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3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翰墨珍宝 尺素情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其展览前言曰:“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一部清华办学史,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科教强国奋斗史的缩影。”清华已有110余年历史,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延揽各领域优秀学者,荟...
法国吉美博物馆馆藏何朝宗蒲团观音像研究
“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但很多作品的收藏经历还是谜,它们原来的出处在哪里,又是如何传播到国外的?为此,2011年3月1日至4月15日,受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荷兰普林西霍夫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邀请,笔者...

杂项珍玩

从汉代到清代的美丽与奢华
摘要:首饰作为财富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物质创造和精神创作的综合性产物,它的兴盛与衰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作为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一直与中原地区保持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从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鹿纹玉器赏析
摘要:鹿是古人心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因此在中国古代玉器中,鹿的图案跟造型有很多,可谓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它们典雅可爱,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林绿野之中,也有漫步于林间树下的,可谓精美生动。在悠远的历史长河里,鹿的形象及其吉祥寓意变得越...
宋金时期八卦铜镜若干特殊现象的分析与解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清水县博物馆馆藏宋代八卦铭文镜基本特征的梳理,从而展现该面八卦镜与同时期八卦镜在形制、纹饰、镜铭、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宋金时期铜镜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背景,运用文献和相关专业研究基础理论知识,尽可能地对出现在宋镜之上錾刻...
同天并老与国咸休
摘要:文章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代衍圣公府奉天诰命盒为例,分析它的制作工艺、象征意义及其所反映的清代统治者与衍圣公府之间的特殊关系。奉天诰命盒是清代皇帝颁发给孔子后裔的诰命文书之专用容器,“奉天”二字代表衍圣公对天子的效忠,也昭示其在维系...
探析北京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所藏西洋钟
摘要:钟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时间测量器具,随着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业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符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珍贵的钟表文物,它们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对于这些钟表的研究,不仅能够帮...

说陶论瓷

博得一身烟共碧 至今青气总凌霄
摘要:龙缸是明代独特的瓷器种类,起源于明初,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就设立了专门的龙缸窑,但早期产量很有限。到嘉靖时期,龙缸的制作达到高峰,成为嘉靖官窑造物的代表,但烧造亦十分困难,成功率很低。以此为背景,文章以盐城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嘉靖御窑...
白地绘彩 佚丽恢奇
摘要:文章以太原市博物馆馆藏的两件清代粉彩瓷器为例,从历史文献出发,概述粉彩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其从康熙晚期初步形成,到雍正时期空前繁荣,再到乾隆时期达到极盛后渐趋衰落的历史变迁。以此为背景,对清代粉彩“八仙捧寿图”盘口瓶和清代粉彩“一路...

品书读画

《簪花仕女图》的簪花艺术表现及文化传承
摘要:《簪花仕女图》历来被视为我国仕女画的经典之作,其描绘的是唐代装饰华丽奢艳的五位贵族妇女和一位侍女在庭园中闲步、赏花的生活片段。贵妇们头簪牡丹花、海棠花、荷花、蔷薇花、芍药花,反映出不同的人物地位,展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体现了当时的簪花...
《千里江山图》画法研究
摘要:作为青绿山水积色勾皴体山水的代表作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复杂的构图、精工的勾皴、艳丽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北宋皇室富丽堂皇的审美取向,是中国古典山水画发展到北宋晚期,在颜料品类和绘制技法上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的体现。文章主要从材料、经营位置...
从“落墨为格”到“破除诸相”
摘要:徐熙和徐渭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徐熙的画“落墨为格”,奠定了笔墨在写意花鸟画中的价值,他运用墨色淡彩的赋色,成就了写意花鸟画淡泊清雅的画面格调;徐渭的画“墨泼淋漓”,即便没有设色,仍生动自然,从而拓展了写意花...
信手行去 但守天真
文章系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明城墙砖文书法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XJKY23-041 摘要:明太祖朱元璋于1366年至1393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南京明城墙修建,使用约3.8亿块城墙砖。为...
从《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看儒家的礼乐教育
摘要:孔子“重六艺尊周礼”,重视礼乐对人的言传身教效应,逐渐赋予礼乐“制礼作乐”的文化趋向,认为礼乐是“为仁”的外在表达,凸显礼乐教化对人性塑造的作用。文章通过解读《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明确礼乐教育的重要地位,进而通过画作的具体内容,阐述...
笔有禅意绘神姿
摘要:明代画家丁云鹏擅长佛道人物画,他所刻画的佛祖、菩萨、罗汉、老子等形象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夸张的造型赋予人物趣味性。丁云鹏的佛道人物画脱离了程式化的因素,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情绪化色彩,同时融入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其人物造型古拙、气质端庄...
与古为新 文心化境
摘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画应时而变,北方画坛出现新的变革,传统花鸟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作为20世纪杰出的女画家,俞致贞在这期间创作了一大批蔬果题材绘画,这些作品既打破了作者以往的绘画风格,又融入了画家的自我意志。俞致贞笔下...
对仙游传统绘画艺术的探析和实践
福建仙游的国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广泛,既具有民间艺术审美趣味的“俗”性,又具有文人画的“雅”性。仙游县作为全国著名的“国画之乡”,其国画艺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一大批民间职业画师,他们不断创新、...

艺术品鉴

傅春林简介
傅春林,字石,号正中山人。著名书画家、学者、诗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现为上饶市政协委员、上海虹口政协书画院顾问。他6岁始习书画,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其...
素墨情缘花鸟画
立秋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一扫往日的烦躁。应好友黄少武之邀,我心情畅快地走进坐落在“千年药都”樟树市的“梅园斋”。舍中朱色素壁、雕梁画栋,入口处悬挂着由著名花鸟画家邢少臣先生题写的横幅《梅园斋》,室内左侧为梅园斋主所绘花鸟画《竹林秋冥图》,右侧...
黄少武简介
黄少武,1962年3月8日生。1988年7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自幼爱好美术,师从江西著名版画家陈正元。对国画研习至今,并临摹过扬无咎、王成喜、关山月等古今名人的梅花和其他花鸟画作品。2015年11月,参加书画频道第四十四期...
刘书平简介
刘书平,湖北十堰人。曾任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院长、湖北省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现为湖北省画院专业画家,主攻中国山水画。 2015年,作品《秋山图》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清露晨流》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6年,作品《秋山神韵...
杨学文简介
杨学文,湖北黄石人。现为湖北省国画院画家,擅长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创作。其《清音》《山清水长》《山长晓岫青》等山水画作品入选省市级画展并获奖。多次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
画作欣赏
作者简介 冯旭东(1999—),汉族,山东济宁人。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美术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画。 张奇(1998—),汉族,河北衡水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实践研究。 尹小云...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2)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3)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

学术研究

汉代至元代中南半岛窑炉初探
摘要:中南半岛北部疆域多与我国岭南等地区接壤,其矩形、卵形窑炉的发展在受到岭南地区龙窑较大影响的同时,当地陶工也根据该地区的环境条件改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窑炉。文章以窑炉结构的复杂程度为主要依据、陶瓷器物的制造以及烧成技术等为辅助条件,进而探...
设计学视域下传统器物的美学探析
摘要:唐代国力强盛,科技工艺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工艺美术作品创新不断,照面用具——铜镜也在此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文章以唐代铜镜为研究对象,从其精巧的选材、华丽的工艺、便捷的使用、创新的纹饰入手,分析其设计特点。通过对中...
陈撰当属“扬州八怪”考辨
摘要:陈撰是清中期画家、诗人和收藏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亦有创造,书法化古出新且颇有汉简隶意。其生于钱塘,后寄寓扬州,客居盐商家中,与金农、汪士慎、边寿民等画家皆有交游。黄宾虹在其画史著作《古画微》中将陈撰列入“扬州八怪”之列,但此说毕竟...
内乡县衙博物馆孔子画像鉴赏
摘要: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封建时代的官署衙门,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官衙,更是中国衙署文化发祥地和全国衙门文化研究中心,成为人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县级基层政权运作模式的一个活标本。内...
浅析敦煌文化在近现代报刊上的传播
摘要:敦煌文化承载着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至今已流传千余年。在其传播过程中,近现代是极具转折意义的一个时间段,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其丰厚的文化价值开始得以被全面开发和充分挖掘,传播者众多,传播范围明显扩大。综上所述,文章选择19...
清代至民国时期平遥漆器业与地方社会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平遥漆器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在山西艺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在中国漆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章主要通过梳理清代至民国时期平遥漆器业的发展脉络与传统工艺技法的变迁,认为政府的重视、晋商实力的壮大、当地民风民俗的转变以及多神信仰的盛...

博物之窗

德州市博物馆展陈场景制作探析
摘要:场景制作是博物馆展览陈列的主要展示手段之一,对于凸显展览重点内容、增强展示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广大中小型博物馆对于场景制作的作用愈发重视,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脱离展览主题、设计制作不专业等一系列问题。...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探析
摘要: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形态日新月异,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的出现,搭建真实的文物生态系统,实现博物馆的虚拟在线体验,让观众突破时空界限,成为历史文化的亲身参与者,这无疑是未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出路。文章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例,横...
星湖历史文化陈列研究
摘要:古今观照强调通过古代文物与现代展品的对比陈列,展示过去与当今社会、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变化和联系。文章旨在探讨博物馆展览古今观照的创新路径,着重介绍数字与人的双向信息交互、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以及建构与展览内容相协调的文化体验情境,...
区县级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及破局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以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作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文物保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区县级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为文物保护及文化传承工作做出了...
凸显善文化底蕴 彰显古滕新魅力
摘要:滕州市博物馆新馆自运行以来,以国家一级馆的展陈原则为指导标准,不断夯实展览能力、提升展陈水平、扩展服务形式,积极打造县级博物馆展陈新高地。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完善,全方位优化提升,展览陈列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使观众逐渐树立起喜...

考古发现

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摘要:对考古现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地记录考古遗址和遗迹在不同时段的重要信息及其空间关系,对后续的遗址展示、绘图、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遗址部分发掘探方为研究对象,运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并...
以性别考古的视角研究河南南阳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M1、M2
摘要:河南南阳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为研究春秋楚贵族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墓地中M1、M2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实际埋葬三人,分别为彭啟、彭啟妻及一殉葬者。文章分析殉葬者身份,通过对比两墓规模、随葬品、陪葬坑等,从性别考古的角度看南阳春秋楚彭氏...
北魏平城佛教造像与儒学中“礼”的关系
项目来源: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6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地区佛像民俗化研究”,批准号:20BZJ01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朝佛教造像中的儒、佛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018QNYS66 摘要:美术考古作为考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保护

青铜器修复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探索
摘要:为了减少青铜器修复中的保护性损伤以及提高青铜器保护修复的效率,通过使用三维技术对陕西省甘泉县博物馆馆藏的断腿青铜马、残损简化兽面纹鼎开展修复实践,旨在丰富博 物馆展陈内容的同时,以此为例进一步探索青铜器修复中的新方法和新理念。本次修复...
天一阁纸质文物修复案例研究
摘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修复中心于2009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称号以及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纸质类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拥有一支以文物科技保护、化学材料学、纸张保护学和古籍修复技术等多学科复合交叉的专业人才队伍。文章所涉...
“整旧如旧”在古籍修复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全世界众多文化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至今且未中断的人类文明。这其中,文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同文、车同轨”,这是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所在。而文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后来的篆隶楷行草,其载体也发生了...
数字化时代下碑刻的文化意蕴研究及其保护策略
摘要:从古至今,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形式多样,承载着丰富多彩的社会信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碑刻记录了当地文化、经济、文艺、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补充正史之不足、了解鲁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具有重要...

非遗传承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福州脱胎漆器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为核心的综合性跨学科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艺美术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藏西擦擦与现代玉雕
摘要:在中国传统工艺中,藏西擦擦和现代玉雕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藏西擦擦是西藏地区的传统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技术独特;现代玉雕则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玉雕艺术,注重创新和表现力。传统的藏西擦擦以其精细的刻刀工艺和神秘的寓意而闻名...
聚沫攒珠“金风玉露”釉研究
聚沫攒珠是陶瓷釉面结构产生的结晶肌理,但在千年不灭窑火中所获肉眼可见的聚沫攒珠效果,却是偶然得之,具有高度的不可控性。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资源,做到具有可控性、主观性,从而创作出肉眼可见的聚沫攒珠釉面观赏效果,是笔者对龙泉窑釉色的深入研究与不懈...
由“灵芝如意宫灯”探析仙游宫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宫灯拥有悠久的历史。两汉时期,宫灯开始初具雏形。到明清时期,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外来材料的补充,形成了多样化的宫灯样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宫廷灯具中的行灯、座灯等特色宫灯。而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宫灯也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没落,令...
当代福建漆线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漆线雕起源于福建,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最早作为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受到宋元时期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漆线雕一度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也逐渐深入人心,漆线...
工艺陶瓷雕塑数字3D切片支撑的运用
摘要:雕塑材质的种类有很多,如铜、玻璃钢、树脂、砖、合金、大理石、木、水晶、陶瓷等,每种材质的属性和质地千差万别。正因多种可能性,才能让工艺陶瓷雕塑具有色彩斑斓、独一无二的魅力。数字化为工艺陶瓷雕塑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应用在产品制作、产品研发...

域外传真

日本潮流艺术:跨界融合与创新的崛起
摘要:日本潮流艺术是一种源自日本的独特艺术形式,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流行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元素。它起源于20世纪末期,当时日本的流行文化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从动漫、卡通到电子游戏、街头时尚,这些元素渗透进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催生了一种独...
从《美丽的女园丁》谈拉斐尔古典油画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回归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为一种核心思潮,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人文主义精神建设。其中,以拉斐尔最为典型,他主张回归生活、取材现实,以理性、尊重人的角度进行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凸显出人性之美,弱化了宗教色彩,并结合现实生活,以世俗...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1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