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2023年10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学术
《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科普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     展开
原价:¥25.00   促销价:¥15.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科技速递丨动态
我国陆架海域第四系全取岩心深度纪录刷新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船成功实施了科学航次,首次在南海北部陆架完成了302.07米进尺全取岩心科学钻探,刷新了我国陆架海域第四系全取岩心的深度纪录。 海上钻探是深入地球...
科技速递丨声音
大科学时代离不开先進的科学装置,而大科学装置为探索未知世界、发展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条件,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学问题的大规模基础设施。 在我看来,现如今的科学研究范式从单一作战到了集团式...
科技名刊精选丨具备连续手性的光激活领结形纳米自组装体等
《自然》 具备连续手性的光激活领结形纳米自组装体 《自然》封面:分层组装成纳米带的纳米片,它们堆叠在一起扭转成领结形状。《自然》杂志第7952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使用自组装纳米片制备领结形微粒,用于检验手性的几何量测量是否适用于化学结构。这些纳...
本刊讯丨万钢出席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8月26日,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有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政商人士、专家学者参加了...
本刊讯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1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2023年9月5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承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1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
封面人物丨胸怀存丘壑 落笔绘山河
“开锁”——城市和人一样,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所以每一座城市的规划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挑战,正如建筑大师吴良镛所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年元旦,万象更新的第一天,王凯总会把新一年里的第一个问候电话拨给自己的老师——中国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界的“泰...
封二人物丨向深水深层要“底气”
油气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际间长久以来竞争空前激烈的阵地。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油气资源正日益成为保障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底气”和“生命线”。 2021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石油人做出了“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
中国论坛丨制造业如何打造强大的“心脏”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挖掘机、起重机、盾构机等工程机械,还有热电厂、发电站,包括我们熟知的神舟飞船、“蛟龙号”潜水器等特种设备,大兴国际机场、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可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各种设备和大大小小的工...
科技关注丨核反应为什么需要水?
日本于2023年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迄今为止第一阶段的排放已经完成,约有7800吨核污水入海,第二阶段的排海工作也“来势汹汹”。虽然日本政府此前展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但这并未能打消大众的疑虑和担忧。核反应为什么需...
科技关注丨“核污染”背后,潜藏的危险因子到底是什么?
核辐射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地球上被核弹攻击过的城市有两座——长崎和广岛。资料显示,当年仅一颗原子弹,广岛整个城市就几乎化为灰烬,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光辐射让许多人双目失明,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与巨大的冲击波几乎毁灭了整座城市。几十年后,“蘑菇云”腾...
科技关注丨隐藏的挑战:处理核污水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核能神秘、危险却也强大、高效,可为世界能源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向长远望去,技术发展与能源安全俨然相互成全。当前,“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仍是绝大多数科学家眼中优化能源结构的基本共识,各种科学处理核污水方法的创新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 化学...
创新之路丨“志不求易”开拓海外三十载 “事不避难”引领未来新发展
石油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安全、地缘政治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面对我国资源品位近年...
创新之路丨以因果智慧洞穿数据迷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朗兹·梅瑟利博士曾提出:“一个国家人均巧克力消费量和这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有着密切关系,人均巧克力消耗越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也越高。”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一研究结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例如,2001年...
创新之路丨唱响新时代的“黄河谣”
7月盛夏,一道喜讯传到兰州,由西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独立完成的“基于光能驱动界面策略的黄河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主持人是西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创新之路丨为工业工程发展注入新活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的繁荣,高度依赖于其制造业的实力。近年来,工业4.0使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智慧、互联、韧性、可持续的新时代。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也在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然而,与世界...
创新之路丨以计算之光,照亮材料研发之路
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是国际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随着新材料的研发更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摆在研究者面前,那就是:大多数新材料研发仍在沿用传统的实...
创新之路丨坚持差异化创新 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名‘藝术家’”,这句话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马恺多年致力科研创新的生动注脚。 药物递送系统常被比喻为“生物导弹”,可以通过载体制剂将药物弹头精准投递到病灶,在基因编辑、基因治疗、mRNA...
创新之路丨合聚万物 成致未来
从刀耕火种的洪荒时代起,人类就从未停止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所有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知识,构成了如今的科学体系;由此衍生的技术和工具,则是人类改造世界、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而在认识、改造和利用生物的过程中,生物系统的复杂...
创新之路丨以神经形态为钥,寻找半导体器件进化密码
“用青春之姿勇闯时代征程,以科技之势奏响逐梦乐章。”2023年5月8日,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总论坛上,从全国30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了精彩展演。清华大学精密仪器...
创新之路丨耕耘三十余载,创新心血管疾病治疗
心血管系统堪称人类的“生命之网”,掌管着生命能否延续的命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老龄化程度加剧、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根据《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病患病...
创新之路丨“加油”“争气”四十载
自1979年以来,作为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60后教授,周文兢兢业业深耕科研,为国“加油”“争气”40余年,把大部分时光奉献给了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事业。 1998年,周文率先出版一部系统性的裂缝性储集层著作——《裂缝性油气储集...
创新之路丨扎根瓦斯防治 守护矿山安全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构成中占73%,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现状下,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煤层采掘过程所引发的瓦斯异常、瓦斯爆炸及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日益严重,一直是困扰着我...
创新之路丨“追风者”
“天地一沙鸥,悠悠万里凭乘风。”自古以来,风就意味着自由和力量,它能将沙鸥送上长空,也能驱动帆船远航。而今,在风能专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穆安乐的眼中,风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股清洁而充满无限可能的绿色能量来源。 风,一直是自然之力...
创新之路丨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恶化会直接影响文明兴衰。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来看,只有“生态兴”才能“文明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但随着民众生态观念觉醒和环保意识增强,曾几何时人类走进了另一个极端——盲目追求森林面...
创新之路丨投身科技创新,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保驾护航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治国必先兴水,兴水才能强国,水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推动力量。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夏世法来说,他践行国家高质量发展理念...
创新之路丨不平凡的90后煤矿千米巷道探索者
“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这句话出自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科创中心党支部委员、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所副所长杨建威最喜爱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在他口...
创新之路丨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
在科研探索的路途中,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芸收获的从来不仅是一项项成就、一句句赞誉,还有传承不息的探索精神、共同奋斗的良师益友、自信和梦想。 1996年,师芸大学毕业进入西安科技大学担任教师,她一边刻苦钻研教学方法...
创新之路丨踏实前行,走进微观世界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把木头和螃蟹壳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它们的分子结构只差了一个键角。除此之外,很多人知道免疫细胞会通过信息分子的相互触碰识别出外来的病毒,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答案,我们需要走进微观世界,只有研究透信息分子的结构和电子轨道,才能...
创新之路丨星光不负“行路人”
当孤悬海中的岛屿结束了不通陆路的历史,当长年深藏大山的偏僻村落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一条条通达江海的交通线路正在向人们证明:交通事业的蓬勃枝蔓正在托举起流动的中国。而每一条铁路、公路隧道建设背后,是一个个为城市居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的鲜活面孔...
科技奖励丨鄂维南获颁麦克斯韦奖
2023年8月21日上午,第10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 2023)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大会主办方颁发了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六大奖项。 鄂维南因对应用数学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在机器学习算...
科技博览丨中国限制出口镓、锗背后原因揭秘
最近,镓和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引发了各界关注。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
科技博览丨新型显微镜物镜的灵感来源于扇贝
你吃过扇贝吗?这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肉质鲜美,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被人们熟知的生物居然是有眼睛的,而且多达200多只。 这些眼睛,启发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帮助他们开发了一种显微镜物镜。与传统显微镜相比,这种新...
支撑平台丨坐落海湾名城 振兴时代潮涌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家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先进高新区”,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平台、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核心区,也是大连市的对外开放先导区、...
人与自然丨2023年“聚焦自然”摄影奖公布
近日,2023年“聚焦自然”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获奖结果公布。从2014年開始,“聚焦自然”每年评选一次有关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摄影作品,旨在关注全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栖息地的保护。...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科学中国人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科学中国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科学中国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