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卷首语

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文学有用吗? 在古代,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周易·系辞》认为,文辞可以鼓动天下。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魏文帝曹丕更是将文章誉为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刘知几也强调:“文之为用,远矣大矣。”近代思想先驱梁启超把...

创作

你的笑容(组诗)
你的笑容 你的笑容 我不能忘记 它是一把钥匙 打开了我久锁的心扉 你的笑容 我要记取 把它不断攒积 用来铺设我冬日的梦境 你的笑容 频频出现 让我的等待 不再成为垃圾时间 你的笑容 是世上最好的图画 我要用心珍藏 永不放弃 你的来信 你离去...
感受·体会诗二首
(一) 沉思片刻, 我开始回首, 这漫长的人生, 都是如烟的逝去。 在我年少时,欢乐常傍身, 懵懂的眼神,盼望未来。 梦想翩翩,自信充盈, 没有过多的纠结与烦恼。 如此的天真烂漫, 只知道追求梦想。 随着时间的流转, 青涩的岁月渐远, 经历...
茂名荔枝颂
嘉树生南国,佳名曰荔枝。 轮囷连碧嶂,蓊郁覆山陂。 久旱枝犹壮,严寒叶不萎。 野田多索寞,此木独葳蕤。 本固风难折,根深志不移。 悬崖休立足,皋隰莫施为。 正道无偏倚,中庸不亢卑。 骚人称洁质,物界有丰碑。 抔土根存活,百年枝不衰。 每予皆...
诗歌六首
长相思·冒雪求油① 山一重,岭一重,身向乾安会众从,路旁数处红②。 风不穷,雪不穷,油系肝肠心郁忡,烈寒怯赤衷③。 水调歌头·月夕采油吟 月夕婵娟照,佳节此今回。 金风臻瑞,松嫩灵地汗丝挥。 纵使清吟欢祝,勿忘时艰如故,...

评论

《文城》:余华现实主义创作的边界
[摘 要] 余华长篇小说《文城》出版后广受关注,引发热议。无论余华是否被指认为“现实主义作家”,但《文城》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特征是值得重视的,在现实主义的视阈中进行文本分析是阐释该小说的有效路径。余华在这次写作中从三个维度进行反思和探索,一...
浅析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反讽意识
[摘 要]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将反讽从一种修辞手法、语言手法上升到了一种整体性的体现,通过大体量反讽的话语和表达,深刻表现出其反传统以及提倡新文化的思想倾向。鲁迅的反讽艺术和《故事新编》的特殊题材也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
浅析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原因
[摘 要] 鲁迅先生的《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像祥林嫂这样的女性数不胜数。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及巴金《家》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浅析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原因。 [关 键 ...
《我与地坛》和《目送》的生命意识比较
生命意识是当代文艺创作领域的热门话题,因其热门,所以有许多关于它的定义。譬如有学者认为“生命意识是对生命怀有一种强烈的自觉性意识,它表现为对生命自觉地关怀和热爱”[1];还有学者认为“生命意识,也就是人们对生与 死的认识”[2]。这些定义有...
《白蛇》中“徐群山”的性别操演和身份构建
[摘 要] 《白蛇》着眼于两位女主人公的同性伦理,揭示特殊时代下女性内心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以主人公徐群珊的两次性别置换为出发点,结合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分析“徐群山”的身份构建过程、性别规范、如何规训“徐群珊”致使其女...
原乡、故乡与家庭:《河上柏影》的故土观
《河上柏影》作为“山珍三部曲”之一,历来都被学界认为是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正因此,学界对其讨论也始终停留在生态文学的视域内。翻开《河上柏影》的前言我们不难发现,在表达生态的忧思之外,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也是作者阿来力图表现的重点。正如阿来在《...
含泪的微笑
[摘 要] 王祯和的小说具有悲喜剧交融的艺术特色,作者怜悯小人物,常取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具有悲哀而豁达、嘲弄而亲和的特点。王祯和曾说过,好的作品不能太感情用事,用喜剧形式表达作者意念是最理想的形式。《嫁妆一牛车》本质上是一篇极其心...
“边缘情境”与悲剧美学
[摘 要] 《台北人》主要讲述了台湾社会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大陆人的传奇故事,故事背后隐藏的是个体生命在“边缘情境”中面对存在的抉择。个体生命所遭遇的“边缘情境”,一方面揭示了台北独特的社会空间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人类在普遍生存...
《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及其叙事功能分析
[摘 要] 曹雪芹在书写《红楼梦》时极尽旁征博引,对诗词曲赋的引用、化用不吝笔墨,亦有许多自作诗词,戏曲也是《红楼梦》中的重要文化元素。《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通常被用于描绘重要场景和情节,为人物塑造和故事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此,以《红...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摘 要] “桃花”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景物,在人们将情感、遭遇、悲喜等和“桃花”融合在一起之后,“桃花”便具有了多重含义。无论是哪个朝代,“桃花”这个意象的含义都具有某种相同之处,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代表截然不同的含义。分析“桃花”...
探析《庄子》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摘 要] 《庄子》被西方学者看作是当代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在理论层面,它的“万物与我为一”“物化”以及对于马、鸟和混沌的同情等思想和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准则相似,都蕴含着生态整体思想;“物无贵贱”“有用”“无用”“天均”等...
《安提戈涅》中的女性与权力
[摘 要] 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安提戈涅》至今仍是备受盛誉的悲剧之一。作品中的国王克瑞翁位于权力的制高点,禁葬令是他对试图争夺王位的波吕涅科斯的憎恨,使后者曝尸荒野亦是国王无限权力的展现。当安提戈涅试图挑战克瑞翁的权威时,克瑞翁...
《十日谈》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一部伟大的作品,采用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思想解放、追求尘世幸福的要求。爱情是其中一个主题,书中出现了众多女性,塑造了多种女性形象,她们有的美丽、坚强、机智;有的富有反抗精神;有的追求自己...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解读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期的重要文学流派,它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规范,强调对现实的怀疑、对语言的游戏和对文学形式的创新。《百年孤独》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研究其对于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具有重要的价...
空间理论视域下保罗·奥斯特《4321》的叙事探微
[摘 要] 《4321》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的小说,小说平行地叙述了四个弗格森在偶然性主宰的世界中探索存在的奥秘,由此谱写了一个平行世界中的现代寓言。奥斯特从形式到内容建构了小说的空间意义,基于此,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读者的空间心理建...
兰斯顿·休斯《救赎》一文叙事结构及文体风格分析
[摘 要] 基于威廉·拉波夫的叙述结构模式,对美国作家兰斯顿·休斯的英文叙述短文《救赎》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并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的角度梳理文章的语篇特征,探讨该文本的文体风格,并从中进一步揭示文章名为救赎、实为荒诞的...
罗杰·德·考佛莱与《旁观者》中的情感结构
[摘 要] 《旁观者》是18世纪英国早期最知名的刊物之一,由艾迪生和斯蒂尔创立。结合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对《旁观者》中的情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罗杰·德·考佛莱是艾迪生与斯蒂尔等人塑造的托利党旧乡绅,是作...
麦克尤恩《黑犬》中的创伤解读
[摘 要] 《黑犬》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东西德合并等国际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对蜜月中的夫妻在法国南部山谷里遭遇两条黑犬的惊险故事。麦克尤恩通过不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叙事视角展现了现...
浅谈小说《书商笔记》中的存在主义
[摘 要] 贾拉尔·巴哈斯是约旦著名航空工程师和小说家,出版于2021年的《书商笔记》是其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虽篇幅短小但意义深远,讲述了主人公易卜拉欣正处于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失去了传统文化也无法融入城市文化的生存危...
从小说《刺杀骑士团长》看村上春树的反对阐释倾向
[摘 要] 从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的反对阐释创作倾向。这种创作倾向在作品中呈现出自我阐释、无法阐释、多元阐释三种创作形态。通过自我阐释创作指向,延续无法阐释的功能性情节或意象,以及创作...
“双面人”面临的困境
[摘 要] 越战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时期的越南和美国为背景,以“忏悔回忆录”的方式,从一个无名无姓的“双面”间谍的视角,深刻地反思了越南战争,详细讲述了叙述者在越南战争前后的“双面”人生经历,辗转于北越、南越以及美国的坎坷历程,在不断...
为什么科学时代的戏剧需要史诗性
[摘 要] 布莱希特提出一种新型的戏剧理论,主张“现代戏剧是史诗剧”,认为戏剧应该具备和科学同样的功能。他认为现代戏剧不应继续创作“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而是应该通过间离效果唤醒观众的理性,引导观众对现代社会进行客观冷静的再认知,体现现代...

翻译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视角下《围城》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
[摘 要] 翻译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阐释翻译。从文化翻译视角,对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英译本中文化隐喻的翻译进行了分析解读。 [关 键 词] 《围城》;文化意象;隐喻;翻译策略 翻译是人类...
“三美论”视角下诗词英译策略研究
[摘 要] 诗词是一门艺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诗词英译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编写的哲学著作,其阐述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较为广泛,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学艺...

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始祖神话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其起源可追溯至文明初期的始祖神话。始祖神话故事适应氏族、部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无论是创世始祖神话还是共祖始祖神话,抑或是始祖同源神话,都对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庄子》中的“尘”意观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摘 要] “尘”在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清辉和光华之意,“尘”之一词在《庄子》著作中共被提及11次,有的实指尘埃,有的则指无足轻重之物。“尘”始于尘土,又凝结为万物,郭象在《庄子注》中屡次用“尘”意来解释“玄”意,可见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传统道德的背离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摘 要] 抛却简单的伦理道德价值判断,通过透视美狄亚对伊阿宋的复仇这一行为,从时代背景、情感逻辑以及女性意识三个层次分析美狄亚这一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并对美狄亚复仇行为的进步性及局限性进行具体阐释。 [关 键 词] 《美狄亚》;价值...
从社会形态浅析日本平安朝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
[摘 要] 日本平安朝女性文学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世界女性文学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专家学者针对平安朝女性文学如此兴盛的原因也做出了各类研究。尝试从当时历史社会形态的角度,浅析日本平安朝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 [关 ...
“邺下文人集团”形成的社会学探因
[摘 要] 建安时期,以邺城为主要活动地点,以曹氏父子为核心,众多文人作家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邺下文人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究其成因,除了文人本身的才华横溢和文学的发展规律,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特殊的时...
二十世纪以来刘孝标研究述评
[摘 要] 南朝齐梁时期的学者刘孝标,以其博洽多识和著述宏富而闻名当世。但有关其生平思想及交游情况的文献记载匮乏,加之其文学作品大多已经亡佚,导致长期以来对其研究相对薄弱。根据二十世纪以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拟从多个方面展开述评,以期能对刘...
元杂剧中的妇翁形象浅析
[摘 要]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妇翁的形象一直都比较隐秘而少见,直到元杂剧开始勃兴,因其通俗性和现实性,剧作者才逐渐“把目光移向现实人生”,开始关注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而在这一时期生发出的婚姻爱情及家庭伦理剧中,妇翁的形象开始普遍出现并...
谈王阳明的心身之学
[摘 要] 王阳明的心身之学是以心之本体来主宰身体的行为,即身体的行为是由道德本心来决定,同时人的行为过程也是自我道德良知本体赋予人的实践活动以道德意义的过程。王阳明心身之学的核心即是心身合一,这是道德意识与自我主体实践价值的圆融合一。道...
现象学视域下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
[摘 要] 在当今中西哲学研究中,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是受到关注的研究重点。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最深刻地体现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以及对“意”“物”以及...
举道与修辞:东林学人高攀龙学术诗探微
[摘 要] 晚明理学大儒高攀龙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诗,“专以举道”是这类诗歌的功能旨趣。高攀龙的学术诗是以诗歌自身法则的秩序性建构出的一套理学和诗学共同的审美程式,对他探寻理学旨奥、传播理学思想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呈现了以往较少被关注的文学影响...
论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中增插征讨田虎、王庆章节的价值
[摘 要] 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最早由晚明书商袁无涯刊刻,故又有“袁无涯本”之称。与其他版本《水浒传》不同的是,百二十回本收录了梁山好汉在受到朝廷招安后征讨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的故事,并与早期简本水浒中征田虎、王庆的内容有所差异。近年来,学...
浅析《金瓶梅》中李瓶儿的善与恶
[摘 要] 在《金瓶梅》中,李瓶儿是一个一直在追求情欲满足的女人。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形象没有陈陈相因的另类女子,很多学者认为李瓶儿的性格在嫁入西门府前后有着判若两人的断裂性,视之为兰陵笑笑生的创作疏漏,但是纵观李瓶儿哀怨凄凉的一生,通...
《大清一统志》文献价值探析
[摘 要] 清代共修撰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大清一统志》以及《嘉庆重修一统志》三部志书,其涉猎广泛、内容丰富。其中盛京统部乃东北地区专志,关于此地区的记载极为详尽。有清一代,统治者一直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兵源基地。盛京统部对东北地...
晚清邵鸿儒宦黔治县经历及崇文兴教
[摘 要] 邵鸿儒由满吏掣签,未入流加捐分发贵州,在任期间先后创建仰山书院、习正义学书院,撰文《清厘岱山书院记》论述修建书院的意义,为振兴安顺教育而重修白塔并撰文《重修安郡文峰记碑》,凸显了其对地方文教的重视。邵鸿儒的简略介绍及相关宦黔事...
湖湘文人日记中的郭嵩焘形象
[摘 要] 郭嵩焘与时人酬和的活动很多,其诗者形象很突出,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却不多。郭嵩焘与同时代的士大夫相比,其对域外认知有其开放性,大力推介西方文明,但对西洋文学却有其保守性。晚年的郭嵩焘不甘人后,勤于读书,热心于教育。这些在近代文人...
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扬州旧梦
[摘 要] 童年与少年时期,曹雪芹居住在江苏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其中,扬州对曹雪芹的影响非常深刻,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扬州的影子。聚焦于扬州,论述地域元素对曹雪芹传奇作品《红楼梦》的影响,包括扬州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等,有利于了...
康拉德文艺思想理论渊源研究
[摘 要] 康拉德是19世纪晚期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对文学艺术也有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文艺理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康拉德文艺思想理论的主要来源,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康拉德接受了现实主义文学力求反...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解读《格窗》
[摘 要] 向田邦子是日本文坛的“国民偶像”,其代表短篇小说集《回忆,扑克牌》收录了1980年刊登在《小说新潮》的13篇短篇小说,因《水獭》《狗屋》《花的名字》三部作品,同年荣获第83届日本文坛最高荣誉直木奖。选取《回忆,扑克牌》中的《格...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的文化转型研究
[摘 要] 由利维斯开启的文化转型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史上的节点性事件,对英国文学评论乃至世界文学评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首先从大众文明的崛起、唯美主义的盛行、文化评论的传统三个维度阐释了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评论文化转型的背景,继而探...
新生代马华小说中马来本土语境下“中国性”的呈现
[摘 要] 从“中国意象”和“中国原乡书写”两方面探讨新生代马华小说中马来本土语境下“中国性”的呈现,发现“中国性”既是阻碍马华文学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巨大障碍,又是其创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这一矛盾也体现在众多新生代马华小说家的创作过程中...
如何做一个让作家和读者信服的批评家
[摘 要] 日常所说的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介绍、言说、解释、赏析的一种话语或文体,但更广义的还包括一些文学现象等。这样的批评古来有之,发展到今日有了很大的突破,当然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
虚拟现实中的身心关系研究:一个现象学的视角
[摘 要] 虚拟现实中的身心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身心关系表现得有所不同,身心关系在虚拟现实中表现出一种“去身体化”或者说身心分离的特征。尽管以笛卡尔为代表的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身心是二元的,但通过虚拟现实的具身性和多重稳定性,可以发现虚拟现实中...

杂谈

语言表达中节奏技巧的运用研究
[摘 要] “节奏”作为一种技巧或艺术处理手段,在艺术表现和表达中无处不在。节奏是由整个文本生发出来的,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除此之外,在音乐、电影等艺术中,节奏也是把控、展示情节和情...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娱乐化策略思考
[摘 要] 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文化的客观需求。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着娱乐化趋势。娱乐化传播的实质是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媒介内容生产的创新,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度娱乐化也导致...
多元文化视阈下陕西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摘 要]当今世界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区域都笼罩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之中。顺应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要求,汉语传播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让语言传播为文化推广服务。在阐述陕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陕西的地域、历史和语言文化,论述如何在多元文化...
安徽省地名用字考
[摘 要] 地名作为语言的产物,记录了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地名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往往使用不同的地名用字,这不仅能反映出不同地区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差异,还能反映出不同地区人们的方言、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
“怪不得”的词汇化及语法化研究
[摘 要] “怪不得”为“V不得”类词语,在古汉语中为动补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具有动词与副词两种词性。从成词过程、词汇化机制等方面探究“怪不得”的词汇化演绎过程,研究其由作谓语、作状语向作句首前位成分发展的语法化趋势,为进一步考察“V不...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10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04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6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2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2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5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4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08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5期
    ¥4.29
  •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5年04期
    ¥4.89
  •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5年04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