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4年2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连载

晋阳传奇
第十二折 聚首因密信 再说,王玄志府上,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众人欢聚一堂,只待“辽西郡王”高文简大驾光临。 拉闲散闷间,便言及乌承恩、乌承玼兄弟之族源。 大门艺不假思索,道:“老夫尝数次往返西域,穿河西走廊,每每便于‘乌屯镇’歇脚。此镇可关...

创作

接受(组诗)
接受 六月初四 我把院门打开,让如此寂荡的一天 成为,可以渲染的白色 粗大的柳木棍 从河边,脱开绿色的流逝 剩余部分陪伴芦苇,野苜蓿 可能会有更多,同情 我和你和他的撞击地面 产生一时共鸣 如果能在火焰的余烬中 找到一块坚硬的骨头 我想,这...
一些光留在了诗意的影子里(组诗)
孤独的花在绽放 爱的梦在大漠,在草原 浪漫的梦,在蓝空,在星光 我用一弯笛韵,洇开新的疆域 那些孤独的花朵在肆意绽放 我用一页诗笺放飞我所有的思念 风筝的期冀在神圣中飞翔 枯萎的季节有芳菲的诗意 繁盛的时候,有那些寂寞的蝉鸣 静静地守着远方...
老树(外四首)
村头的老树还是那么神秘 坐在石碾子上说几句好话 就会落下一片树叶,脉络上的痕迹 就是心头的指向 只要有喜鹊飞过,就会实现 这是奶奶的经验,几十年了 有空就去大树底下坐坐 看看远处的山头,看树木 生长出一大朵白色的云彩,软软的 这种触觉是课本...
人生有梦(组诗)
音符 保持统一,还是自行其是 那些音符,开始没有那么耐心 跳动着,想给自己定位 如何开始,又怎样结束 于是,竞争着走进“梵婀玲” 因为没有月光,迷失了自我 叹息着,不知该走向何处 不想辜负北斗的期望 于是,给自己来一个导航 穿过那片幽寂的树...
光阴的故事(组诗)
栀子花依然盛开 清晨的阳光,正在 穿越云层和 大地的苍茫与宁静 日子开始圆润起来 一位少女,驻足风中 痴痴等待那个山盟海誓的人 在栀子花的花语中 深情留白 风云悄然变幻 预报的雨终于到来 无情的流水,滔滔 奔流入海 斯人远去,而 栀子花依然...
来凤笔记(组诗)
来凤 来自远古的鸣叫,落满肩头 心野的杜鹃花开了 来自远方的色彩,泼在眼前 苍白的梦醒了 藏在深山里的县城 挺拔着一棵棵结满凤巢的 梧桐树。像巨大的磁场 更像充满诱惑的怀抱 吸引九天上隐匿的翅膀 遇见是一段动人的情节 你的接纳,仿佛酉水河 ...
两只蝴蝶(外五首)
穿梭于花丛,游说半生的梦 学着绅士的举止,不敢有 半点放纵 美的外壳,裹着满腹多情 翅膀上签着浪漫,一言一行 都是风景 夏意 隔壁三嫂的草帽 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细嫩的脸,多了几分文雅 赶集去啊,皮卡车装上老干菜 盐鹅蛋、红高粱,和深加工的...
空城(外六首)
暮色之下,微雨 在云的眼眶打转 群山、厂房、石头 并未按叙事顺序依次出场 降下帷幕,晚霞已不再是 最后应邀的主角 黑夜正一点点填满这座城 叹息声拉长的京剧,仍字正腔圆 苍穹下,那些低伏的事物 隐隐露出潮湿的空 诗 写了许多诗 像个王一样,指...
刘智杰的诗(五首)
痛 猎人的枪响之后 一只喜鹊应声倒地 另一只在周围盘旋、嘶鸣 声音响彻整个山村 那声音听起来如此熟悉 宛如 那年父亲去世 母亲的哭声 生命的意义 你用你的一帆风顺 书写了生活的荣华富贵 我用我的坎坎坷坷 书写了生活的艰辛不易 无论是你还是我...
印象仁丰里
下午近一点,我们到达扬州城,入住望湖楼文化主题酒店。 三点钟出发去扬州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仁丰里参观,据说这里是扬州文脉最深的古巷,有句话是这么写它的:“文脉最深处,诗画仁丰里”。 “仁丰里”,其名字的三个字竖写像是一条鱼,“仁”是鱼头,...
财喜老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时节,我乘坐着罗会长的车,不到半个钟头,就到达了目的地——“雷庭”。这个雷庭就是雷书记的“凤凰山庄”别院。 开车的人,是本地93级战友协会会长。每一次的相聚,大多都是罗会长来接。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的木刻...
记忆中的元上都
金秋时节,我有幸跟随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师长,开启正蓝旗金莲川草原采风写生之旅。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作为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城址之一,一直以其独特的地貌、鲜明的色彩、丰美的水草和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前来写生。她,不仅是辽、金、元朝皇帝的避...

评论

魏晋风度——任性与矫情的双重性
[摘 要] 魏晋风度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所展现的一种生活态度、哲学思想及行为方式,存在着任性与矫情的双重性,一方面表现出在张扬自我中对个性的过度追求,另一方面表现出在佯狂中迷失方向。魏晋风度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但是也带有一定的不健康性...
“戚谐”在《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刻画上的美学内涵
[摘 要] 在《儒林外史》中,“戚谐”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独具匠心,展现了深刻的美学内涵。通过幽默诙谐的笔触,吴敬梓将儒林中人的喜剧性与悲剧性交织呈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戚谐”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还深化了作...
论《孤独者》中魏连殳的三重焦虑
[摘 要]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作为鲁迅自身形象的投射,在生存层面因难以维持生计,处于现实性焦虑之中;在精神层面,魏连殳是一个“孤独者”,精神得不到共鸣,行为得不到理解与认同,长期处于自我与超我的矛盾斗争中,可以概括为身份焦虑和道德焦虑。...
一场异想天开的自我倾诉
[摘 要] 青年作家郑在欢的小说总是承载着其对人生文学的理解、对社会充分或不充分的自我理解。其十余年前的稚嫩之作《乐事》,以少年特有的青涩幼稚的笔调、夸张荒诞的手法,鲜明地展示出作者少年时对社会不充分、不成熟的理解,对自身肯定与批判并存的...
以“物”之名
[摘 要] 张翎在小说《流年物语》中独创“物语叙事”的新方法。物语叙事指在小说每章中安插物作为叙事视角,让物以第一人称“张嘴说话”,与第三人称叙事相结合,补充叙事的盲区,使人和物形成嵌套式的故事架构。这既是张翎个人创作的新突破,也是小说内...
“本土西行”视域下李娟散文创作中新疆文化景观的融入与认同
[摘 要] 旨在探讨李娟散文创作中新疆文化景观的融入与认同问题,通过“本土西行”的视角,分析李娟如何在作品中展现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并探讨她的写作风格如何反映出对新疆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联系。在“本土西行”的视角下,李娟的散文...
各得其趣,各尽其美
[摘 要] 想象是儿童诗的灵魂。在儿童创作的诗歌中,其想象是对大千世界的泛灵化,并且常常与现实互渗,所表现的自由联想与精湛比喻也是浑然天成的;而在成人创作的儿童诗中,其想象难以抹去岁月的印记,能够细腻而深刻地反映现实。但无论是纯真无邪的想...
欲望与需要——科耶夫政治哲学的两重维度
[摘 要] 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出发,科耶夫在欲望和需要两重维度上展现出其政治哲学理论。一方面是在欲望、自我意识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上,科耶夫把自我意识理解为冒死寻求承认的欲望,并将其看成真正的人性。另一方面在需要满足的问题上,科耶夫将黑...
《地下室手记》第一人称叙事策略解读
[摘 要]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4年创作的作品,人们对其解读几乎一直局限于阴谋事件或复仇心理层面。以作品的叙事人称解读入手,分析作品的第一人称叙事策略,以此揭示特殊的叙事效果及危机——既塑造了话语独裁者形象,又隐喻了话语...

研究

先秦两汉《书序》之流传与今古文之争研究
[摘 要] 今古文之争是我国儒家思想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观点与结论。《书序》的流传和解释与今古文之争具有密切关联,根据《熹平石经》可知,西汉《书序》不是来自伏生,而是与孔安国密切...
先秦时期爱国诗歌及诸侯关系研究
[摘 要] 以《诗经·鄘风·载驰》为例,探讨先秦诗歌中的战乱、诸侯关系与文化交融。通过对《载驰》文本的细读,分析其中蕴含的边塞环境、文化差异等元素,揭示了当时边地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女性的...
《诗经》中的祭祀仪式与国家权力
[摘 要] 《诗经》中记录了不少民间或是官方仪式,其中的祭祀仪式多与国家权力挂钩。从国家权力和社会变迁的维度一窥《诗经》中的祭祀仪式,赋予其历史与社会的意义,并从祭祀仪式中探究国家权力的变迁与重构,这也是对仪式本身的政治化、文本化解读。 ...
“无为”背后的德性光辉:论孔子与老子“无为”思想异同
[摘 要] 孔子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德性思想,他们的“无为”观念虽然出发点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却共同反映了对理想治理状态的深刻洞察。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无为”体现在君主通过个人德行的极致修养——“明德”,达到“恭己正南面”的境...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多维分析
[摘 要] 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面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极度混乱、思想家各持己见的情况,以荀子的性恶论为基础,对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分别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并把三者有机结合,构建其以法为本、法术势相...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辨析
[摘 要] 《文心雕龙》提出“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首先对将“酌乎纬”纳入“文之枢纽”提出疑问,并论证了“变乎骚”属于“文之枢纽”的合理性;然后就核心观点“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围绕“道”以及“文道关系”...
神龙政变研究三题
[摘 要] 神龙政变是唐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武后季年,张易之、张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占相,在此事中二张犯下死罪,但武后仍旧赦免二张,此事给朝臣和中宗造成极大震撼,可能直接推动了神龙政变的发生,可以把朝臣弹劾二张占相之事...
浅谈朱熹伦理思想
[摘 要] 朱熹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包括“理气一元论”“格物致知观”“人性二元论”“明天理、灭人欲”“行重于知”“义利观”等方面,不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了儒家伦理体系,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
《文华秀丽集》对唐诗的受容
[摘 要] 《文华秀丽集》是日本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月”是《文华秀丽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同时也是唐诗中的经典意象。将《文华秀丽集》中出现的“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汉诗与我国唐诗的渊源关系和日本汉诗对我国文学的受容情况...
简论托尼·本尼特对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再建构
[摘 要] 现代知识分子普遍处于认同缺失的身份困境中,深刻怀疑主体,自发疏远他者。英国文论家托尼·本尼特继承马克思对知识分子身份的准确判定,提出了“实践型”知识分子观。他强调这一群体的实践属性,破除了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者之间无必...
双破折号的翻译策略
[摘 要] 双破折号在文章中是一种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将插入的成分与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形成独立的结构,是作者表达语义、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翻译双破折号时,有些译者会忽略其重要性,未采用恰当的翻译方式,导致译文不够准确或语义缺失。...

杂谈

从修辞学角度探析王熙凤语言所体现的性格特点
[摘 要] 从修辞学角度探析《红楼梦》中语言数量最多,且最典型的人物王熙凤的个性化语言所体现的性格特点。分析了王熙凤对歇后语、双关语、民间俗语和反语的运用。研究发现,王熙凤既是一个八面玲珑、颇具心机、心狠手辣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诙谐幽默、颇...
《礼记》“品德”含义语词的语义分析研究
[摘 要] 深入探讨《礼记》中《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传统手动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儒家经典文献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提炼文中与品德相关词汇并进行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而揭示儒家思想的体系结构及其哲学和...
“茹”字争议解读
[摘 要]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和成语“茹毛饮血”中“茹”字的释义历来存在争议。《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茹”为“猜度”义还是“容纳”义,“茹毛饮血”中的“茹”为“围裹、覆盖”...
粉黛红妆——王朝更迭下唐代女性妆容审美的嬗变
[摘 要] 女性妆饰是对时代气质和胸怀的映射,时代的魅力与社会审美价值观构造了绚丽灿烂的妆饰史诗。唐代的女性妆容之所以屹立于妆饰发展史中,与其时代的包容性和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不可分割,女性妆容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审美风尚和道德理想。 ...
相关杂志
  • 意林

    意林

    2025年08期
    ¥3.69
  • 读者

    读者

    2025年13期
    ¥7.00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7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3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3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6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5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2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6期
    ¥5.00
  •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

    2025年12期
    ¥6.00
  • 青年文摘(彩版)

    青年文摘(彩版)

    2025年10期
    ¥6.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