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 (2023年1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
《文史知识》杂志创办于1981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刊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杂志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帧精美,深受广大...     展开
原价:¥15.00   促销价:¥9.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每期国宝丨托盏侍女三人图
解说 付 昶 《托盏侍女三人图》是197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87号墓出土的,绢本、设色。画面为屏风画《弈棋仕女图》中的一部分。屏风画以对弈贵妇为中心,左右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儿童嬉戏,现共保留有十一个人物形象,是描绘贵...
诗文欣赏丨说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见于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是这一乐府题的三首古辞之一,列第一首。关于《长歌行》题...
诗文欣赏丨《夏日绝句》三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先说异文。诗题,《彤管遗编》《名媛诗归》《章丘县志》《绣水诗钞》作“夏日绝句”,《李清照集校注》(中华书局,2020)作“乌江”。“生当作人杰”,“作”也作“为”;“死亦为鬼雄”,“为”也...
诗文欣赏丨《哀湖南赋》的记录与反思
身历明清易代巨变的文人士子,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大多皆能直面现实,以笔为戈,书写乱世家国之变迁。“以赋为史”成为此时遗民辞赋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并出现不少具有“赋史”意识的优秀赋作,陶汝鼐《哀湖南赋》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惜较少为人关...
人物春秋丨 商鞅之死
商鞅在中国很有名,但与他切实有关的文献却很少。因为《商君书》“多附会后事,拟取他词,非本所论著”(《文献通考》),《史记》的《商君列传》,便成了后人了解商鞅的主要渠道。这部列传不长,加上太史公曰,全文不过三千馀字,从公叔座向魏惠王荐商鞅起,...
人物春秋丨高力士其人其事
高力士是有名的唐代大宦官,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等朝的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许多宫廷秘事。其家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迁徙、演变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中国中古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一个缩影。高力士一生经历了家破...
人物春秋丨狂生任华:从粉丝立场推动李杜齐名的第一人
李杜何以齐名,垂映千春,最初的细节还有许多不甚清楚的地方。十年前我曾撰文《李杜齐名之形成》(《岭南大学学报》2014年复刊号),力主杜甫生前即有此说。还揭出一则有趣的记录,杜甫天宝间作《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有云:“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文化史知识丨走西口与二人台小戏的形成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移民迁徙运动之一,它不仅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通道,也促进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产生了独具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民族交融的产物,既包括...
文化史知识丨晚清广告隐含的故事(续四)
同治十一年(1873)农历十二月初六日,《申报》刊载申报馆《新译英国小说》广告: 今拟于《瀛寰琐纪》中译刊英国小说一种,其书名《昕夕闲谈》,每出《琐纪》约刊三四章,计一年则可毕矣,所冀者,各赐顾观看之士君子,务必逐月购阅,庶不失此書之纲领,...
走进历史现场丨细说刘文静谋反案
对于在隋末乱世建立起来的大唐来说,一个人的死亡,很寻常。然而,开国元勋刘文静的死却难说寻常。对于一个肇基之初的帝国来说,通过司法程序将一个深度参与了政权建设的重臣送上断头台而且是以“谋反”的罪名,确实非寻常之事。这一案件发生在武德二年(61...
小说丛谈丨脂批“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新解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聊天时曾谈到甄宝玉的一个怪异的行为举止,原文如下: 因此,他(指甄宝玉)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
书画欣赏丨吴锡堂:最后的宫廷画家
1911年最后一位宫廷画家吴锡堂也极不情愿地离开供职六七年的如意馆,跟一位常年与他眉来眼去的王妃卷起细软,从前门火车站登车,经一天两夜的曼妙旅程,终于抵达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被世人称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 在山东商会老乡们的帮助下,吴锡堂很...
经典释文丨 恢诡谲怪 道通为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178页),庄子的思想是艺术化成的思想,庄子的艺术是思想充盈的艺术。《庄子·齐物论》说:“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如果把恢诡谲怪代指《庄子》艺术,道通为一代指自由思...
读史札记丨祸不旋踵:春秋小国的败亡之道
春秋时期弱小诸侯国的覆灭,根本原因当然在于那些强大诸侯国的扩张野心极度膨胀和贪婪无度,他们在攫取人口、劫掠财宝、霸占地盘的强烈贪欲驱使之下,乐此不疲地动用武力翦灭小国,以成就所谓的“霸业”,小国沦亡,也因此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是,除...
民俗志丨梵竹与唐花:暑耘寒耕外的节气生活
人们在探究四时之分的源起时,难免会有些较真儿的想法,一定要在科学态度的指引之下追到某个特定的物证或是时限,但事实上,很多事情生于无形、演于无声,四时之分及在这一框架之下延伸而成的节气生活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推敲与品味。比如,除了与生命延续及繁...
学林漫话丨赵景深和蒋星煜来往书信的精彩内容
赵景深(1902—1985)与蒋星煜(1920—2015)是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四大家中的两位,他们学术成果丰硕而杰出。 赵景深担任北新书局总编辑二十一年,出版或重版鲁迅的绝大部分著作,还出版了新文学名家的大量著作。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
戏曲苑丨清宫月令承应戏辨名
在清宫所演剧目中,月令承应戏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内廷每遇节令,必奏演应时故事之戏曲,以供帝后妃嫔、王公百官等观赏。“月令承应”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出现,肇自清代昭梿《啸亭续录》一书。从词源上考察,其由“月令”和“承应”两个词汇组合而成。 什么是“...
古典文学漫谈丨《左传》的细节会说话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血和肉。有的人以为细节描写只有到了纯文学作品出现时才会大量地有意识地存在,有的人认为神话或者历史记载的叙事相对粗率,所以不大注意细节的描写。 其实不然。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却长于叙事,在叙事中有着众多的细节描写,包...
古典文学漫谈丨白居易《序洛诗》新证
《序洛诗》是白居易晚年将自己在洛阳所作四百馀首诗歌编集而写的序,部分文字阐发了白居易后期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与早年讽喻诗论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为后世所瞩目。谢思炜《白居易文集校注》利用日本版本文献《管见抄》对此文进行校勘,颇启学界。然笔者在多...
说文解字丨说“反正为乏”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杜预注:寒暑易节),地反物为妖(杜预注:群物失性),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杜预注:文,字)。”唐孔颖达疏:“服虔云:‘言人反正者,皆乏绝之道也。’人反德则妖灾生,妖灾生则国灭亡...
说文解字丨《汉书》“起舞”释疑
检索《汉书》,共九处出现“起舞”,分别是: 1.(项)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因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高帝纪》) 2.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高帝纪》) 3.(蚡)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随笔·札记丨《论语》“祭如在”观念探析
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族为重要组织,宗族后辈对祖先怀有虔敬的信仰,因而祭祖之礼倍受重视。古代宗族会在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选择吉日举行全族参与的大型祭祀,即春祠、夏礿、秋尝、冬烝,也就是所谓的“四时祭”;也会在每月的朔、望举行小范围的常规祭祀,还会...
随笔·札记丨古代刺秦剧“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
刺秦剧是指写荆轲、高渐离刺杀秦始皇之事的剧作,其本事最早见于《史记》和《战国策》。战国末年,秦国雄视天下,在先后灭韩、灭赵,即将“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史记·刺客列传》)之时,燕国太子姬丹,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嬴政,事未成,荆轲...
随笔·札记丨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是春信,乃江南风物。梅花是在南朝时期进入中国文化审美视野的。《诗经》已有“梅”字,但不以花名,譬如《召南·摽有梅》。至如《秦风·终南》“有条有梅”、《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毛传》明确说“梅,楠也”,恐怕...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文史知识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史知识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史知识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