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实质刑法典到形式刑法典:刑法的进阶之路
    ③ 附属刑法由于其“栖身”于经济行政法律,因而属于实质刑法,以此区别于具有刑法外在形式的刑法典和单行刑法等形式刑法。当时的附属刑法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依照型的附属刑法。
    陈兴良
  • 刑法修正文本与刑法文本统一
    、刑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改决定共同组成的刑法文本;其二是根据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改决定修正后形成的刑法修正文本。
    孔德王
  •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如何发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如何发生,结合我国刑法立法的实际情况,笔者拟将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区分为刑法立法草案提出阶段的公众参与、刑法立法草案审议阶段的公众参与和刑法立法草案表决通过阶段的公众参与
    王群
  • 构建中国特色刑法观应当关注的五大关系
    2015年,齐文远等学者结合民生刑法观,提出“以传统刑法观为基准,兼以民生刑法观为导向,以风险刑法观为补充,以敌人刑法观为例外”的三元化刑法理念,明确民生刑法观是现代刑法观之一[22
    郑延谱 曾钜中
  • 刑法立法观之争的反思与出路
    不管是积极的刑法立法观主张的刑法以保护为主,还是消极的刑法立法观强调的刑法以保障优先,本质上都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陈历文
  • 刑法解释学的功能主义范式与学科定位
    一方面可以将刑法解释学作为刑法教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即,刑法解释学本身也应当追求刑法解释学教义化,刑法解释学教义化是刑法学教义化的应然内容之一,在此意义上,狭义的刑法解释学是刑法教义学(以及诠释学)的分支学科
    魏东
  • 《刑法》第13 条新解:范畴提炼及其内在关联
    具言之,在我国《刑法》第13 条中,“依照法律”,不仅肯定了罪刑法定性的规范地位,从而预示了罪刑法定性的刑法教义学理论地位即其范畴地位,因为刑法教义学就是以现存有效的刑法规范为诠释对象的刑法理论,即刑法教义学就是一种
    马荣春
  • 法外因素不当入侵刑法立法系统的防范研究
    换句话说,在刑事政策不当进入刑法立法系统时,刑法功能的界限将会取代刑法原有的可罚性界限,也就是以刑事政策的考虑取代刑法立法系统内部的判断标准,但如此必然难以划定一个合理而明确的刑法干预界限 陈晓明:《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冷枫 阴建峰
  • 系统论视域下刑法修正案入罪化的合理性探索
    所以,加强刑法的系统性,使刑法的自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刑法修正案入罪化进行分析,更能凸显出刑法系统的结构和逻辑,也能很好体现出刑法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
    戴滢
  • 新时代刑法学教学指南
    ,接着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刑法思想指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学的演进,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刑法学思想内涵,促进教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刑法观,充分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刑法的主要内容,如关于罪刑法定、关于平等
    李主峰
  • 刑法社会学基本理论构建
    为了更好地研究整体刑法,李斯特于1881年创办了《整体刑法学杂志》。德国另一位刑法学家耶赛克则提出“同一个屋檐下的刑法学与犯罪学”,并成立了致力于整体刑法学研究的马普刑法所。
    汪明亮
  • 信息化时代刑法解释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刑法解释的未来,将是法律与技术协同进化的未来,既要坚守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也要勇于在刑法解释的实践中创新思维与方法,确保法律的实时性和适应力,确保刑法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持续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社会需求。
    韩斯琪
  • 日本刑法法典化的限度控制、技术路径及启示
    此外,日本在刑法典之外存在大量的特别刑法规范,相较于刑法典而言,狭义的特别刑法或行政刑法的制定或修改更为频繁。
    姜瀛
  • 我国法治视角下刑法的成就与发展路径
    于是到了筹备对刑法典的修改时,将刑法原则加入刑法典之中,成为了当时的共识。终于,在97《刑法》之中的第3条,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杨声远
  • 网络时代的刑法立法体系及其建构研究
    ,使刑法典出现混乱;三是,重新制定网络刑法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程,故应在刑法典的基础上增加与网络犯罪相关的条例。
    罗茜
  • 刑法理论的比较教学方法
    通过刑法理论的比较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外国刑法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解外国刑法理论的真正内涵及核心意义,最终能够借助外国刑法理论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刑法理论体系并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杨鸿 张伟隆
  • 关于刑法立场的价值思考
    (三)刑法对行为主体的价值从刑法的机能来看,在刑法的行为主体中,最多的是由刑法指导自己行为的大众,因而将公民作为刑法的行为主体来考察是合理且有必要的。
    赵之涵
  • 积极刑法观视域下生物安全规制问题研究
    ,这些特殊性使得生物刑法不能等同于环境刑法,应当适应其特殊性采取更加倚重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技术,将生物刑法纳入环境刑法内容中是与其特殊性不相符的错误定位[12]。
    任璐
  • 刑法现代化理论的续造
    结果,在刑法教义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论断进一步在细微处体现了刑法的现代化。它们包括法益、刑法界限、刑法立场等。
    童德华
  • 市场经济秩序:经济刑法的保护法益
    与国外经济刑法立法通常表现为附属刑法不同,我国经济刑法规范大都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中,但经济犯罪的规范大都以前置性的行政法规规范为前提,这就产生了经济刑法与刑法之外的其他法律规范如何合理分工、如何有效区分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问题
    孙国祥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