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学选刊

台港文学选刊

2022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主要栏目有:小人物专场、叶叶心心、大城市小故事、21...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特别推荐

印象派的命名者——莫奈
要在西方近代美术史上选一个大众最熟悉的画家,可能就是莫奈吧。 因此我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是莫奈? 有什么原因使莫奈的绘画和大众有了这么密切的关系? 在巴黎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一个人,或约三两个朋友,坐火车到奥维(Auver),在梵高长眠的墓地...

小说

葛亮专辑
葛亮,原籍南京。中国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著有长篇小说《朱雀》《北鸢》,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浣熊》《戏年》《问米》,文化随笔集《绘色》,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等。曾获中国香港艺术发展奖、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梁实秋文学奖...
瓦猫
大阔嘴,旗杆尾。 钟馗脸,棉花肠。 大肚能容乾坤会, 梁上驱邪吓退鬼。 ——滇区童谣 I 说起来,那次去云南,完全是为了卡瓦格博。 可是到了香格里拉时,我因为高反,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已经不能动弹了。这对我的确是一次意外。因为仅在一个月前,我...
文不器用
疫情期间,重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从《晚春》《麦秋》《浮草》到《秋刀鱼之味》。看黑白影像,永远谦恭的Pillow shot,带着微微的仰角。看年迈的老夫妇,夕阳晚照,父女间絮絮的谈话。在这其中,一种信念感重新建立,关于这个世界的永恒与笃定,关...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武技
李超曾向少林寺的一位出家和尚学了一身超群的武艺,他走南闯北,居然没有遇到一位真正的对手。 他心想,莫非自己的武艺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李超心里乐滋滋,走起路来仿佛腾云驾雾了。 到底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李超是很感激...
花木兰别传(外二篇)
花木兰在中国是个响当当的巾帼英雄名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但花木兰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还是虚构人物,学界没有定论。关于花木兰的姓氏、出生地、生活年代也说法各异,有南北朝说,有隋朝说,有唐代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红薯也叫地瓜
手机“咯咯噔”弹出一条消息:乡土真善美的稿件已上刊发表。指点迷津的回复让我心里开了茉莉花,情不自禁翻起老师的朋友圈。圈里的福建元素,如电光石火,我的思绪倏地飘到了1987年。一个久远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笑盈盈的大嫂端着冒热气的碗对我说:“吃地...
网上说的
王建刚,笔名乐天,哲学博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现居新加坡。 老戴天生就是慢性子。 可是,自从用上手机,老戴变得凡事都快起来了,有时表现得还很急:外出拍照,在朋友圈晒美图,分享链接………老戴的变化,很像世界的发展变化,岂止是快,简直是飞! ...
一口痰
李岘,女,文学博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 “啪”,一口痰吐在了手心里,抹在了两层楼高的“港股大厦”的玻璃门上。 “啪”,一只黝黑的手抓住了吐痰人白净的手,五个手指印已印在了晶莹剔透的玻璃门上。 “一定是内地来的,随地吐痰!” “后生仔,好...

微篇小说选粹

窃读记(外一篇)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
洗澡(外一篇)
行李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
雨夜
雷电狠狠地劈了一刀,天空裂了一道缺口,雨哗哗哗哗从天上直往下倒。 这阵势,没一两天停不下来。男人叹气。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叹也没用。女人说睡觉吧。 男人早已困了,但耳朵不配合,一心一意听着雨声,期望雨声渐渐能小一点。这雨偏偏与男人作对,不...
63个红手印
高二分文理班,老师同学都是新的,班里气氛明显不一样了,很多同学连走路上厕所都捧着书。但也有另类,那个许华增就是一个。 他脾气暴躁、上课睡觉、成绩不好、资料费总欠交,常被点名批评。繁重的学习任务已叫人喘不过气来,大家哪有闲工夫去搭理他。久而久...
春梅
春梅最爱看父亲画的梅。 春梅的童年,几乎都待在父亲的画室里,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父亲画梅,出枝、圈花、点蕊、点花蒂、点苔、题款,最后将画悬挂起来,审视一番,不足处再以点垛调整。 上学之后,一回家,春梅必先去看父亲新写的画。父亲笔下的梅花,或正...
豆娘
豆娘的脚落到火船码头的石阶上,目光飘向了更远处,江面上的船似远又近,影影绰绰,在她眼前,在她心里,这许多年。 豆娘总爱跑到火船码头待一会儿,可她又待不了太久,大概就一刻钟的时间,她就要往家赶。婆婆找不到她,那叫喊声足以洒遍松口镇上的几条街,...
追蝴蝶的小男孩
小胖在马山村住了六年。 马山村很小,几座小平房,散落在山脚下。偶尔几声鸡鸣犬吠,仿佛掉到人间的音符,转瞬即逝。一条小溪缓缓地流,水草摇曳,白鹭立在水中央,长尾巴喜鹊飞到溪边的黄花铃木上,扑扇着翅膀。当芦苇在风中摇晃时,小胖手握一条小竹棍,东...
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芭婶很担心在医院工作的独子苏鹏。 苏鹏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芭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苏鹏养大并读完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当医生。 自从四月份第三波疫情爆发,苏鹏就没有回过家,医院的病人太多了!苏鹏说母亲是老年...
小小说中的大世界
和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当代小小说,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已成为两代人的阅读时尚,因其常态化地进入中高考阅读试卷,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更可喜的是,中国已成为世界华文小小说的中心,小小说,也已成为中国文学的世界品牌之一。 时下,中国的小小说每年...

散文随笔

今诗话
王鼎钧,著名作家,生于山东兰陵,1949年移居台北,1978年移民美国纽约。 1 陈隽弘先生谈写诗,说自己的诗多数人应该都看不懂,他感到“放心”。 诗,写出来是给人看的,别人看不懂,诗人为什么反而“放心”呢?因为诗人们认为“人人看得懂”那就...
第一次,走进外语世界
张翎,祖籍浙江温州,中国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加拿大英国文学硕士,现定居于多伦多市。 十六岁那年我辍了学,到一所郊区小学任代课老师。半年之后,我进入一家工厂,成为一名车床操作工。生活枯燥无味,我无所事事,开始把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学习国画。那时...
初为人母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如是说。我从没想过,当自己成为了母亲后,有了可爱的宝宝,生活就像一个魔盒,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诸般辛苦纷至沓来,但也带着蜂蜜般的甜,携着阳光般的暖,又...
生活夺去她的歌声
章缘,台南人,中国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纽约大学表演文化研究硕士。 母亲在1986年8月25日的来信里写到跟老同学去唱卡拉OK,觉得很新鲜,但是很多年没有唱歌,唱不出来,拍子也跟不上,“想当年我也会唱两句的,只是生活太辛苦,就唱不出歌来了...
送你没商量
陈瑞琳,生于中国西安,西北大学文学硕士。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凌晨的休斯顿机场,光线忽明忽暗,空气里有刚苏醒的味道。这是2015年6月的一天,起得这么早是因为要飞波士顿,去参加儿子的高中毕业典礼。 飞机还在嗡嗡地酝酿情绪,我靠在舷窗...

海峡诗会

四行诗十首
距 离 深而远的距离必定是天堂? 不一定! 往往只在心的不停跳动时 中间那么一小丁点的间隙 转 型 为了什么鸟转型正义 我也把喂食家禽的时间 做了不定期调整,免得那些 白吃白喝的麻雀按时准点到临 汪 洋 华山顶上的一株古松 踮起脚跟在打听 ...
满地蒹葭(五首)
想念的兽 灯节的晚上我在灯火阑珊处想念着 一头温驯的兽。它那榆木枝桠般的骨骼 在风中保持着安静的姿态 它如披着远方天空一般幽渺的围巾 我们会说下雨的晚上而不说雨夜 这眉眼般的语言让我喜欢它的细密 我漂泊无依,它却蹲在楼头沉默对月 这般境况映...
诗三首
假借斯特林堡 不论是《卡拉玛佐夫兄弟》的作者 或者是斯特林堡 都曾经在信件中 恳求上帝赐予一道光 我知道这道光使你忘却身在何方 也许在鲸鱼的腹内?——奇怪之光 更像装着木腿的低智力儿童 看似在铁轨上走 其实已经起跑,我看见微暗的火光 向骨骼...
旧事(组诗)
独居老人 庭院有一株梧桐剥落了 风把片片日子,扫入门扉 红砖房里豢养,一个深秋 鸡啼,点亮清晨枯黄 时间长出白发与皱纹 佝偻的指针,走得缓慢 墙上照片存放妻子的影 与孩子们,穿梭夏天的青春 光影间,摇椅酣睡午后 风声从窗口中苏醒 电视播放名...
只有流水在搬运自己的清澈(组诗)
抽掉时间的楔子 一生都在把万物用旧,无边的 风月,并非是常用常新,常想常有 跟谁签下契约都不管用 钟表还在一圈圈打转,白云 来来去去,每一个缄默的物件 都不是上一刻的物件。每一具 光鲜的肉体,都走在老去的路上 我不说这些人尽皆知的事。但我 ...
透明的真理(组诗)
一个早晨 我不会停留在这个早晨的风中 我翻过这个早晨 和风 而不是翻过一座山 我到达 像歌声一样到达 空气中 起了一层波浪 在力量的末端我莫名地 流了泪 透明的真理 把那叫做虚幻的东西都倾倒到 我的怀里 好让我对着虚幻 相信那些都是一个女人...
回眸(外二首)
午夜吞噬了心情 雨中的窗显得凄迷 风弱激不醒黑幕 灯微却感觉如此猛烈 距离白日的现实很远 不敢期待明日而明日 似乎在遥远的地方招手 想象天晴以后的世界 还有你的笑容荡漾 而我只能在茫然中等待 别让时间溜走 中年以后的人生起伏不定 有喜有悲有...

闽籍作家译林

中国式家庭理想
我颇以为《创世记》中“创造”一节应该从头写过。中国小说《红楼梦》里边的才子贾宝玉是一个极富感情的柔性男人,最喜和女人为伴,万分崇拜他许多姐妹的美色,而常常自恨是个男人。他曾说,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其理由是:女人都伶俐聪明,娇媚可爱...

华文文学论坛

文学与方言
自晚清以降,白话文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及以言文一致为旨归的大众语运动,所凸显的白话与文言的对立,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但除了雅俗、文白对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容忽视,那就是方言问题,也即如何处理方言与规范标准化的统一语言之间的...

华文原创

演说三个李清照
孙绍振,祖籍福建长乐,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家好。 今天呢,3月13日,是一位女诗人的生日,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声誉最高的女性天才。她主要是写词的,她留下的诗词,后人把它收集起来,用上海话说,杭不朗一塌括子,有九十首,可靠的也...
海族列传
萧春雷,福建泰宁人。作品散见于《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 鲻 鱼 爱呷乌鱼毋穿裤 每年冬至时节,浙闽沿海的鲻鱼游到台湾海峡以东的海域产卵,成就了台南名菜“乌鱼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谓脍,就是把肉类切成细片,越细越好。葛洪《神仙传》记载...

温故知新

偷谷贼
朱西甯(1926-1998),中国台湾小说家,祖籍山东临朐,1949年赴台,曾任《新文艺》月刊主编。 天大约只有二更,村子早就沉进静静的黑梦。留下树梢上冷丝丝的风啸,和一两声闲散的狺狺犬吠。 村儿里,牛车路两旁夹着高大的树木,还不曾放芽,苍...
自觉的“造梦者”
小说家朱西甯(1926-1998)原名朱青海,生于江苏宿迁,祖籍山东临朐,一九四九年随军到台湾。他是台湾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著有《狼》《铁浆》《破晓时分》《冶金者》《现在几点钟》等短篇小说集及长篇小说《旱魃》《华太平家传》等。朱西甯的祖...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4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8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4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9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4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6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9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8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7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8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台港文学选刊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台港文学选刊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