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北京纪事

2023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铸造北京文化、成就北京性情,关注北京人物,一本精彩的大型人文期刊。《北京纪事》关注着北京的交通、用水、保姆市场,联系着皇...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老镜头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那是一张张如花园中盛开鲜花的脸庞,稚嫩中充满了希望;那是一个个踌躇满志的身影,他们的未来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并肩而行;那是一双双充满奇迹的手,在它们的合作中,释放的是灵感的挥洒,诞生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正如这...

刊首荐读

同学
同学,和同乡不同。只要是同一乡里的人,便有乡谊。同学则一定要有同窗共砚的经验,在一起读书,在一起淘气,在一起挨打,才能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交情。尤其是日后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情趣。纵不曰十年窗下,至少三、五年的聚首总是有的。从前书房狭小,需要大家...

焦点

昨日校园
和风畅享,又迎9月,学子进校园。 北京是个校园集聚之地,传统厚重之处。在一份来自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约有100所,在这些学校当中,甚至还有承载600余年历史老校。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教学的实践、全新...
辅仁往事:曾经辉煌隐烟尘
走过人潮熙攘的恭王府,转入定阜街,一处古朴幽静的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就是曾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为“北平四大名校”、民国时期著名学府——辅仁大学的旧址。 坎坷困顿 辅仁始建成 辅仁大学兴建于1925年,校址原为涛贝勒府,后在府邸花园南部和马...
百年四十中
我在1969年从西城区地安门内大街米粮库小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四十中学上初中。那年我13岁。刚入学时,看到学校教学楼很古老很特别,操场很大。在操场的南面,有一个生产“硫酸亚铁”的校办工厂。走到那里,一股刺鼻呛人的酸味儿迎面而来。后来得知,...
一百六十年誉满京城悠久名校
北京近现代历史上,在人们的口头上,对于孩子们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就学,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男育英,女贝满”,也就是说孩子们要选学校,男孩子就选育英,女孩子就选贝满。进了这两所学校,是孩子一生的骄傲与荣耀。很多人老了以后回忆起在这两所学校就读...
新式教育的摇篮:北京香山慈幼院
北京香山除了红叶外,还有一座学校和一位老人应该被后人深深地铭记。这座学校就是香山慈幼院,这位老人就是熊希龄。香山慈幼院建于民国初年,这是一座在当时规模和设施都首屈一指的慈善学校,它的创建还要从一场水患说起。 救灾童创建香山慈幼院 1917年...
回眸底蕴厚重的民族学院附中
原民院附中校舍溯往 民族学院附中成立于1951年,地址为北京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当时的校址是利用清代贝子府及松坡图书二馆的院落。 今日小石虎胡同33号,早年是清代的贝子府(石虎胡同8号)与明代延陵会馆旧址(石虎胡同7号)的房舍合并而成。...
清末民初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
荧幕里的京味校园
“安大傻子”的梦 1990年的那个盛夏,大榆树小学四年级的“安大傻子”做了一个梦。他告诉班主任和同学们说,自己梦想成为科学家,然后发明一个什么机器,能把北京的工人体育场变大一点,也不用变得特别大,只要稍微变大那么一丢丢,把自己和那两个让体育...
我与胡同里的校园记忆
在京城北二环里面,紧邻成贤街的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方家胡同。方家胡同算是小有名气的,一是胡同里有一座清代的郡王府,二是胡同里有一所老舍先生曾担任过校长的小学,方家胡同小学。 从雍和宫大街进入胡同的东口,初看貌似平平,就是一条普普通...
1970年代,我与光明小学
打从小记事起,我就一直寄住在崇文区体育报社的姨姥姥家、江苏淮阴的奶奶家、海淀区田村的姥姥家,很少回父母家,直到1974年才回到位于西皇城根南街45号院与父母团聚。 45号大院是中央财经学院的旧址,大门看上去像传统的王府,红色的立柱和黑色的顶...
大学分校的时代传奇
又是一年开学季,2005年出生的学子将结束高中生活,进入向往的心仪大学深造。在这高光的时刻,43年前高考和上大学的经历像一幕又一幕高清电视剧在我的脑中荡漾,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分校 从1966年至1977年,因“文革”,高考中断了1...
“五分口”
北京的鼓楼大街,四九城古老的商业区之一,在这条大街充满“舌尖味道”的大街上,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陶醉”于这烟火气中,我有幸在这所学校度过了三年的难忘时光。尤其是学校门口的诸多小吃摊儿,不得不说让校内的太多孩子“仰慕”已久,之所以仰慕,是因为...
1950年代小学生的书包
每当暑假结束,即将开学的日子,小学生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特别是新入学的小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到商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包。多年来,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书包的样式也从挎包式变成双肩背,甚至变成拉杆式。重重的书包使小学生们苦不堪言,给书包减负的呼声连...
私塾、小学、完全小学
一 北郭记私塾堂,坐落在德外大街西侧西后街中段,是个坐西朝东的两层跨院。走进门楼兼门道,是一不大的天井,右拐是前院。北房三间,郭老师的父母和爱人孩子居住。西去有一小夹道,通往后院,北房两间半是学堂,另有一间西房堆放杂品。 20多位学生,以年...
一味救命药:北京公安救援侧记
编者按 7月的最后一天,京城大雨滂沱,无情之水扰动了诸多人的生活,然而在这洪流之中,不少有情的身影用坚守、用逆行、用臂膀化身为砥柱,成为了暴雨之下京城最暖的风景。谨以此系列文章,记录2023年这场“大雨中的大爱”!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
32小时大转移
2023年7月31日13点36分,京西永定河石景山段河道明显上涨,坐落在永定河大堤东侧的古老村落麻峪村也受到了洪水的袭击。广宁街道按照洪水防御预案,启动了麻峪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将麻峪地区2917户、5855名居民转移到首钢园服贸展厅集中...

纪事

暴雨中的温情
我家住在房山区十渡镇王老铺村,2023年7月29日星期六下午,接到有大暴雨的消息,急忙往单位赶。 每次走出家门,88岁的妈妈都跟在身后:“开车慢点儿,哪天回来呀?”我叮嘱妈妈:“雨下起来别出门。”妈妈若无其事:“没事儿啊,多大的雨都见过。”...
门头沟采访日志
逃兵 2023年7月31号一早去门头沟的路上,雨小了不少,这连下了三天的雨是不是该停了?头一天晚上水务局的同志说雨量要是这样的话,这次预报的雨情就能平稳度过。九点左右,雨越下越大,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雨水打到身上、摄像机上,雨伞和雨披都挡不...
三家店的水之缘
刚刚过去的“7.31”暴雨洪水让每个北京人都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使永定河产生了3700立方米流量的洪水,7月31日13:20永定河三家店拦河闸开启全部17孔闸门泄洪,汹涌肆虐的洪水沿永定河道奔腾直下,经卢沟桥防洪枢纽调节,泄...

古都

北京绢人 :霓裳绢塑蕴巧工
北京市非遗项目门类丰富,具有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交融的特色,又兼容并包南北方文化特质。希望通过这一栏目的开辟,使广大读者能够感受到流传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精彩绝伦的传统技艺、美轮美奂的传统舞蹈、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中那一份厚重的历史...
首钢剧场里的燃情岁月
在我国工厂所属的剧场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首钢五一剧场了。1955年,首钢在厂区西侧石景山下建设了一座庆祝劳动者节日的“五一剧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电视台和电视机,电子管收音机也极为罕见,剧场和电影院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载体。限于当时的技术...
通州电影院回忆录
在电视还没普及,又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看电影对老百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 从前,通州放映电影的场所有通县礼堂、通县电影院、工人俱乐部、新通剧场和东方影剧院。除了电影院,1983年初,西集、马驹桥都同时建了影剧院,第二年...
老北京饮食考记
不得熊掌便食鱼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熊掌而取鱼者也。 鱼这种东西,原来似乎只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才会味道鲜美;比如前几天去扬州,地近长江,那里的鱼真好,不由得让人见秋风而思鲈鱼堪脍的文句。 京师北据燕山,西临太行,往东是天津卫,往南是华北平...
瑾妃与天福号的文化记忆
天福号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独特的酱肘子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既展示着精湛的大国工匠技艺,更承载着悠久的首都文化记忆。瑾妃是清代光绪皇帝的贵妃,酷爱吃天福号酱肘子,留下了一段珍闻趣事。笔者在梳理两者关联时发现,这不...
雨儿胡同的老街坊
高申,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北京史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中国文联出版社签约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之声”栏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乐行京津冀”“文化之门”“运河”节目嘉宾。北京日报客户端“光影记忆”...
“大栅栏”名字的起源与读音之我见
老北京人都知道,前门“大栅栏”原来叫“廊房四条”。明朝弘治元年为了防范盗贼和反抗朝廷者,在北京内城各主要街巷路口设置栅栏。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外城也开始设置栅栏,前门大街是繁华的商业区,胡同也多,路口自然也设置了栅栏。 当时采取民助官办的方法...
家传古代折扇初考
笔者家传一柄古代折扇,作者佚名,无印章,其扇面工笔人物绘画以连环画形式展开。由于该文物的解读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知识面甚广,具体阅读顺序与描述内容至今未曾解开,但可以确定其内容涉及古代封建家庭礼教、神话传说故事内容范畴,且绘制技艺精准高超、故...

人文

趣说七夕应节戏天河配
张永和,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原《新剧本》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作:戏曲《烟壶》《龙须沟》《大清药王》(合作),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合作)《同光十三绝合传》《马连良传》《京剧的魅力与时尚》等。 我从4岁看...
冰岛电影公羊 :一场 瘟疫下的现代性问题
张冲博士,武昌理工学院科研教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民族文化影像传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研究员,ISFVF国际学生短片电影节审片、评委,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责任编辑等。 主讲课程有《电影文化研究》《...
独属于雨天的目的地
王占黑,写作者,已出版小说集《空响炮》《街道江湖》《小花旦》。 喜欢喝白开水,喜欢没事在街上走来走去,看来看去,接陌生人的话茬。坐下来的时候,喜欢认认真真想一点好像不必要认真去想的事儿。在今年的电影节开始之前,我参与过一个播客节目的问答环节...
我的“三求”读书生活
说到为什么而读书,可谓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正如西谚所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个性化十足的读书领域,很难找到两个兴趣爱好和目的完全一样的读者。就我个人而言,几十年来,主要是为了“求信”“求知”“求乐”而读书。 为...
我与文学摆渡人崔道怡先生
这是我珍藏了20年的照片。 2000年秋季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第四期文学创作研修班开课,是我一生之中值得纪念的日子。与来自北京各个领域的文学爱好者相识,重要的是可以亲耳聆听现代文学大师讲授文学创作的心历路程与经验,使我们受益,我很珍视重新回...
“毛边书”拾趣
“夜灯下,手持做工精细的竹刀,伴着刀与纸细小的裁切,伴着身边茶杯中的热气在灯光中的舞动,伴着书页像宝库大门的敞开,如获至宝的目光,寻觅着知识的甘露……”几年前,和萧振鸣先生的《鲁迅与他的北京》初识,正因为那是一本毛笔签名钤印的毛边本,才弥补...
走进北京的心魂深处
北京,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周代晚期,便因发达的商业而闻名;自辽金以降,建都于此;元代之后,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旧北京的历史遗存和...
纪事书单(2023年9月号)
《通州纪事》 王陆昕 著 新华出版社 2023年3月版 内容简介:本书由“考据”“迹访”“人像”和“杂记”展现通州文化历史。对通州人文深度挖掘,深度还原,并对诸多遗迹进行走访调查,还记录了很多古今“牛人”,他们大多个性鲜明,值得仰视,是通州...
浪漫 ,何以历久弥新
周芳凝,独立心理咨询师。 心灵的旅程有时跟身体不同步,习惯了指使身体在现实的枪林弹雨中所向披靡。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心灵的居所,燃起温暖的火光,看到美好会在前方出现。 爱情,一种跨越了年龄和种族的让全人类心驰神往的情感体验。在爱情里...

生活

一份晚报走三家
《北京晚报》是一份深受北京人喜爱的晚报,是首都北京最美、最亲的品牌,她亲民、爱民,温暖读者的心灵。 我家是老北京人,几代人住在宣武区和平门附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父亲常推着小竹车,里头坐着大孙子,去报摊买份晚报,让大孙子拿着,他推着小车心...
仿生人与电子羊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下称《仿生人》)是一部跨越时代的经典。这本50余年前的小说在今天读起来毫无年代感。其对于未来世界机器与人类之关系,尤其是高度智能的机器与部分退化的人类之关系的讨论,涉及我们如今也无法充分回应的深刻命题。 跳出审美体...
公交盲盒诞生记
捧着公交车模盲盒,95后公交司机小赵爱不释手。他说:“这些车模,复刻的全是北京公交历史上的经典车型。很多车,都陪伴了几代北京人,大家对它们的感情很深。其中一些,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捧着它们,就像捧着好几代人的青春。” “光有京味儿不行,必须...
晨光出海
初春,我和朋友驱车行驶在从北京赶往邯郸的高速路上,车上听到一个近乎离奇的故事,一个仅有6万人口的曲周县城,却坐落着一座以生产天然色素而著称的跨国公司总部。全球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品、植物药和化妆品等行业的天然提取物中,约有70%的辣椒红、...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15期
    ¥7.29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07期
    ¥12.00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13期
    ¥3.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15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16期
    ¥9.0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27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07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27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2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15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