  • 河南省县域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格局演变分析
    油料作物作为经济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与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相比,油料作物的价格是其1.58倍[14]。
    高青青 陈龙 陈振 余明慧 史厚东
  •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创新与实践
    除了刊登相关的学术论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还依托其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学会,组织专家开展基层科普培训与讲座等活动,涵盖油菜多功能利用
    胡志勇 王丽芳 郭学兰 杨陈 鲜孟筑
  • 科技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8374份,该库已成为全球最大、保存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数量最多、种类最齐的种质资源库,为油料作物生物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王晟
  • 隆安县气候变化下农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性分析
    但隆安县的降水量较多,甚至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会对油料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种植人员需要采取田间排水措施。
    韦宇
  •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其中薯类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8.49%和2.94%而小麦、玉米和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减少3.7%、3.9%和0.33%。
    张雅静  李梦晨  洪传春
  • 高产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192的选育
    2020年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该组合产量突出,经济性状良好。
    何平 王会 付丽 汪文祥 成洪涛 胡琼 梅德圣
  • 我国大豆贸易与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研究
    [8]王汉中.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3):347-349.
    李重
  • 西藏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1] 鲁剑巍,任涛,丛日环,等.我国油菜施肥状况及施肥技术研究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5):712-720.
    曹杨春
  • 甘肃礼县:稳粮提质 完成秋冬种53.23万亩
    “扩面积提产能”项目,引进油菜优质品种6个,投放油菜种子20230千克、有机无机复混肥244160千克、硼肥3000千克,采购免耕施肥播种机14台,在13个乡镇,建设油料作物千亩示范片11个、万亩示范带
    魏强 沈阳生
  • 19份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2):118-122.
    杨海棠 胡延岭 李盼 于沐 石彦召 刘软枝 朱桢桢 韩艳红 郑晓川
  • 山丹县灌区3种麦茬复种模式对比试验
    其中,复种油料作物的纯利润最低(1 800元/hm2),复种饲草的纯收益次之(6 000元/hm2),而复种蔬菜的纯收益最高(17 250元/hm2)。
    何玉珊
  • 山西省油料作物科技创新论坛在汾阳举办
    8月28日,油料作物科技创新论坛及2022年山西油料产业体系工作推进会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5楼会议室举行。
  • 油用紫苏品种在陕西紫苏产区的性状比较
    3 讨论与结论紫苏作为我国的特色油料作物,亚麻酸含量超过了60%,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并且在食用、药用、保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年来对紫苏的商业开发越来越多,产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
    赵兴忠 赵小光 王丽萍 穆建新 陈文杰 张新 刘颢萌 拜仓玲
  • 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油菜等油料作物存在平均单产低、含油量低、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大豆种业技术在单产和出油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种业兴则农业兴。
    岚山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