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0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农业灾害研究》2011年创刊,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客观、全面、准确反映中国常见农业灾害(尤其是植物病虫草害和动物疫...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人文科普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动植物保护

甘肃省子午岭林区苗圃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摘要:甘肃省子午岭林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苗圃是保障生态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土壤的退化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子午岭林区苗圃土壤退化问题,系统探索了一系列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深翻晾晒土壤、增施硫酸亚铁、使用有机酸溶液...
4种单剂与2种复配剂对再生稻1代二化螟防效试验
摘要:为比较不同药剂对再生稻1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遴选出适用于广德市的1代二化螟防治药剂,为当地再生稻生产提供植保技术支持。于2023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 20% 国腾 10mL/667m2?92% 垄创 150g/66...
昆虫信息素在林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推动昆虫信息素在林木害虫防治中的实践应用,结合多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述了昆虫信息素,包括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报警信息素,并分析其在林木害虫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这类应用能显著减少林木区域的害虫数量,有效提升环境...
林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分析
摘要:主要阐述了林业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剖析了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原理,包括生态平衡原理和生物间相互作用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其环保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等优势。重点分析了天敌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昆虫信息素防治、...
棉花病虫害光谱识别及遥感监测研究
摘要:研究构建了棉花病虫害的光谱识别与遥感监测体系。基于ASDFieldSpec Pro光谱仪获取的冠层反射率数据,结合HJ-1A/B卫星影像,通过植被指数筛选、连续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及RBF核函数分类,建立了高精度病虫害识别模型。结果表明,...
基于空间影响域的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害关系网络构建与分析
摘要:松材线虫病具有极强的致死率和传播能力,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以辽宁省为例,选取2018—2023年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监测数据,引入网络科学方法,基于空间影响域网络模型,构建了松材线虫害关系网络,并分析其结构特征...
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人为干扰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选取火烧、放牧、开垦、旅游4种典型的人为干扰方式,针对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并结合恢复生态学、中度干扰假说等理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于生态安全的内蒙古林业树种保护模式研究
摘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在概述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内蒙古林业树种保护模式实践策略,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推进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
南京市六合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措施
摘要:为切实保护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林业资源安全,对2020—2023年六合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辖区内松材线虫病及美国白蛾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是以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以及杨扁角叶蜂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发生数量存...
蛞蝓的综合防控技术
摘要:系统梳理了蛞蝓主要危害种类,重点分析了蛞蝓寄主范围、生态地位及其危害、生活习性及繁殖特性,分析了其在不同作物体系中的危害规律,提出了防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物学和检疫技术、构建成熟监测体系、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蛞蝓未来的研究方...
营林措施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价值探究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重大森林病害,其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已成为全球性的林业灾害。该病由松材线虫引起,主要通过松墨天牛及其他媒介昆虫传播,可在短期内导致松树大面积死亡,严重威胁森林生态安全。目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盐碱地种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筛选比较分析
摘要:以连云港市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稻生产实际,选择常规梗稻、耐盐水稻、杂交粳稻、杂交粘稻、糯稻等12个水稻品种进行盐碱地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产量及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等调查和分析,筛选适合连云港市盐碱地种...
大豆菌核病的综合防治及发生规律
摘要:大豆菌核病是在大豆种植阶段频繁出现的一类病害,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阐明了大豆菌核病,明确了大豆菌核病的病原菌特征、侵染循环及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豆菌核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以切实阻挡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危...
浅析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现状及管理措施
摘要: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珍稀野生植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总结了该市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阐述了淄博市野生植物保护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植...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逐渐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此,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的作用机制,包括科技创新驱动机制、产业融合促进机制、要素优化配置机制以及市场机制,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相关建议,包括加...

农林经济管理与技术

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绿化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以福州市城区道路高架桥下空间绿化养护为例,分析了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特性及桥下空间绿化景观特点、城市道路桥下空间养护技术要点,以及当前城市道路桥下空间养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划先行、运用新技术赋能、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监管机制等建议。...
赤苍藤在平果市石漠化地区的生长气候因子解析
摘要:通过研究赤苍藤在平果市石漠化地区的生长气候因子,分析气候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苍藤在适度遮阴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佳。结合平果市的气候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种植技术建议,包括种植环境选择、整地与搭架、种植时间与方法、水分...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发展现状、优势及使用要点
摘要:在全球人口增长及耕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土地利用效率及粮食产量的提升已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这一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当前,该项技术已经形成规模化的推广体系。我国以黄淮海和西南为重点,以优化带型...
播期对黄泛区农场冬小麦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在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气象局试验田进行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所需要的时间延长,播种一分藥天数表现为随着播期推迟而延长,越冬后生育...
黄山旅游气象条件分析及气象服务措施
摘要:气象与旅游业关系密切。选用黄山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1—2024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当地旅游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期内,当地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显著,夏季凉爽;年降水量增加趋势...
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树种选择策略
摘要: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作为贵州省贵阳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森林质量提升对于区域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长坡岭国有林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土壤条件及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现有树种结构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树种选择...
楚雄烟区持续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实践及发展思考
摘要:建设高标准烟田是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楚雄烟区紧町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产业融合发展实际,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有序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逐步构建“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长效发展机...
无人机在山地丘陵区域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摘要: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地块破碎,传统农业机械化应用受限,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气候变化与病虫害等挑战。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精准高效的优势,为山地水稻生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系统地分析了无人机在山地丘陵水稻播种环节、生长监控环节,以及...
遥感技术在贵州省水土保持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传统水土保持率评估技术面临诸多局限,如空间覆盖能力不足、动态监测能力薄弱和参数获取成本高昂等问题。为此,遥感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方法在复杂地貌区的局限,还能实现水土保持率的精确评估与动态监控,为贵州省的...
基于多时相高分一号卫星数据桑葚种植区域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桑甚作为常见的经济作物,果实口感佳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准确掌握桑甚种植区域,是做好田间管理和产量预估工作的基础。但由于桑甚树与周围植被差异较小,直接通过单一图像进行分类的精度较低,因此采用多时相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层层排除...
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及盘活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转型与人口持续流动,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宅基地闲置的现象。从政策、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剖析了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盘活宅基地的路径。结果表明,宅基地闲置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还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摘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和蛋白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和农民经济效益。近年来,受土地资源紧张、种植效益不稳、气候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豆高产栽培面临诸多挑战。立足农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土...
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机制与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传统农业技术推广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合作社通过组织化、市场化手段,为农技传播搭建了高效平台。研究围绕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现...
气候变化对铜仁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以铜仁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影响。基于2015—2024年铜仁市的气象数据,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铜仁市气温呈现先降后升的“V”形变化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4qC/10...
青海大通地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
摘要:随着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大通地区积极探索林下产业的经营范围,注重产业项目的现代化管理,开发林下资源,将林业与种植业、旅游业、养殖业有效结合,不断扩大农业的建设范围。为此,分析了青海大通地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合林下经济高质...

农业气象

气象灾害对枇杷种植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探讨
摘要:气象灾害对枇杷种植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和显著性的特征。在枇杷种植过程中,气象灾害会影响枇杷的生长与产量、树体结构、根系发育、水分代谢。防御气象灾害能够保障枇杷产量的稳定、提升枇杷的品质、促进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防御气象灾害,技术人...
农业气象灾害对刺梨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研究
摘要:在地方果蔬业生产中,气象灾害对果蔬产量和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及生产的主要果蔬产品分析气象灾害预防对策十分必要。基于此,以毕节市七星关区刺梨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七星关区气候特点及刺梨生产特点,探究七星关区气象灾害对刺梨...
农业气象灾害对“双高”红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主要探讨了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高温热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双高"(高产、高淀粉)红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了以上气象灾害对“双高”红薯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揭示了其对产量和品质的损害程度,并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品种选育...
基于GIS的气象雷达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气象探测技术的革新及地理信息科学(GIS)领域的发展,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灾害预警能力在时效性和精确度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然而,目前的实时气象运行系统只能将二维空间内的雷达数据作为平面地图来处理,缺乏三维特性。针对Web可视化技...
2024年4月29日贵州福泉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2024年4月29日福泉市出现一次暴雨、冰電、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高空探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共同作用下,此次强对流天气降雨量多、风速大且出现局地性降雹;中层干冷...
山东省威海苹果种植气候条件及灾害分析
摘要:为了解威海苹果的种植条件,汇总统计了威海市6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及9个土壤水分自动站数据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对威海地区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威海地区苹果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科学分析了威海本地气候资源可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和田地区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加强对策
摘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开展的一项重要气象业务。基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的发展,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在和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等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提出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质量的方法。...
2023年7月2一3日马尔康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3年7月2—3日马尔康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马尔康市暴雨天气过程是在特定的环流背景下,由充沛的水汽供应、显著的动力抬升作用、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典型的雷...
深州市吊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管理技术
摘要:基于深州市2010—2024年滦州市气象观测数据与吊瓜生长习性,系统分析了当地吊瓜种植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深州市年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为 12.2°C, 平均年降水量为 698.8mm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 425.3h ,...
基于Leaflet的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优化与实现探究
摘要: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块化架构的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通过集成GIS技术,采用Leaflet交互式地图和Spring Boot框架技术开发,支持时空数据的高效处理、动态可视化交互以...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故障问题及日常维护管理
摘要:基于认识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部门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数据异常现象进行总结,并分析引起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异常的故障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日常维护管理策略。...
2023年3月20一21日锡林郭勒盟大风、寒潮、沙尘天气过程服务总结
摘要:大风沙尘天气是锡林郭勒盟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及数值模式资料,对2023年3月20—21日锡林郭勒盟大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
基于雷达回波指标的冰雹天气预报模型建设分析
摘要:冰電是一种典型的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广特征。这类极端天气事件通常会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冰電预警技术水平与预报准确率成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基于雷...
五台山“7⋅10”局地短时强降水成因分析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53772太原站高空气象观测数据、ERA5 0.25°×0.25° 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TBB,对2021年7月10日夜间五台山景区一次短时强降水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和...
面向应用场景天气预报的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摘要:为解决现有天气预报文本生成在特定场景下多样性不足、适用性有限等问题,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面向应用场景的天气预报智能生成方法。该方法构建了面向交通、农业等特定气象领域的知识图谱,并结合气象要素的重要性、差异性和关联性,建立了一种优先级匹...
奇台农场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摘要:奇台农场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该区域属于典型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适宜玉米生长,并多次创下我国玉米高产纪录。基于奇台农场农业气象数据,系统分析玉米生育期内的温度、降水、光照及湿度条件,并评估干旱、霜冻、高温热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
黎平县草莓生长期气象条件及灾害分析
摘要:草莓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为黎平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研究了黎平县草莓生长气象条件和常见气象灾害,旨在为黎平县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气象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黎平县草莓生长期受多种气象灾害影响,危害显著。因此,需精准调控...
兴仁市气候特征与旅游气象舒适度分析
摘要:选用兴仁市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1994—2023年累月平均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日照、气压等气象资料,基于《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DB52/T556-2009),分析兴仁市旅游气象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兴仁市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
白玉县农业气象灾害对青稞种植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摘要:根据白玉县地理区域气候概况及青稞种植现状,深入分析了白玉县农业气象灾害对青稞种植的影响,阐明了霜冻、干旱、洪涝、冰雹等灾害给青稞种植带来的危害,并从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农业灾害风险区划、优化田间防灾减灾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短时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选用阿克苏站风廓线雷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2024年7月2日阿克苏地区大部短时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完整性特征与天气过程的开始具有很好的超前相关性,提前约为 30min ,风场数据不仅能清晰呈现大气层中“上冷下暖”的垂...
黄精低温冻害指标研究
摘要:为研究资溪县黄精低温冻害指标,减少黄精因低温冻害而造成的损失,以多花黄精根茎为试材,利用低温箱分别对黄精茎块进行低温处理 (-10、-9、-8、-7、-6、-5%) ,持续时间 5h ,以自然状况温度作为对照。同时,结合后期黄精出苗情...
气象波动对风能发电储能需求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风能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亟须解决其固有的不稳定性问题。然而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气象因素常常导致风电输出功率产生波动变化,这不仅威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严重制约了风能利用率的提高。尤其在高比例可再...
气象要素对安康城区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摘要:利用安康城区2020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1827d空气污染状况,结合当天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安康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及气象要素对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2024年,安康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总体的94.8%...
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型及其环境参数特征
摘要:研究2019—2023年广元市中部97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对发生短时强降水时的环境参数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天气型可分为低槽型、副高外围型、副高阻挡型、偏北气流型、低层强迫型5个环流型,低槽型出现在春、夏、秋三季,其他流...
吴桥县2024年7月24一25日强降水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摘要:针对2024年7月24—25日吴桥县发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围绕强降水天气实况监测、决策与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警发布、应急联动及装备运行情况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情况展开全面复盘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此次气象服务过程,对此次气象服务工作取得的成...
东北冷涡与中尺度系统协同作用下锡林郭勒盟极端降水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2023年7月13—14日,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受高空槽加强为东北冷涡、日本海高压阻挡效应及中尺度低涡等协同作用,出现极端强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 23.1mm ,最大单站降水量 155.8mm ,最大小时雨强 54.2mm/h ,伴雷暴大...
桐梓县暴雨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遵义市桐梓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和乡镇区域气象站2010—2020年逐日的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桐梓县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桐梓县年平均暴雨日数为 13.3d ,且暴雨日数多年来呈现增加趋势;(2)暴雨和大暴雨在夏季最多,分...
柴达木盆地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及预测研究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构成严峻挑战。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独特的高寒干旱环境使得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降水变化,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高度敏感。该盆地的极端事件虽然发生频率...
西藏江孜县春油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摘要:对2020—2024年江孜县春油菜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全生育期需水量 300~500mm ,正常天气背景下研究区域降水量为 198.9~310.1mm ,无法满足油菜生长发育的需求,需适时灌溉。播种一出苗期,...
铁岭地区气象因子对感冒指数的影响研究
摘要:铁岭地区铁岭地处中纬度,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大,春秋季冷暖骤变显著。加之干燥气候影响,易引发呼吸道不适,属于感冒多发区。为了解气象因子对感冒指数的影响,选取了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银州区)国家气象观测站(站号:54249)2014—20...
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在平原地区选址参考地研究
摘要:随着气象监测技术的飞速进步,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因其优异的小尺度、短时尺度的降水及风场探测能力,在气象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天气雷达选址尤为重要。以平原地区为例,阐明了双偏振天气雷达优势,分析了平原地区选址因素及影响,基于...
吉林省珲春市大雾特征与预报指标研究
摘要: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东临日本海,但不直接接触海洋。吉林省的东部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易出现大雾天气。大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对交通、农业、工业等领域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大雾特征和预报指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
Ka波段测云仪等新型资料在一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西安市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地基微波辐射计、Ka波段测云仪、雨滴谱仪等新型观测资料,对2022年10月3日发生在西安市的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微波辐射计表现出在降水过程中大气液态水含量、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大...

水利·林业·自然资源与环境

SMAP、GLDAS和ERA5土壤湿度数据在山西省的 适用性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源土壤湿度数据的广泛应用,其精度验证与适用性评估成为科学应用的重要前提。利用山西省气象站点2024年1—12月的土壤湿度实测数据,评估SMAP、GLDAS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在山西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与实测...
业务系统迁建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之一。乌鲁木齐蜘蛛山站区位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水土流失问题较突出。采用现场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对该项目的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措施...
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方法探讨
摘要: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方经济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探讨了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
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摘要: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区域化的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探讨了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区域划分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区域化生态修复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然而,不同废弃物类型的土壤效应差异缺乏系统性对比,资源化工艺与土壤响应的耦合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
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通过阐述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类型和实施流程,探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
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旨在依托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测、预警与科学管理。围绕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阐述了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及水利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农业水利设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介绍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与生...
神河水文站防洪特征值的确定
摘要:防洪特征值是洪水预警和防汛决策中的重要参数,在防汛调度、巡堤查险等工作中发挥着直接作用。防洪特征值是评价洪水量级、工程防洪能力和组织防守力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实地踏勘和水文分析,确定了神河水文站观测断面附近的河道防洪特征值,为神河洪水防...
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在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生态修复技术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可持续性、便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生态治理方式选择困难、政策壁垒以及资金支持不足...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四川盆地连续两日暴雨过程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
摘要: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和EC细网格预报资料,对2020年6月15—17日四川盆地连续两日的暴雨动力、水汽及不稳定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1)两日暴雨均发生在有利的行星及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具有日变化明显、降水时段较集中等特点,后期北风...
2021年9月延安地区一次秋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利用延安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站(53845)高空观测资料、延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各县区防電作业点收集的冰雹资料,对2021年9月20日延安地区一次秋季强冰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北气流影响,高空冷平流和对流不稳...
基于多元资料的定日县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利用定日国家基本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产品、风廓线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23年12月7日定日县出现的大范围降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是由深厚的南支槽和槽前高低空急流配合造成的;在物理量场上,近地层湿度大且...
临沂市大风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与精细化服务对策
摘要:利用2005—2023年临沂市大风天气相关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其大风天气变化特征。基于分析结果,探讨了大风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精细化服务对策。结果表明,在统计期内,临沂市年大风日数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内各月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
探究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每年都会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人员伤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实时、动态的监测能力,已成为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灾后重建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技...
2023年3月底海南藏族自治州一次局地性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23年3月29—30日出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州”)的一次局地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州这次局地性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 500hPa...
昌北机场冻雨天气统计分析与冻雨危害防灾
摘要:基于2000—2024年昌北机场冻雨观测数据,结合气象环流、热力学结构及地面要素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冻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航空器的危害机制,并提出综合防控策略。结果表明,昌北机场冻雨集中于1月,与中高纬阻塞高压(乌阻/中阻)和低纬西南急...
气象台站智慧导览系统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公众对气象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建立快捷、方便的气象台站智慧导览系统是气象科普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依托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搭建了一套面向公众的气象知识智慧导览系统。该系统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气象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技...
1958一2023年紫阳县暴雨日数的小波分析
摘要:为了分析紫阳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对紫阳县气象局1958—2023年降水资料采取滑动平均、统计分析及小波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8—2023年紫阳暴雨日数年均的3.5d,总体呈上升趋势,1963年后呈9.7年周期变化;年累计降水...
溧阳地区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摘要:利用2023年1—12月溧阳地区溧阳站、南山竹海站、日日春站3个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站点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资料,对当地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建立负氧离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漂阳地区3个监测站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均...
基于数值模式的NDV/变化对降水的响应研究
摘要:研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植被变化对降水模拟的响应,将数值模式中的原始植被数据替换为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得到的植被覆盖度资料。探讨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境下流域降水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气象灾害风险成因及其防御措施
摘要: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气象灾害给安置点带来诸多风险。利用1960—2024年赫章县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气温、降水、雷电及凝冻等气象数据,分析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的对策建议
摘要: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不仅影响矿井设计方案,以及矿井开发与生产活动,还关系着矿井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随着我国矿山开采事业的发展,充分结合矿区实际地质、水文条件,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尽可能减少矿井水害威胁,保护好矿井生产生命线,成为重要课题之...
延安市汛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选取1970—2021年延安市汛期(5—10月)国家站日降水量和2016—2021年气象监测站小时降水量资料,分析延安汛期暴雨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0—2021年延安暴雨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14d,,...
青海省暴雨灾害的特征及其防灾减灾对策
摘要:基于2014—2023年青海省的降水资料,全面分析该省暴雨灾害特征。结果显示,这10年间青海省降水量、暴雨量、暴雨日数整体上均呈波动变化特征。暴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都有较大的年际差异。暴雨天气常常引发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
相关杂志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2025年11期
    ¥3.69
  •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2025年11期
    ¥8.89
  • 环球人文地理

    环球人文地理

    2025年09期
    ¥15.00
  • 知识窗·上半月

    知识窗·上半月

    2025年11期
    ¥4.89
  • 大众科学

    大众科学

    2024年24期
    ¥6.00
  •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5年10期
    ¥6.00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2025年21期
    ¥4.29
  • 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

    2025年22期
    ¥9.69
  •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5年10期
    ¥4.89
  • 布达拉

    布达拉

    2025年06期
    ¥4.89
  • 消防界

    消防界

    2025年12期
    ¥21.00
  •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2025年06期
    ¥15.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农业灾害研究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农业灾害研究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