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3年06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艺术收藏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原价:¥20.00   促销价:¥12.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东方焦点丨永春漆篮:传统民间器物焕发艺术新生力
继2023年1月清代竹编八角漆盒、民国时期郭振盛金彩“秉灯夜读”纹扁漆篮两件个人藏品参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源·缘——闽台艺术展”之后,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私人收藏的永春漆篮作品再度集中向社会公开展出。6月8日起,“永春县非遗文物专题...
东方焦点丨青瓷明珠
2023年5月16日,“青瓷明珠——洪州窑陶瓷艺术专题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主办方邀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张文江,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建毛,广...
东方焦点丨浅析外交接待中文物展示的符号化特点
摘要:外交接待作为外交工作的前线,是展示国家形象与国家态度的窗口。其中,文物在外交接待活动中的使用,是“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前哨站”。数十年来,文物交流让全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将中国的“文化符号”传递出去,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交...
杂项珍玩丨慈悲妙善自观音
摘要: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而闻名于世,“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一句道出了观世音菩萨在我国古代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当时民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就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其慈悲心寻声救苦,代表着智慧、健康、富贵和善缘。 关...
杂项珍玩丨辽阳博物馆馆藏汉代铭文铜镜简析
摘要: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铜镜的出土及传世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造型新颖、美感十足。其中,汉代铜镜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铭文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铭文镜上的铭文取代镜纹的主要地位而成为铜镜的重要装饰。这些铭文内容丰富、书法优美、...
杂项珍玩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金属胎珐琅器赏析
摘要:珐琅是由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独特金属工艺,其中,金属胎珐琅器根据其制作工艺可分为掐丝珐琅、画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等。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金属胎珐琅器及其工艺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且广泛传...
杂项珍玩丨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明清传统民间家具的梳理与研究
摘要:传统民间家具是地方历史的重要反映,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传统明清民间家具类别齐全、数量较多,传承了我国传统古典家具的历史基因,又与天水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民俗文化等进行融合,呈现出类别多、造型美、结构稳、装饰题材...
杂项珍玩丨试析明代晚期陶瓷莲花纹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明代晚期陶瓷莲花纹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分析莲花纹饰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得出:莲花纹饰的艺术特点反映了明代晚期的政治局面、社会和经济状况,并直接影响到当时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趣味。莲花纹饰的文化内涵经过历朝历代的长...
杂项珍玩丨清代将军罐的造型工艺与纹饰题材研究
摘要:清代将军罐具有独特的造型工艺特点、丰富的纹饰题材特色和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传承历史、承载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保护和展示清代将军罐,对于丰富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宝库、推动陶瓷工艺技术发展,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清代将军...
品书读画丨郭熙写生观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摘要:郭熙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其画论强调对真山水进行写生,通过观察自然与主观审美意识相结合,将自然山水的意境神韵跃然纸上。文章着眼于郭熙绘画的写生观,通过研究分析他的绘画作品与理论观点,将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相联系,总结出郭熙写生观对现代山水...
品书读画丨博学辨识 英辞妙墨
摘要:宋人生活雅致,从形式到品格修养,日常生活中处处皆可见。在宋代,文人雅士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诗、插花焚香、抚琴作画,还会通过绘画、序文的形式将雅集活动的盛况记录下来,因此这一时期的雅集题材画作十分常见,也展现出当时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
品书读画丨基于丹纳三要素浅析“京津画派”的形成
摘要:“京津画派”是20世纪初期形成的地域性画风强烈的绘画流派,在关于中国画改革的讨论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影响艺术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可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
品书读画丨晚清海派及诸代表绘画评述
摘要:连云港市博物馆藏有若干晚清海上画派画家的扇面画,包括徐祥、王素、陆恢、钱慧安等人,作品题材涵盖花鸟、山水、人物三大中国画主要题材。海上画派作为中国绘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流派,是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海上画派艺术群体构成与绘...
品书读画丨庞薰琹白描的研究与赏析
摘要:庞薰琹是我国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优秀的工艺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坚持美术创作,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文章遴选了庞薰琹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几幅白描代表作,从技法说开,着重论述了庞薰琹绘画的装饰性和表现性...
品书读画丨桂北古民居水彩画的形式语言表现
文章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北古民居在水彩画中的视觉新图式表现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KY2200 摘要:近年来,广西水彩画艺术氛围浓厚,独特的地貌孕育出了不同的水彩画创作面貌,并丰富了国内水彩...
品书读画丨浅析青海大通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摘要:农民画是劳动人民的情感载体,青海大通农民画作为青海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通俗画的一部分。受青海气候特点和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题材多为青藏高原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活中的人物和情景。农民画创作者带有积极的...
艺术品鉴丨以修心达其道 以翰墨写大荒
徐仁云简介 徐仁云,浙江宁波人。研习书画40余年,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多次,参加书画展览50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览6次。作品被多部书画集收录出版、百家网络媒体推介。 2018年5月应邀参加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等单位在北京主办的“十人书...
艺术品鉴丨用色彩和线条编织梦幻
杨霄玲简介 杨霄玲,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央媒文化组委会”艺术委员、CCTV华夏之声官网特邀艺术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并获奖,作品及个人艺术成就入选《祖国荣耀·新中国艺术传承大师》《中国书画家大百科全书》《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典藏...
艺术品鉴丨笔底自有新风来
李美华简介 李美华,字溪源,别署太平散人。安徽当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工书法,尤精行草,偶兼绘画与诗文。作品刊于《美术大观》《荣宝斋》等百余种报刊。2022年受邀参加人民艺术...
艺术品鉴丨醉心翰墨 笔耕不辍
巴山简介 巴山,重庆人。现为中國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曾应邀在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及我国台湾等地区举办个人书画展。出版有《巴山戏剧集》《巴山书画集》《巴山作品集》《水墨春秋...
艺术品鉴丨李白成
李白成简介 李白成,号桃园人,甘肃宕昌人。1962年生,畢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系。现为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书艺委副主任,甘肃省书协、影协会员,甘南藏族自治州书协副主席。政协舟曲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委员,曾任舟曲县社保局局长...
艺术品鉴丨飘逸洒脱 高雅古朴
王江松简介 王江松,籍贯浙江临安昌化。民进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杭州市临安区政协第七、第八、第九届委员,临安区文联常委,第七届临安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临安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主要创作成果: 一、1999年12...
艺术品鉴丨吴楚龙
吴楚龙简介 吴楚龙,1949年11月生于湖南株洲,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结业于河南书法函授大学首届研修班、江南诗词讲习所。曾任株洲书画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南林学院、株洲市老年大学等院校教师和特聘客座教授,...
艺术品鉴丨清奇传韵 妙造自然
谢可雄,1962年生,号法秋,广东南海人。现为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教授。山水花鳥皆能,精文物鉴赏。其作品以表达笔墨技法为主,画面出自心境,超乎物象,一动一静源于道家阴阳之理。风格不趋时代潮流,另辟蹊径,卓尔不群。...
艺术品鉴丨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選登...
艺术品鉴丨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2)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選登...
艺术品鉴丨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3)
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選登(3)...
艺术品鉴丨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4)
山東工艺美院研究生作品选登(4)...
艺术品鉴丨张钰涵
张钰涵简介 张钰涵(1998—),女,满族,河北唐山人。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美术专业(中国画方向),师从李强教授。河北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会干事、第二届研究生委员会成员。作品多次入選省级、市级等大型展览。...
学术研究丨北魏时期石窟的双首龙龛楣图像初探
摘要:龙图像为中国本土的传统图像,在被视为外来文化的早期佛教石窟中也有所体现。在石窟艺术中,龙图像形态各异,其位置大多出现在佛龛龛楣,且较为统一地形成了“一体两首”的形态。文章即从北魏时期石窟中的双首龙龛楣图像出发,在具体地域分布、图像细节...
学术研究丨云冈二佛并坐像之正统性建构
摘要:云冈石窟作为北魏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石窟,其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形象的出现与北魏塑造正统性的传统有关。文章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出发,结合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面貌,推断云冈石窟中二佛并坐像的出现与北魏文成帝有关,这一造像形式在当时具有证明政权和帝位...
学术研究丨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4窟考古研究
摘要: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中,第14窟为方形窟,是古代僧侣和信徒的礼拜活动场所。文章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区段位置等信息,判定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公元6世纪。 ...
学术研究丨浅析熏香文化与汉代博山炉历史
摘要:文章从焚香习俗在时代发展中作用、文化的变迁,以及博山炉的造型、材质等角度出发,对古代熏香文化与汉代博山炉进行研究,分析熏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博山炉与熏香文化的关系,认为博山炉是在历史主流精神信仰和社会环境双重影响下所产生的熏香器具,是...
学术研究丨从贾湖文物看中原礼乐文化
摘要: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里,河南都是帝王建都置郡的胜地。《诗经》中先民于此祀神、祈年、驱疫、问乩、劳作、爱恋,其中“弦歌鼓舞”的诗文足以证明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而出土大量龟甲和我国最早演奏乐器的贾湖,更是礼乐文化的发祥之所。文章通过贾湖文...
学术研究丨湖北安陆出土元代杨宜中墓志铭考释
摘要:1984年,杨宜中墓于湖北省安陆市李店区刘庙乡四里大队仰家园被发现,为安陆市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座元代墓葬。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杨宜中生于安庆路,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间人。墓志铭的世系和家族概况记载...
学术研究丨清代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二十四诸天像初探
基金项目:甘肃省2020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平凉道教壁画调查与研究》(GWJ202045) 摘要:甘肃灵台蛟城庙长寿殿壁画是平凉地区清中期代表性佛教、道教融合艺术遗存,主体为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壁画保存完整、内容丰...
学术研究丨晋南地区汾河流域明清戏台文化研究
摘要:戏台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依托戏曲表演而生的文化建筑。从古至今,古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更是研究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一带明清时期戏台建筑形制、建造结...
考古发现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衣”考释
摘要:《吐鲁番出土文书》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乃至西域地区丧葬礼俗、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生动再现了世俗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在其随葬衣物疏中,“中衣”共出现六次,文章对这六处的“中衣”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梳理,发现其含义不尽相同:阚氏高昌时...
考古发现丨曲阜佛教文化遗存概述
摘要:曲阜是孔子故里,历史悠久,儒学兴盛,佛教、道教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展。曲阜最早的佛教文化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此时以单体造像、造像碑为主;至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在曲阜迅速扩张,先后出现了寺院、摩崖造像等;到宋金时期,曲阜的佛教文化继续发展,...
文物保护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武威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摘要: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其境内汉明两代的长城修筑史见证了中国古代西北边防的变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不仅要对长城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保护和管控,更要结合相关文化遗存,提炼地域特色,培育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增强长城...
文物保护丨露天石质文物的病害机理和保护方法
摘要:贵州都匀遇仙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82年被列为都匀市文物保护单位,是都匀市境内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古桥之一。文章在对遇仙桥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遇仙桥的保护现状和病害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石质文物病害防治和石质文物保护的科技手段和...
史藏钩沉丨学者不可尚奇
摘要:清初书法家张在辛存世著作《柏庭琐言》,收录了其晚年对艺术所思所感的内容。其中,《隶法琐言》列《柏庭琐言》十种琐言之第五种,记录了张在辛师从郑簠的过程,亦是他学习隶书的经验之谈,这对于研究郑簠隶书风格的形成以及清初隶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之窗丨浅析虚拟数字人在国内博物馆领域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虚拟数字人正成为博物馆行业走进“元宇宙”世界的“探路者”。文章对目前国内8家博物馆投入使用的10位虚拟数字人的应用现状加以讨论,以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和形象特点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展望其未来发展,...
博物之窗丨隐喻手法在专题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审美表达研究
摘要:隐喻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相较于文脉主义和装饰主義,采用隐喻手法的建筑设计更复杂、更丰富,它通过涵盖从物理、感官、形态、物质到精神等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来扩大建筑设计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建筑师更好地理解隐喻手法的实际应用,文章梳...
非遗传承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基于文化强省目标及“翻译河南”工程实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工作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禹州钧瓷为例,研究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现状,着重分析其外译与传播的难题及原因,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非遗外译与传播策略,...
非遗传承丨“非遗”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是具体的文化符号,更关乎文化生态稳定的整体性问题。当下,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紧迫性,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芜湖铁画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为此,文章聚焦芜...
非遗传承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时代价值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5000年优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智慧成果,也是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可延续性和深厚的价值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挖掘其时代价值,进而探索...
文创天地丨大英博物馆成功出圈对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的启示
摘要:大英博物馆于175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宏伟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并且结合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引领了源自文学创作的各种形式的发展潮流。文章探讨了大英博物馆创意产品的发展策略和创新模式...
文创天地丨数字藏品 传统文化对接元宇宙
摘要:在科技奔跑速度加快的年代,“元宇宙”要虚拟化,藏品也要数字化。文章选取博物馆数字藏品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独特性、发展前景、现存挑战等方面,进而探讨博物馆利用数字藏品激发活力这一新时代举措对博物馆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藏品;博...
工艺美术丨浅谈如何赋予玉石雕以文化内涵
摘要:富有文化内涵的玉石雕作品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作品题材上,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寓意。玉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象征、谐音、双关、拟喻、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表达出人们渴求安康喜乐、祝愿幸福和谐、向往吉祥美好的...
工艺美术丨雕形刻道
摘要:惠安木雕是我国南方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雕刻风格和艺术品质,具备较高的观赏、收藏和使用价值。因此,挖掘惠安木雕的文化内涵,要从惠安木雕本身入手,探究其深层道象,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它的影响力,努力...
工艺美术丨当代莆田木雕动物题材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莆田木雕是指在福建省莆田市境内雕刻生产的木雕艺术品,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莆田木雕历史悠久,兴于唐宋,从唐代开始就逐渐形成立体圆雕、精微细雕和三重透雕为主要技艺...
工艺美术丨当代清式家具艺术特点探析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源远流长,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典雅古朴的式样、含蓄精巧的造型、别具一格的装饰,深受热爱传统文化人士的喜爱。清代早期家具在清康熙之前,大体的风格和特征还保留明代的特点,因此和明代家具一并被称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主要是指清朝...
艺人心语丨石雕物语│凌云奔马,闲适自得
寿山石雕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雕刻作品。寿山石的石质、石色、石形、石纹均极为丰富,晶莹滋润,品种繁多,是上等的雕刻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的特点。可以说,寿山石雕以其...
艺人心语丨石雕物语│鹑居鷇食,鸟行无彰
清代施鸿保在《寿山石印章》中说:“古印章皆以金玉及铜为之。石刻始于明初会稽王冕,后来相传以昌化石、青田石为贵,至明末乃更贵寿山石。寿山属侯官县,去城北五十里,与芙蓉峰对峙,其所生石柔而易刻,大有二三尺者,或謂即珉也。”寿山石柔而易刻,石质温...
艺人心语丨漆画物语│上器谓道,道法合一
漆艺从远古走来,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脉,天然地联系着人与自然以及过往和当下,现代漆画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湛的技艺让漆画犹如一幅精美画卷、一种无声音乐而享誉四海。当今的漆画正演绎著传统手工艺的升华,焕发出时代的斑斓光彩,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
艺人心语丨石雕物语│五福临门,石韵悠长
石雕在历史演变中形成文化积淀,具备了一套完善而成熟的工艺制作和材料体系。其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依托,将刀法运用于创作之上,意在刀先、以石传情。南北朝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如此评价器道之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
域外传真丨通过《向日葵》走近梵高
摘要:如果说用一条河流来形容西方美术史,那么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就是这奔腾长河中一艘披荆斩棘的巨轮。梵高成就了伟大而独特的绘画艺术,虽然他的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坎坷的,但都无法阻止其炽热的艺术情感和坚定的艺术追求。梵高的作品画风鲜明,色彩浓郁纯...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东方收藏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