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

剧作家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是我国戏剧类期刊唯一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也是田汉戏剧奖优秀期刊。她以每期二分之一版面刊登大、中、小型剧本,大...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剧本园地

代号冰凌花
人 物(按出场顺序): 贺曙华 男,三十余岁,中共吉东特委密山县委书记 许若萱 男,二十四五岁,公开身份是三岛高寒植物研究所日军翻译官,实为红色交通线潜伏在敌营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冰凌花” 侯 七 男,三十五六岁,日军“特高科”探长 崔歪...
没有硝烟的战场
主要人物(年龄为第一次出场时年龄): 杨国安 男,24岁,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人物原型:扫雷英雄杜富国) 吴 峥 女,21岁,边境某医院护士,杨国安的女友(人物原型:杜富国之妻王静) 李 岩 男,22岁,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杨国安的...
西门豹治邺
时间 战国时期 地点 魏国邺县,漳河河边 人物 西门豹 邺县县令,聪明机智 老 妇 五十多岁 老 翁 五十多岁 侍 卫 西门豹的侍卫 老 巫 女,七十多岁,给河神娶亲的巫婆 反串扮演的假新娘、小巫三人、官绅三人,卫士、围观...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人 物 母亲、女孩(网名昵称“良夜”)、男孩,以及歌队若干 [灯光在舞台上打出不同分区,母亲查看女孩的网络聊天记录。 母 亲 你为什么要叫“良夜”? 女 孩 因为那句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男 孩 我听过,但一直不太明白这句诗的意思...

艺术视界

今天我们为何排演《三姊妹》
摘 要:契诃夫《三姊妹》于1936年第一次在上海搬上戏剧舞台,时隔87年后,由上海戏剧学院作为毕业剧目再次对外公演。本文通过该剧的筹备、排练、演出的过程,阐述对于契诃夫戏剧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的当代性的思考与表达;对于这部最具有诗意又在形式上...
传奇经典在当下昆剧舞台重塑的典范
摘 要:《浣纱记》是昆山当代昆剧院与罗周合作的第三部作品,旨在纪念与致敬昆剧的“开山鼻祖”梁辰鱼。不同于以往的专题致敬作品,该剧没有选择原创与缩编,而是对梁辰鱼的原作进行了整合与改编,是一部传承经典与融合现代意识的作品。集中表现在编剧对剧本...

剧作评介

以情感体验完成革命讲述,让主旋律作品更好看
摘 要:革命历史题材剧作不应满足于对历史事件的讲述,而应将艺术感染力置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与表达的重要位置。安徽省安庆市黄梅艺术剧院推出的原创革命历史题材现代戏《太阳山上》,以“小人物”个人命运的书写、个人情感的表达来折射战争的宏阔,展示历史...
一道关于不确定性的菜肴
摘 要:张慧自编自导的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包含了与疫情紧密相关的三则故事,该剧以“不确定性”为戏剧核心,运用现代舞台的影像手段,昭示了疫情之下的百态世相,也充分地契合了当代话剧受众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疫情;间离效果;影像;装置艺术 杂...

戏剧研究

《桃花扇·余韵》意涵阐释
摘 要:《桃花扇》是清初戏曲家孔尚任创作的一部历史剧,《余韵》一出是全剧内在精神的重要表现,不仅表现了历史兴亡交替之际普遍的情绪和感悟,同时也具有个体生命在不同遭遇中所体味的沧桑与悲怆。对《余韵》意涵的阐释包括探讨《余韵》一出作为结尾所构成...
多元变革语境下蒲剧的生产空间与跨文化阐释
摘 要:蒲剧发轫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山西四大梆子戏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声腔剧种。新时代蒲剧的发展传承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危机、困境,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近十年来,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主要面临的困境有:蒲剧演员代际传承制度的断裂造成的行当人才缺...
假定性与舞台形象创造
摘 要:前苏联戏剧导演梅耶荷德于20世纪初期提出的剧场“假定性”与“有机造型术”等主张曾对世界舞台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经常被理论家们与中国戏曲“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进行对照。本文着重探讨梅耶荷德舞台艺术主张及艺术实践与中国戏曲的异同。作...
权力的博弈
摘 要:《费城,我来了!》由爱尔兰知名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创作于1964年,剧作中加尔移民美国在即,却陷入不同空间之下的权力争锋而进退两难。本文结合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及福柯权力理论,分析精神空间中内外加尔之间、物理空间中加尔与父亲,...
跨媒介叙事视域下的舞剧叙事策略
摘 要:舞剧叙事作为跨媒介叙事的一部分,在跨媒介的大背景下,舞剧的叙事对创作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学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剧的创作既离不开作为表达媒介的舞者自身,也离不开对其他媒介叙事的借鉴和使用。本文选择了《睡美人》叙事的三个版本,包括童话故...
论伽森狄哲学对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深层影响
摘 要:学界过往对莫里哀的研究中,罕有对于莫里哀喜剧与伽森狄哲学之间关系问题的关注。文章首先探赜了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笛卡尔唯理主义的本质以及伽森狄对笛卡尔的反驳之要点。随后通过对《伪君子》的细读分析,认为莫里哀虽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喜...

舞台天地

赣中花鼓戏源起、衍变及发展过程探析
摘 要:赣中花鼓戏是活跃于江西中部地区的小戏剧种,20世纪90年代《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对该剧种的发生、衍变有过粗线条的描述。本文通过对现有材料的梳理研究,回溯了赣中花鼓戏剧种流变发展的脉络,丰富了此剧种不同阶段的样态描述,使该剧...
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分析
摘 要:戏剧是以舞台为时空载体,以表演为媒介,将戏剧作品内涵与情感等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人物形象是戏剧表演艺术之灵魂,塑造有血有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每一名戏剧演员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文章简要论述戏剧表演艺术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戏剧表演...
论戏曲与舞蹈的融合与贯通
摘 要:中国戏曲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数百年来,中国戏曲积极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地吸收着各类优秀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中国戏曲与中国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戏曲的转化和吸收影响着中国舞蹈的继承和发展,而中国戏曲在...
话剧《萧红》的人物塑造与艺术特色
摘 要:由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创作并演出的话剧《萧红》,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它以抒情写意的风格塑造了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人物形象。萧红坎坷的人生、漂泊不定的命运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都昭示着一...
从《朱鹮》看中国舞剧的美学特点
摘 要:舞剧《朱鹮》呈现出中国舞剧的大气磅礴、引人入胜,多次获得大奖。在舞蹈的韵律与造型、音乐的烘托与渲染、戏剧性的情节与冲突、美术的布景与服饰及文化内涵的展现方面体现了中国舞剧的美学特点,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舞剧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魅力...
当代民族歌剧作品的情感表达
摘 要:民族歌剧作为一种带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底蕴的艺术形式,在演绎的过程中需要将情感元素完整地呈现,通过演唱者情感的表达将作品中的内容和人物情感表达出来,与观众产生共鸣。本文从民族歌剧作品的内涵与审美价值、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出发,以歌剧《运河...

艺林漫话

明清拟男剧中女性之梦的梦情解读
摘 要:《繁华梦》《梨花梦》《鸳鸯梦》三本剧作直观呈现出女性人物在现实中女扮男装、在梦中转女为男、由仙子谪仙为男的三种叙事模式[1]P123。本文将从主人公“出梦情感”这一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剧作之间出梦情感的差异性及两性梦境叙事的区别之...
面具之下
摘 要:面具是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他的戏剧多探讨双重人格对人的影响,以及假面之下人与人的关系。他对面具的认识是立体的,凸显了现代人内心最为深刻的矛盾。从奥尼尔的面具理论出发,分析其作品中人物对于面具的使用,在奥尼尔的...
参与式互动视角下沉浸式戏剧观演关系的探究
摘 要:沉浸式戏剧作为有别于传统剧场戏剧的表演形式,不局限于只有演员进行连续表演的舞台,而是每个观众都可以通过参与式互动进行戏剧体验,获得情感共鸣。当观众参与和叙事达到适当比例时,沉浸式戏剧的互动性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因此如何平衡观演关系是沉...
当代民族歌剧的艺术特征分析
摘 要:民族歌剧作为当代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推动中国歌剧体系发展的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戏曲形式产生了碰撞,这就意味着当代民族歌剧中演唱元素必然要面对观众进行创新性的改变。艺术反映生活,民族歌剧蕴含了多样化的民族精神。本文从民族歌剧...
多元视域下民族歌剧的艺术研究
摘 要:数字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民族歌剧的时代化进程,当代民族歌剧将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多元艺术融入创作,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民族歌剧的发展。本文研究阐述民族歌剧多元化发展背景、当代民族歌剧艺术及民族歌剧中的声乐元素内容,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旨...
谈广播剧创作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与技巧方法的使用
摘 要:广播剧作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创作者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将重点聚焦在广播剧人物性格的塑造与技巧方法的使用两个方面,并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广播剧;人物性格;技巧方法 一、广播剧创作中人物...

剧人茶座

没有冯耿光,就没有梅兰芳吗?
摘 要:由靳飞所著的《冯耿光笔记》出版,封面“没有冯耿光,就没有梅兰芳”深深吸引住了我。该书首次书写了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背后的“幕僚”——冯耿光,全面记述了其横跨政治、金融、戏曲领域的传奇人生,进而展现出近现代中国文化界和金融界的人物群像,可...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1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剧作家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剧作家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