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土黄种人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联系我们社长/总编辑:徐新军总编辑助理:赵宏伟编辑出版:《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社编辑:赵喜梅编务:李参任凯美术编辑:王金...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卷首

黄河,法治守护下的文化长流
在中华大地的辽阔版图上,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2025年的春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的到来,以及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的公布,黄河再次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

专题

黄河上的碑文
统筹:关景匀 执行:李参张 霞设计:朱蕾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内留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碑文作为重要的历史记录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它们记录了黄河的历史变迁、治水活动、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
石碑里的金堤
黄河堤在汉代被称为金堤。东汉明帝曾遣水利专家王景修筑金堤。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奉敕治理沙湾河道,对北金堤又做了修筑。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后,因金堤处于黄河河道以北,被称为“北金堤”。后又经过晚清、民国和人民治黄几个时期,...
一块碑的治黄见证
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金堤东堤险工上,有一块历经沧桑、断而复修的石碑静静矗立,默默记录着从民国至今山东黄河的历史变迁——它就是山东黄河上中游交界碑。 见证——民国时期山东河务的变革 2008年7月15日,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阳谷黄河防汛...
寻黄河廉迹 向清朗而行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黄河碑刻一直是最坚韧、最真实的历史见证者,这些镌刻在青石上的碑刻资源,承载着黄河根源的记忆,为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漫步在泺口黄河沿岸,古今治黄方略石刻群、泺口九烈士纪念碑、...
从衡家楼河神庙碑 看古代治河的智慧
衡家楼河神庙原址位于封丘县荆隆宫乡坝台村北、后桑园村东,其庙碑现保存于县城东2.5千米的使君(墓)祠内。庙碑共有两通,分别为满文碑和汉文碑,俗称“满汉对照碑”,均为清嘉庆皇帝御制碑。碑文采用纪实手法,详细记载了清嘉庆八年(1803年)黄河在...
黄陵岗塞河功完之碑
在兰考过去的版图上,有一个叫黄陵岗(今河南兰考县南彰镇宋庄)的地方,它见证了兰考人民不屈不挠、波瀾壮闊的治黄历史。宋庄有一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八年(1495年)立的黄陵岗塞河功完之碑。碑文主要记载了明弘治二年至八年(1489-14...
跨越百年的 绩奏河阳碑
在,矗立着一通绩奏河阳碑,这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济阳沿河一带公民赠送给济阳县知事萧俊彩(字星甫),颂扬他治理黄河取得佳绩的颂德碑。 绩奏,与奏绩意义相当,意为取得成绩,建立功绩。河阳,是济水之阳一一济阳的地名代表。绩奏河阳,即歌颂在济...
《卫粮厅阳武汛三堡迎水坝创建大王庙碑记》及有关碑刻
1983年,在原阳县官厂乡(今官厂镇)刘固村学校阳武汛三堡天王庙遗址上,出土了栗毓美撰写的《卫粮厅阳武汛三堡迎水坝创建大王庙碑记》。该碑文镌刻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月,碑为横幅长条卧式,由两块各长96厘米、宽42厘米、厚10厘米的深...
惠金黄河清代碑刻及相关人物
绍公德政碑 清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二十八日,郑州荥泽汛十堡决口,绍调时任开归陈许道道台,被摘去顶戴,留工效力。次年正月十八日合龙闭气,沿堤一带绅民立碑颂其德政。该碑原立处不详,1991年出土于,碑身高206厘米、宽65厘米,碑冠云龙纹...

瑰·迹

泺口险工:从防汛要塞到文化符号
早春时节,黄委公布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济南泺口险工以“百年防洪铁壁、黄河文化地标”之誉荣耀登榜。从防汛要塞到文化符号,泺口险工记录了大河东流的不息印记,见证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天国家战略的时代华章。 一方险工写历史 作为黄河济...

书评

大河之魂 文脉千秋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吴衍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滕培圣主编的《黄河文化概论》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推进黄河文化进校园、构建黄河文化育人体系、提升黄河文化育人成效的新成果。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从昆仑之巅倾...

话说

辛店沟示范园的奇幻漫游
辛店沟示范园现状 小张最近有个烦恼一一其朋友小李在(以下简称绥德局)工作,她经常讲述隶属于绥德局的辛店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有多么值得参观。身为科研爱好者,小张很想去体验一下,但是没有时间和条件。 这天,小张突然收到一...
《温县黄河沁河志》编写组里的年轻人
“90后” % 后”,这届年轻人在网络上的画风总是很清奇:一边喊着“我要躺平”,一边又悄悄“卷”起来;嘴上说着“摆烂啦”,身体却很诚实地努力着,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发光发热。就拿温县黄河河务局《温县黄河沁河志》编写组里的年轻人来说,当他们接过黄...
大北千流的蓝色军团
从无序到有序,从“老天难”到“天变样”,从单兵作战到携手共治,这是山西黄河北干流管理局(以下简称北干流局)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的真实写照。 黄河天北干流河段河道砂石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曾是非法乱采的重灾区。过去这里由于砂石资源规划缺失、两岸政策...
来原阳黄河感受岁月静好
原阳黄河 踏至原阳黄河畔,如诗如画的景色映入眼帘,黄河水在温暖的阳光下泛着金色波光,缓缓流淌。漫步岸边,心中感慨万千。昔日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原阳段曾决溢95次之多,沿岸百姓对着黄河喟叹“黄河岸上种庄稼,望天收”。如今,...
济南历城黄河跨河交通变迁记
有这样一张老照片,那是几位退休的老同事于1982年在刚建成的济南黄河大桥桥头的合影,笔者有幸采访到其中一位,听他绘声绘色讲起40多年前的场景,依然激动如初现在,济南新黄河大桥已通车,从窗口凝望新黄河大桥,笔者脑海里无数次想象:多年前,黄河两...
工作无小事 服务为大家
在陕西黄河河务局院内,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行走在大院的边边角角,看护着院落的一草一木。院子的花草该浇水了、树木该修剪了、石碑上的刻字该油漆了、楼内的水管该维修了、机房的通信设备该检测了、办公楼的网络该测试了…处处都闪动着他们的身影。正...
黄河生态变迁下的物种故事:河流与生命的交响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蜿蜒万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滋养着无数的生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的生态环境历经变迁,影响着流域内的物种,演绎出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种故事...

墨香

大河弦歌入孟州
黄河行至孟州,蓦然收住奔涌的狂放,变得柔顺温和。我站在孟州黄河开仪控导工程的高处眺望,28千米的河道如长龙静卧,左岸石坝与右岸芦花在暮色里相映成趣,恍若天地间铺展开的巨幅水墨。 河滩上的芦苇荡永远藏着惊喜。晨雾未散时,鷀列队掠过粼粼波光,铁...
意象黄河
莲映金堤 风摇碧浪连天涌,月照清辉入梦安 菡萏干重擎翠盖,金堤百里锁狂澜 古镇静泊 大王庙宇镇洪涛,风云干载刻坝头 河伯祠碑铭水患,古镇杨桥史迹留 万滩花海 彩蝶穿云衔落日,香浮阡陌醉归农 滩涂织锦春潮阔,万顷繁英接苍穹。 【史脉长歌】 洪...
我念长河
黄昏镀亮河流静谧且安详 如果不去搅动好像镌上龙纹的刀面 薄薄地透出锋利的光 但有了黄昏和白鹭 水便生动得像一场鹏游蝶梦 巡河人拳头中挺立的水尺仿佛与天相连 璀璨金光把他们向空中托举 与蓬松的云朵共化作一片祥和 无数个夜晚之前的万籁俱寂 暗暗...

考古

孟州黄河堤防考
孟州城原在今孟州市南7.5千来滨河地,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城为河水所毁,县治搬迁今孟州后,孟州始有筑堤记载。 元代修筑的小金堤。孟州城西南七里之曹家坡为县区西部岭地的东南角,元代以此处为起始,创筑南北向小金堤一道,“北接高崖,南至于...
南佐遗址陶鼓:初探史前鼓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史前遗址蕴含着诸多解开历史谜团的关键密码。南佐遗址,作为黄河流域极具研究价值的都邑性重要史前文化超大型聚落遗址,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前些年,民间于南佐遗址地表发现的陶鼓残件,但此前尚无人深入研究...

观点

持续推进水文化期刊高质量发展
水文化期刊对于传播水文化、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行业舆论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办刊实践,从强化政治引领和社会责任,到多元深耕内容创新和品牌打造;从强化出版管理与办刊初心,到注重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多个维度,系统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 挖掘黄河文化遗产潜力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黄河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黄河流域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高度重视,...
”二七“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
“二七”红色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具有深远影响。“二七”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早期铁路工人运动展现出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敢于用革命态度应对变局的决心勇气,赓续共产党人、工人运动领袖天无畏的英勇气概。经历了一...
黄河流域与太极文化的联系探究
太极祖祠 天下太极出河洛,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焦作,太极文化植根于黄河。太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中的瑰宝。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太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关联。太极文化中的阴阳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太极拳...
天下有溺犹己溺
2021年6月,对山东境内黄河流域水利碑刻进行调查时发现林修竹德政碑。据天桥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该碑为20世纪80年代末从附近沿黄村落征集而来,原立碑地点已不可考。林修竹,字茂泉,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人,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水利专...
融媒体时代下黄河保护与黄河文化宣传平台设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过去,黄河文化宣传依靠传统媒体,存在传播面局限、更新不及时及群众互动性...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赋能黄河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利用短视频展示和传播黄河文化,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围绕黄河文化的短视频传播路径展开探讨,首先对黄河文化与短视频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黄河文化的短视频传播优势,最后结合短视频特点,分别从内容、平台、用户3个方面入...
山东黄河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呈现与美学建构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创作数量直线上升。山东作为文化大省,黄河文化资源更是丰厚。运用纪录片的影像手段传承好黄河文化,拍出具有山...

艺术

兰州市博物馆 馆藏陶鼓赏析
作为传统的中国打击乐器,鼓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兰州作为史前彩陶文明的繁盛之地,史前文化发达,彩陶文明更是独树一帜。自马家窑文化以来,兰州的彩陶文明尤为突出,而陶鼓在众多的彩陶器物中格外醒目。兰州市博物馆馆藏11件马家窑文化时期的...
黄河流域书法艺术的历史檀变与地域特征研究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河流域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历史演进与地域分异的内在逻辑。黄河流域书法历经甲骨文、秦汉简牍、魏晋碑刻至宋元行草书,始终与黄河文明的生态适应及文化交融深度交织。在...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6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5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黄河黄土黄种人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黄河黄土黄种人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