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建议提升农地流转过程农业化学物资使用效率,减少农地流转过程农业化学物资投入。
    吉雪强 刘慧敏 张跃松
  •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系数为−0.152,而运用农业化学化水平这一中介影响碳排放强度时影响系数为−0.169,可以说明农业技术进步主要通过农业化学化水平影响农业碳排放强度
    张洪宇 赵炳坤 聂波 陈家欢 程振博 孙海清
  • 鹤峰县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
    充分发挥部门监管职责,强化联动执法,积极开展“检打联动”等执法检查行动,将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责任编辑:丁志祥)
    龙志华
  • 《齐民要术》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
    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农业化学知识研究:以大方县六龙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责任编辑 罗 艳)
    卓玲颖 杨发福
  • 新材料偷师贻贝去除农业化学污染物
    近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课题组成功制备了新型三元仿生纳米复合材料(LDH@PDA@MPNs),并解析了其结构特征、农业化学污染物吸附识别性能和控制去除机理。
    李晨 陈旭
  • 匡廷云:揭开光能转化之谜
    这也成为我国农业化学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学成归来之后,匡廷云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自己应该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对国家更有帮助?”
    陈邦祺
  • 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从影响因素来看,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农业规模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有负向作用,这与现有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14, 24]基本一致。
    梁伟红 邓春梅 叶露 刘燕群 王丹阳 李玉萍
  • 福建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困境分析及其优化路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茶农果农为了在短期内实现产量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诉求,会不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以催生高产量,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在短期内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是以长远发展的目光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许亭林 陈培彬 黄可权 肖知亮
  • 新型仿生纳米材料可用于去除农业化学污染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课题组成功制备了新型三元仿生纳米复合材料(LDH@PDA@MPNs),并解析了其结构特征、农业化学污染物吸附识别性能和控制去除机理。
    陈旭
  • 元氏县连翘种植区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分析
    [5]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78.
    张笑玲 谢晓亮 温春秀 姜涛 田伟 贾东升 刘铭 温赛群 卢瑞克 刘灵娣
  • 为植物补充“营养”
    作为第一个提出用化肥代替天然肥料的科学家,李比希被誉为“农业化学之父”。
    张凤云
  • 化肥:给庄稼补充“营养”
    他也是第一个主张用化肥代替天然肥料的人,因此被称为“农业化学之父”。科学链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董淑亮
  • 沂水县低山丘陵区冬小麦垄作高效栽培技术节水研究
    小麦垄作高效栽培技术属于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平作栽培技术,除具有增产、便于管理、降低成本等特点外,还有节水、节肥以及减少农业化学污染的优点。
    解孝水
  • 德宏州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18]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孙永波 张四杰 段恒曦 和旺伟 甄安忠 屈生彬
  • 生涯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
    农业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作能力;农业化学提高了作物产量,减轻了病虫草害的损失,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遗传育种通过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培育出大批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良种,提高了农业产量
    杨凡
  • 高等院校化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
    应重视和鼓励化学学科研究生跨专业选课、跨学科学习,例如可选修农业类学科的课程:食品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植物保护等,同时根据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技术专题、工程报告及农业化学实验等课程提高研究生的专业
    刘洋 王乐 刘尊奇
  • 刘树艳: 二十四节气根植在心中
    在她的指导下,当地农民有效控制了土传病害及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减少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杜绝农药残留,提高果实品质。
    吉喆 时培京
  • 我国农林高校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思考
    譬如,世界著名的农业高等学府德国霍恩海姆大学,1818年建校之初,主要研究农业相关的化学、矿物学和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农业旺盛需求,1854年建立农业化学实验站,开展更为深入的农业教学和研究,农业化学与后来的农业化学实验站迅速处于相关研究的前沿
    郝婷 郭凯锋 宋广林 石宝峰
  • 地方高校特色的“以本为本”促“四个回归”
    虽然以施肥记载推定,我国农业化学知识的萌芽可溯源至公元前11世纪至4世纪,但以发展农业为目的的较为系统的相关科学研究则被认为发端于1930年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成立。
    周毅 张平 陈世勇 邹长明 汪建飞
  •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8] 应瑞瑶,朱勇.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对农户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的影响:源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1):50-58.
    郭清卉 李昊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