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09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摘文萃
《思维与智慧》是一本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益智励志类大众文化期刊。目前,杂志由上、下...     展开
原价:¥7.00   促销价:¥4.2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别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人的认识,往往存在一种误区:把过程看成了结果。 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谈谈月亮。圆和缺,是月亮最常见的两种状态,但无论是圆还是缺,都只是月亮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月亮的一个结果。月亮圆了,很快会缺;月亮缺了,又慢慢转圆。从圆到缺,从缺到圆,不断更...
思维殿堂丨把纽扣做出香水的味道
20世纪50年代,松本理沙接过祖辈留下来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做的产品非常得小,就是衣服上的纽扣,因为经济危机,松本理沙的纽扣事业受到波及,生意很不好,再加上做纽扣门槛低,大家产品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因此,如果松本理沙不能想出好办法,就有...
思维殿堂丨水稻里的“弱者”与“强者”
国家种质库主任钱前院士在参加一档节目时讲了一件小事,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做水稻培育实验,专门挑的是不起眼的“弱苗”,比如,矮的、小的都是成功率不太高的。他的老师很不理解,就问他:“你怎么找的都是一些‘要死不活’的种苗,现在的主流都是做高产优...
思丨敬惜母语之美
我们祖先的遗迹,通常是从母语里探测到的。母语,是时空中巨大而明亮的灯盏,照亮我们祖先在这片大地之上前仆后继的历史。 汉语,它辽阔博大,深厚无底。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发出对汉语言日渐萎缩的感叹。文章里说,在网络时代,每时每刻都会冒出一些网络热...
思丨真正的公平
我们呼唤的公平是,希望这个世界对谁都一样。 但具体到自我身上时,却希望这个世界能对自己不一样。 前一种,是人的宇宙意识,后一种,是人的自我意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抒情的时候呈现的,往往是宇宙意识,利益分配的时候激荡的,常常是自我意识。 自...
思丨好的彼岸,永远都是更好
经常有朋友劝我别写散文、随笔了,因为,写剧本、小说比这挣钱多。对此,我总是付之一笑。我没有那个才华,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写我喜欢写的东西吧,为了挣钱去写作,那也不是我的初衷。再说,写作也是一种习惯,写惯了一种文体,再让你换写别的文体,往往力不从...
思丨休
《说文解字》:“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1 甲骨文的“休”字,像一个人正背靠在一棵遮阳避雨的大树下休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意...
思丨旁观者
我的朋友圈并不热闹。刷屏营销绝缘一成,浅交远识屏蔽一成,网晒狂魔取关一成,“工作机器”又被截下一成,所剩不过一半有余。好在值得一阅:安坐家中,三百六十行也能略知一二,万水千山也能神游四方,生活百态也能一日看尽,还有一众故朋好友隔屏相会。如此...
思丨但击五鼓
作为武将,勇猛固然重要,但是头脑——或者说智慧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八》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叛离东晋的司马国璠兄弟,聚集了几百个部众,偷偷渡过淮河,趁夜色混入广陵城...
思丨画蛇添足背后的持满之道
现在一说起成语画蛇添足,人们的理解通常为蛇本无脚,可画蛇人偏要硬生生地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然而,当我们细究这个成语的来源时则会发现,它最初讲的却是持满之道,即知止的智慧。 话说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弱肉强食,当时楚国虽居南方蛮荒之地,...
思丨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北朝时,有个叫作袁聿修的官员。北朝的官僚体系很腐败,台阁郎官都不免接受贿赂,但袁聿修却清正廉直,担任尚书郎十年,从没有接受过别人哪怕是一杯酒的馈赠。 《北史》里记载过一段故事,说的是袁聿修有个叫作邢邵的朋友,他与袁聿修的关系非常好,经常相互...
思丨停靠在桥梁上的列车酒店
布兰德是南非一家酒店的经理,由于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深得老板夏洛塔的器重。 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布兰德所在酒店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尽管他推出一些补救措施,可是始终看不到任何起色。 一次,布兰德到克鲁格国家公园旅游时灵机一动,他觉得将酒店建设...
思丨只卖半个蛋筒的零食铺
伊莱贾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在纽约市一条繁华的步行街上经营着一家新概念零食铺。店内薯片、巧克力、瓜子、糖果、蜜饯等商品应有尽有。 伊莱贾总是千方百计地优化进货渠道,寻找全国各地的特色食品供应给顾客。由于零食的品类齐全,价格合理,加之步行街上的客流...
智丨允许自己有低谷期
文友小刘在微信上对我说:“我已经有六天没写出一个字了,焦虑死了!看到你每天灵感迸发,新稿子源源不断,我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了!”看着小刘发过来一大串抓狂的表情,我对她说了一句话:“允许自己有低谷期!” 其实我并非像小...
智丨人有三命
作家梁晓声说,人有三命:天命,实命,自修命。 何为天命?父母给的叫天命。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选择出生于怎样的家庭,从呱呱坠地时起,上天就为他安排好了父母和家庭,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既然无法选择,无法更改,那就坦然接受。 何为实命...
智丨不必将梦想寄托在下一代
去文化宫看美展,我大吃一惊,参与美展的画家之一竟然有我过去的学生家长,不过而今她变化太大,即使她一再向我说明,我也一时无法将眼前这个女画家与过去的文俊媽联系起来。 二十年前,我初来这个城市教初一语文兼班主任,有一天班上同学告诉我,张文俊对他...
智丨趋苦
人天生趋利避害,味蕾上,亦是如此。 舌尖上,何为利?自然是以甜为利。何为害?往往视苦为害。甜食,让人心情愉悦,这自然被人视为利;而苦味,反其道而行,就算下咽,亦得耐着性子,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可不就是害? 贫乏的年代,对于甜,人人趋之若鹜。小...
智丨花果同枝
那年四月,朋友邀我去柑橘园采摘。还没走到果园,远远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有花香,还有甜甜的果香。走进园子一看,一树树柑橘开得正繁,白色花瓣密密匝匝缀满枝头,花儿一簇簇一朵朵,或含苞待放或欣然绽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开的季节还能采摘?我的...
智丨别急着赶路
前些天,请假回了趟家看望爸妈。单位打电话说有新业务,我便急着往回赶,买了晚上六点的火车票。 我家离火车站挺近的,坐公交车到那里只要半个小时就够了。现在是四点,离发车还有两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现在就出发。因为,到车站要路过一所中学,四点二十学...
智丨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韩非子·说难》中说到,弥子瑕曾受到卫灵公的宠信。有一天弥子瑕母亲得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近路连夜告知他,弥子瑕一时间心急如焚,情急之下想到乘卫灵公的车马回家。而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论罪要处以刖刑(砍足之刑)。但弥子...
智丨不以雄名疏野贱
王建有一首《寄上韩愈侍郎》,其中有两句云: 不以雄名疏野贱,唯将直气折王侯。 大家可能觉得,“唯将直气折王侯”,更容易引发人的共鸣吧。想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想想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来多么解气。但我...
智丨王振义:让科学成为减轻人类苦难的灵丹
2022年虎年春节,一盒不到300元,却给无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命曙光的“救命神药”冲上热搜,药品研发、放弃专利等温情直抵内心,让无数网友为之破防。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出生在上海的王振义。从小受尽了日寇侵华颠沛流离...
智丨大国工匠梅琳:吊装全球最大“转子”
位于四川、云南交界的白鹤滩水电站是一座装机容量高达1600万千瓦、位居中国第二的大型水电站。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一名女性桥机司机完成了全球最大发电机转子的吊装。她就是“大国工匠”梅琳。 立志成为“大国工匠” 梅琳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吊装巨型精密...
智丨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2022年3月5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开赛的第一天,在张家口赛区进行的冬季两项男子6公里坐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刘子旭以18分51秒5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本届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同时,这也是中国选手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雪上项目金牌。 今...
智丨不打听别人的隐私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隐私除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伤痛、伤疤之外,还包括女士的年龄、夫妻感情、经济状况、家庭生活等。 不打听别人的隐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自己隐秘的“...
智丨别好为人师
朋友相邀小聚,餐桌上一中年男人侃侃而谈,一会儿对这人指导一番,一会儿又对那人教育一下,摆出一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架势,似乎餐桌上就他懂,就他能,其他人都不如他,而实际上,他讲的内容餐桌上的人都知道,大家表面上听着,没打断他,完全是出于礼貌...
智丨崴脚之后的选择
有段时间,少年时的李叔同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一家有名的剧团要在天津演出时,李叔同和好友约定到时一同去观看。不过,因为演出只有一场,而这家剧团的戏迷又很多,于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李叔同托父亲一位旧友的关系,才预订了两张演出的门...
智丨擦干净再送人
父亲的一辆旧电瓶车,已经骑了好几年,也该换一辆新车了。上个月,父亲过70岁生日,我和哥哥决定,给他买一辆新的电瓶车作为生日礼物,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父亲有了新的电瓶车,旧的电瓶车自然放在墙角里好多天没有骑,已经成了“摆设”,上面布满了灰尘。...
智丨西瓜留两根蔓
第一次种西瓜。 等到西瓜团棵伸秧的时候,我却不知所措了,下一步该怎么管理? 邻地的老杨曾种过西瓜,他告诉我,西瓜要压蔓,留两根,其余的拿去。并蹲下身来亲自为我示范,把一棵枝枝蔓蔓、蓬蓬松松的西瓜棵收拾得疏疏朗朗,只留下两根较长的茎蔓,并一顺...
智丨今朝清晴可喜
“今朝清晴可喜”,是民国文人沈启无书简里的一句话。他遇到好天气,心情愉悦,就赶紧写信告诉朋友,分享他的快乐。老沈这个人挺好玩的,天真又风雅。 清晴可喜,可能是一觉醒来,推窗望见明晃晃的日头,所带来的好心情。此时晨曦初露,四野清新,太阳从东窗...
智丨自得清凉
夏日炎炎,人总是不自觉地跟着浮躁起来。 去海边徒步,偶见一小方石,平放层叠起伏,立见错落有致,十分欢喜,拾回家在院子里摆弄半天,花草里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置,便放在一旁,一放就是好几个月。 有天路过竹林,见一矮竹长于墙根,斜探而出,在众多挺拔...
智丨做好自己不想做的事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应该做一点自己不想做的事。”仔细琢磨,觉得很有道理。 为什么要做一点自己不想做的事呢?因为自己不想做的事,常常是那些疏远陌生的事,不感兴趣的事,难以立竿见影的事,甚或是吃力不讨好...
智丨不在名片上印职务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詹姆斯·麦肯锡于1926年在美国创建。公司自成立以来,培养出了许多優秀人才。 有一年,一位名叫约翰逊的年轻人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前往麦肯锡公司应聘,经过层层选拔后,成为...
情丨骑自行车的父亲
父亲一共有三辆自行车,他骑过的只有两辆。 父亲没骑过那辆,完全是被父亲推着从区镇邮电所领回家的。三十年前,父亲在邮电所做临时邮递员,车,三年一更新。父亲珍惜他的旧车,三年后又坚持了三年,六年节省出一辆新车。父亲用水小心洗干净那辆新车轮胎上的...
情丨最抚凡人心的咸小菜
老家吃酒席时,最后必然要上一道菜——咸小菜拼碟,其中有咸豆角、咸萝卜条、咸雪里蕻、咸菜帮子……它们均是用盐水腌制出来的,吃到嘴里,清爽可口,令味觉为之一振,乃是乡下人最普通,最朴素的“下饭菜”。 以前,长辈们曾告诉我,上这道拼碟菜,就意味着...
情丨有伞可依
进到这个长满荷的园子,雨势已缓弱下来。午后的一场骤雨,使得游人尽散,連同空气中裹挟的潮热与焦虑也一并被剥离了出去。 园中有处沁心亭,与一路蜿蜒走来的小桥同为木制,六角形,站在这里,园内的四角八方皆可尽览无余,倒也不曾辜负这如此雅致的名字。雨...
情丨温暖的“括号”
穿过客厅,推开卧室,见年迈留守在家的父母正在午睡。两人和衣面对面并排躺着,父亲左侧卧,母亲右侧卧,弓背屈膝,略呈弧形,一左一右,好似一个“括号”。这是我站在门口远观二老,恍惚间的一个闪念。 我又端详了一会儿。父亲在左,母亲在右,真像“括号”...
情丨那个等你一起吃饭的人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们全家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但家人们一日三餐全都凑在一块吃的场景并不太多见。缺席最多的就是父亲。早些年,家里一直开着一间小规模的豆腐坊,专做水豆腐,每天大约几十斤的样子。那时候,水豆腐的价格并不算贵,但村里人却极少有...
情丨割麦水洲上
一进入小满,遍地麦黄飘香,此时的二伯,会从柳岸解下一尾小舟,捎上一柄雪白雪白的镰刀,咿咿呀呀摇着橹,朝河中央一弯金色的“月牙儿”而去。 细瞧之下,你就会发现,河中央,有一小洲,洲之上,种满了麦子! 小洲在河中央,呈狭长状,中间宽,两头尖,活...
情丨心情寂寥的时候
心情寂寥的时候,应该出去走走,随意往一个地方去,随意地看看,看看别人不一定会留意的风景,想着别人猜不出来的一些心事,多么美好。 走进初夏的阳光里,光影在人家门前的矮墙上停留、移动,阳光在矮墙上留下树的影子、花的影子、路过的一只鸡的影子、成群...
情丨小麦不急
华北的小麦成熟期一般在六月间,春夏之交的当口。每年春天,我都为地里的小麦操着心。 这里的春天总是令人心慌。初春,一边是寒风侵骨,冬服着身,一边是柳枝由枯瘦僵硬变得青绿绵软。仲春,偶尔某一天,阳光炙烤,年轻人竟嗅到了夏天的气息,纷纷换上半袖T...
情丨山下黄昏
泰山脚下的泰前村,是一个很美的村庄。山脚下风景优美,巷子里狗在轻吠,果园里鸟雀鸣叫,核桃、栗子、石榴遍地都是,节节高、荷花、满天星都开疯了,黄瓜、茄子、小葱、豆角长满了角落,小孩子们在大道上快乐地飞奔,于是村子里便颇具人气。走在高低不平的石...
情丨心愿也会过期
玲姐是我的前同事,比我大很多,当年算是单位的元老级人物。七年前,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她性格开朗,心里有话存不住,大家都很喜欢她。 玲姐经常会在繁忙的工作之后捶着腰说:“唉!现在忙死了,我真想赶紧退休。退了休,我有好多梦想要实现呢!不对,...
情丨绿艳闲且静
小区东门口外有一条长长的绿化带,绿化带没什么特别的,栽种的是司空见惯的四季青,貌不惊人,寻常得很,平常从那里走,大概谁都不会去低头欣赏它们。寂寂的一片绿,无声地装扮着生活,美化着环境,却总是被忽略着。 一天上午,买菜时路过那里,遇到两个有趣...
情丨没有走远的窗口
老家在农村,住的是木头结构的瓦房,斑驳的瓦片,渐黑的木头,记录着流淌的时光。楼上楼下有窗子,楼上的窗子下边放上一张小木桌,桌下有一张小凳子,我就坐在凳子上,双手撑着下巴,或于阳光洒落的午后,或在长风涌动的夜晚,注视着檐下的燕巢出神。下雨的时...
情丨母亲的千层底
说到千层底,不用过多解释,一般人都知道是指鞋底用若干层袼褙(我们华北一带叫“夹纸”)重叠起来制作而成的布鞋。它穿着舒适,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因而广受老年人喜爱。正如流行歌曲《中国娃》中所唱的那样:“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情丨不必飞越未来
少年人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幻想,会不满意现状,时刻想着迅速长大,摆脱父母的管束唠叨。总以为那是真正的长大,包括我也一样。年少时,总想着长大后能穿高跟鞋,穿最漂亮的衣服,整天逛街,仿佛这是唯一要实现的梦想。甚至做梦都想有一部时光机,能够“嗖”地...
情丨再见,板栗味奶茶
我知道,女孩子都喜欢草莓奶茶,或者珍珠奶茶,没有人喜欢板栗味奶茶。 其实,我起初也不知道有这个味道的奶茶。那是有次午自习,他让同桌帮他带杯奶茶,叮嘱同桌一定要买板栗味的。 尽管教室嘈杂,同学们都在嬉笑打闹,可是这三个字还是传入了我的耳中。 ...
趣丨一闪而过
不管是坐在火車里,望着窗外快速后退的树木、电线杆,还是站在大地上,看着飞驰而过的火车,或者箭头一般从头顶略过的燕子,又或者,闪电与雷声……生活中,总有很多这样一闪而过的事物,它们像一颗颗星子,璀璨着生命的夜空,又像一粒粒珍贵的米,饱满了我们...
趣丨做一个捡石人
与石结缘,是许久之前的事了。 在我生活的小村,半山腰有一汪清泉,泉水甘甜、清冽,鱼虾和沙石清晰可见。水流至山脚下,形成一片水洼,孩子们常常在此打水漂儿。一块扁平的石头,握在手中便有了魔力,身子蹲下去的一刹那,石头在空中划出一道唯美的弧线,落...
趣丨庭院看秋
秋有晚明小品文的气息,从容里透着几分率性,率性里匿藏着几分隐逸。夏日前脚走后,一转身,秋已然如影随形。 看秋,于乡下人而言,是不用出门的。 瓦屋纸窗,在周作人的笔下,是饮茶的好去处。墙院之外,杨树高擎着窸窸窣窣的枝叶,青砖灰瓦白墙,掩映在婆...
趣丨河渠边的“大麦熟”
清晨去大明渠边跑步,绕着弯弯的小石径边赏风景边跑步,一排长在秆茎上的花朵映入视野。哦,是蜀葵,“蜀葵开花大麦熟”,眼下又到了收麦的时节。 九年前的六月,我和朋友去洛宁参加一个文化采风活动,路上看到很多农家大门外都种有一种长长秆茎状的植株,植...
趣丨时禽过我柳
白石老人,画有一幅画,谓之《柳树》: 柳树一株,主干屈曲,老皮皴裂,瘤节凸显,老干上,分生出柳枝数根,一蹿入天,然后,细细的柳条,披散而下,枝条婆娑,一树秀润。高枝上,禽鸟儿数只,虽影影绰绰,远望之,却依然能感觉到,因了这几只禽鸟儿的存在,...
趣丨蓝是生命的礼物
那日,读余秀华的诗,被“天空把所有鸟的叫声都当成了礼物,才惊心动魄地蓝”这句惊到。 鸟的叫声不同,有清脆的,婉转的,悠长的,也有低沉的,嘶啞的,所有的鸟鸣合奏一曲交响乐,成就天空丰富的灵魂,形成一种蓝,惊心动魄的蓝。偶尔,云朵担心它落了灰尘...
趣丨好鸟枝头皆朋友
当代历史学家、汉学家杨联陞先生十分好客,每有好友来访,必设家宴招待。并备有留言册,访客都要题词留念,如此经年积累,留言册竟有二十多本。 虽然留言内容各异,却最能反映出每个人的性情及彼此间的和谐。胡适先生曾两次留言,但都离不开诗,一次是:“风...
趣丨“起名”与“改名”
大千世界,凡事都讲究“师出有名”,因而,不论是人名、地名,还是文名、书名,起名与改名都是大事,理当慎之又慎。否则,没有一个合适贴切的名字,就会“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必也正名乎”。 先说人名,古时起名都是有讲究的,要引经据典,早先时,公认...
趣丨智慧语丝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马克·奥勒留《沉思录》 不要以为世界上的人都在关心你的事。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烦心事,没人管你这档事儿。 ——莫?言 你认为有多少光阴供你用的?其实都...
趣丨心存幽默
《世说新语·言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帝曹丕听说钟毓和钟会兄弟很聪明,就让他们的父亲钟繇给带过去看。在觐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
趣丨选举哲学
按照惯例,动物园每年年底都要举行一次民主选举会议,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本年度“最佳贡献奖”。 起初规则如下:只选一名,限选一票。因此所有动物都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了自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主办方改良了选举方式,宣布今年每位可投两票,得票最多者...
趣丨一分钟与一辈子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向其请教成功的奥秘。 智者带着年轻人来到自己的书房,指着书桌上一件美妙神奇的雕刻品说道:“你能否一分钟内看清这件雕刻品呢?” 年轻人仔细看了看那件雕刻品,说道:“我一分钟内已看清了这件雕刻品,它真是美妙无...
趣丨一只碗
一只碗从一个匠人手中醒了过来,它没有任何的记忆,火是什么,水是什么,泥是什么,它都不知道。 匠人拿手指弹了碗一下,说:“真好听,你还是一件乐器呢。” 碗不知道什么是乐器,不过很高兴,以后谁再弹它敲它,它都愿意发出好听的声音。 一阵清风吹了过...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1.4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4.2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杂志价格:¥4.2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