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下半月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散文选刊》1984年10月创刊,河南省文联主办。是中国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全国报刊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展示中国散文创...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原创精品

多少甜蜜的话语床听见过,多少悲伤的话语床听见过。床参与了喜庆,也见证了悲凉。 ——题记 一 红是床最喜庆的颜色。 床是爱神的巢,筑巢的是男人,也是女人。佳期拟定,天作之合。一张新床迎新人,床单是红的,被套是红的,枕头是红的,靠枕是红的,连床...
张建鲁散文小辑
微山湖的水鸟 1 每每看见微山湖的水鸟,无论是白鹭、翠鸟、白鹡鸰、黑鹳、红嘴鸥,是鸳鸯、雉鸡、红嘴相思鸟、灰掠鸟,还是大雁、天鹅、白鹳、丹顶鹤,等等,我都无比亲切,就像看到儿时的玩伴,就像遇到久别的亲人。 可是,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环...
药虾
我在挑水的时候,看到十米开外划来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个渔夫,他手里的长竹竿伸进水里,船慢悠悠地向河道中央驶去。我不得不加快舀水的速度,我得赶紧把水挑回家,然后跑去告诉阿冬,又有渔夫准备药虾了。 一推开阿冬的家门,我就急促地表达着有人准备药虾...
一尾来自北冥的鱼
她穿越黑暗的地下河,停在一处洞口。 哇,好美的河流。 母亲果真没有骗她。这条河流美丽极了,像一颗珍珠,闪闪发光。 她是一尾鱼,出生的地方,身后的地下河,与眼前这条河流相比,实在过于窄小,应该说是一条地下阴沟。不但空间窄小,那里还只有一种颜色...

生活随笔

红雪
我姥家那个村最早叫西幺台子,后来改了名,叫文奎村。 “一个村咋有俩名儿?”小时候,我就问过母亲。她说是为了纪念土改时牺牲的革命烈士邓文奎,至于西幺台子的来历她也说不清。不过,爱讲故事的姥爷给我说过邓文奎的事儿:邓文奎到咱这疙瘩领导农民搞土地...
视频号里京城桃花雪的气息
那年春早,我从床上爬起来,揉着惺忪睡眼向窗外探望,想必街衢染白,雪压春花,松挺且直,银装素裹。 天大亮后,天地间风平浪静,淘气的璇花折腾累了,像孩子般安静地躺在一起,赤身裸体地睡着了。雪地似一本装帧齐整的书,有未曾开封过的美,积攒着一地的冰...
忧郁的章弘
章弘来到巨野任知县的第二年,即1701 年,便奉旨修金山。 金山是西施曾经养蚕浣纱织锦的地方,是大野泽和菏泽唯一的山,再赋以优美的传说,在百姓眼里相当神圣!章弘按泰山格局来修,从西而入,有小红门、中天门、小天街、南天门,北面还有泰山祠、王母...
我们的月光
窗外,远山寂寂,竹叶沙沙,笑语阵阵。室内,有一种气息沉沉郁郁的,几乎令人窒息。这是一种忧郁的味道,我知道这忧郁来自我心里。因为,这是我们结婚以后,第一次离开你。 这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馆舍栉比,竹林遍野,环境清雅,游人极盛。但此时,我的心早...
团圆
长街的骑楼下,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悬挂,摊位上待售的春联、福字红纸,喜庆着沿街的店面……从泉州新门街走到中山路,人流比平时稠了许多。 满街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渐行渐近的团圆脚步声,让我想起了浙中的父母。年轻时远嫁泉州,什么都不畏惧,如今人到中年,...
那天,两个孩子放学后,我和他聊了起来,他问我,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二手传真机。然后,我问他,为什么不买新的传真机。他说,旧电器便宜,坏了也不觉得浪费。我用它申请一个康复训练背心的专利,如果申请成功,就找投资商合作,来办一家生产健身器材的工厂。...
英雄的秘密
中秋节的前两个星期,杨爷爷病逝了,享年93 岁。 杨爷爷出生于1930 年,他的父母在老城的东门街上靠卖自制糕点、炸洋芋为生,养活他们兄妹五人。他是家里的长子,只上过三年学就辍学在家帮助父母打理生意。十七岁那年,杨爷爷报名参军,跟着部队南征...
那条黄裙子
海燕的父母是云禄村最早一批外出务工的人,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像大多数村民一样留在这片土地上,而是离乡背井跑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去谋生,有人说是海燕的舅舅在外面发了财,也带着海燕的父母出去发财了;也有人说海燕母亲一连生了两个女娃,为了生个男娃,出...
爱的蔚蓝色
一个男人的完整人生,是从他拥有生命中的另一半开始的。 上世纪90 年代末那个冬季,我在县工业集镇落鹭嘴,打一份文化工谋生。由于早些年的颠沛流离,加之痴迷于作家梦,导致家庭婚变,心境始终如严冬一般肃杀苍凉。其时,一个叫“艾兰”的名字刻入了记忆...
粥嗜
上世纪60 年代,很多的人家还没有从温饱中挣脱出来。而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地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了,母亲的肚子更瘪了。此后,弟妹又相继出生,让这架元气不足的独轮车在泥泞中行进更加艰难,需要消耗父亲——这个推车人更多的体力。为了确保父亲能够将载...
夜来幽梦
今年中秋节,我决心接母亲回一趟家。 半夜凌晨三点,我便出了门,轻手轻脚走过大道,拐上江堤。天上的星月特别大、特别亮,沅水在我耳边喋喋不休地诉说。当我的心与大地相碰撞,我呼吸到万物悠远的气息,所有生命都在奔向自己喜欢的生命。而母亲,则跟着山脉...
河村二事
三峡石 去葛洲坝采石场一直是大伯的梦想,愈是年老,愈是怀想那个山旮旯,屈指算来,那段激昂的时光已过去五十多年了。 去年初,身体一直健康的大伯在一个清晨感到手软脚绵,身体无力,咳嗽不停。原以为服用几粒感冒药就能解决问题,可连续服药一个月后,也...

静观山水

晨光里
我喜欢早起,推窗便可见到博格达峰雪山。晨光乍现的一瞬间,柔光抚摸着大地万物,也抚摸着我。 米东,地处天山北麓丝绸之路北道,境内有唐朝路、下沙河故城、黑沟驿站、突厥墓群、塞人岩画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我偏偏又是热爱历史和方志的人,休息的日子,一...
你看她,如花在野
穿过舟山定海小沙街道庙桥村“三毛故里”牌坊,步入三毛公园,让人一眼难忘的就是“骑在自行车上的三毛”雕塑。她微笑着,在斑斓的花海中,在如诗的田园里,是最美的那一朵——你看她,如花在野。 1989 年4 月20 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踏上舟山定...
在川藏线上
在最美的川藏高速路上,车子平稳地行驶着。 大概傍晚时分,一面如刀削般的峭壁出现在我们眼前。导游说,神奇的卡定沟到了。 卡定沟也称之为嘎定沟,藏语为“天上人间”之意。我被一幅又一幅深情的山水画深深吸引:沟底溪水潺潺、游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畅快地...
山是待落岭
我喜欢山中的夜,喜欢它的静谧,喜欢夜色中不知从哪个门缝里挤出的微弱的灯光,喜欢漆黑夜空中的满天星斗。曾经梦想着,在漆黑的夜晚,与喜欢的人在一起,静静地看天,辨析星星们的窃窃私语,同时也让人间有心碰心、心印心。但我也害怕山中的夜,害怕它的漆黑...
古遗址、蜂蜜茶以及其他
一 早上,八点七分,接到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是今天要考察平洛古城遗址,我刚开始考虑到村上还有工作,去不了,后来,又想到机会难得,赶快收拾好之后,开车去毛坝。他们还没有来,在等的时候,顺便吃了一碗牛肉面,面吃完了,他们还没有来,遂独自开车向平...
天使的羽毛
冬日,善良的天使翱翔到黑龙江上空时,快意地抖动了几下美丽的翅膀,画出几道优雅的弧线,于是广袤无垠的黑土地,转瞬之间变成了银装素裹、粉漆玉砌的童话世界。 世人尽知,黑龙江的冬天特别的冷,冷得让人闻而却步;而黑龙江的冬天又特别的美,美得让人羡慕...

精短美文

风从泰山来
今天,是家长接孩子回家的日子。 第二节还没下课,肖洋的爸爸就来了,并且直接走进了教室。我正在批改作业,孩子们正在读书,希望他看一眼肖洋就出去等着,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可是他竟长篇大论地说开了:“我来的时候下暴雨了,好家伙,房子都给冲倒了...
菱角
在我们苏北水乡,河沟里长满了各种水草,其中就有菱。 菱花谢了,便沉入水中孕育果实,初秋开始结角成熟。菱角的果实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之下的水中,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能采摘,又称“水中落花生”。李白有一首《秋浦歌》描写的是夜色里的江南水乡,两情缱...
河流的照耀
说是远行,其实是父亲带着我,划着小木船,到离家不足十公里的小集镇去购买篾制的渔具。 父亲划着桨,我坐在与船头相邻的或左或右的船舷上,左边右边地看着水里的景致。鱼儿游啊游的,水草飘啊飘的,云朵在行走中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直至消散。那时的...
六月六,看谷秀
六月六,看谷秀。眼下,谷苗正是旺年,整齐地排列,身姿挺拔,宛如绿色的士兵。一方方,一块块,没有规则地镶嵌在绿野之中。 谷子花开了,小小的,或黄,或淡黄,或黄绿,淡雅而清新。每一朵花小巧玲珑,微微向外弯曲,花瓣上有细腻的纹理,花蕊纤细而娇嫩,...
三迁
母校在哪里? 三十多年了,早已在我的记忆里渐行渐远,由清晰到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相王大桥,淮北市高新区的地标。申能平山电厂,高耸云端的冷却塔。京信电子,鳞次栉比的厂房…… 凌晨一点了,我还发疯似的打捞记忆的碎片。 那是1981 年秋天,小脚奶...
茶香
那夜,窗外的月亮刚刚露面,薄薄的云儿笼罩其上。 茶是乌龙,茶香在杯中游走,散发出浓郁而独特的味道。细细品一口,满口的香醇、淡雅和醇厚感涌上心头。而此茶更是寓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深厚和内涵。 在这一刻的静谧中,我回想起那些年少时光,那些与朋友相...
读年
那年冬天,放寒假了。 经常听到父母偷偷盘算事儿:“快年根了,老大的裤子不能再穿了,老二的棉袄得换棉花了,老三个子长了、裤腿短,得买新的了。还得买几斤鱼、肉吧……”听着这样的絮叨,感觉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庄户人家哪有什么积蓄?最后,父母...
淘气包李小亮
我叫李小亮,我是一只流浪猫生的孩子。可那又怎样? 别看我是流浪猫的孩子,可我现在有个幸福的家,还有个超级超级宠爱我的妈妈。想想看,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妈妈该是何等的凄惨?要不人们都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呢。回想这一年多,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从一个懵懂...
出蛟
“出蛟了,真的出蛟了。”95 岁的阿春心有余悸地说。 阿春是我嫂子的父亲,回头想想在他的一生中,还没遇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我嫂子一边清理着自家屋子里的泥沙,一边回忆着跟我说:“吓死人了,眼看着翻洪浆水从对面溪流滚滚而来,漫过了溪滩,淹没了道...
闽南“一饭”
想起来,就会情不自禁地馋涎欲滴。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恭喜添丁啦!”大人们纷纷向主人道喜。生男孩儿也好,生女孩儿也罢,出生都要“报生”。我们这里是十一日或十四日的时候“ 报生”,要向亲家报,也得向祠堂的先祖和村里庙宇的境主报,称...
泰和园上梅争春
我的脚步曾多次叩响东湖磨山的梅园,渴望一场盛大的花事装点视线的贫瘠。而每次造访,不是尚未吐蕊便是花期已逝,梅园黛黑的紧闭的门扉,让雪映红梅的雅韵成了憾事。 踏雪寻梅成了我多年的夙愿。 小城的这个冬天,无雪。春节期间迎来了立春。我因回乡赴一场...
稻晚蟹子肥
中秋时节,夜半,倘若你站在田埂上或是沟渠旁,听到唰唰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可能是螃蟹上岸来了。这时候,悄悄地走过去,只需一盏马灯或一只手电筒就可以得到心仪的螃蟹。 湿地河蟹个头儿并不特别大,但用手掂量掂量,个个饱满实沉。螃蟹在传统的蒸煮基础上...
秋天里的思念
秋来叶落凝成思,滴滴情泪谁人知。然而秋天,雁阵南归,落日薄霞,每当瑟瑟秋风掠去片片秋叶,斑斓辉煌的底色浸染了心情,总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哀婉的愁绪袭上心头。 很久没有动笔了,每当吟唱起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桂花...
琼结梦
在西藏的一座山下,有一泓汩汩流淌的清泉,一个漂亮的姑娘,回眸一笑,背起水就走——这个梦李想做了无数次,从高中做到大学。他一次次喊,一次次失望地醒来。 他在网上查过资料,知道西藏有个县叫琼结县,那里是吐蕃古都,有几十座藏王墓,文成公主和金城公...
幻想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吧,就有人说过我是一个容易发呆神游的人。这的确是个事实,我坦然接受——尽管幻想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的产出值,既不能让我多还两个月的房贷,也不能让我减少两公斤的脂肪,对于现实的生活毫无帮助,而且可能还会让我错过...
桂花姨
姑姥爷老家是南阳的,只因家境贫寒,推个货郎摊的车子,辗转流落到村子里。 姑姥姥只有姊妹两人,姐姐嫁到隔壁的村子,就剩下她这个老生的女儿。村里有热心的人,见姑姥爷为人勤劳能干,善良温和,就撮合他入赘到姑姥姥家。 却不料,结婚十来年,姑姥姥一直...
学画
与某友小酌,三杯入口,即面如桃花,似酒已上头。友突然问:“听说你在学画?”我点头补充道:“年前都开始了。”友顿时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直说吧,你脑袋进水了还是被门夹了?为啥去学画?没想想你几岁?” 话多难听呀,但他就是个说话噎死人的家伙。 ...
九元钱
1962 年,我的老师给我介绍了一个村办小学去教书,23 岁的我成了山区的一名民办教师。 那个村庄离我家步行要两个多小时。于是,我住在村民的家里,村民也是非常善良淳朴的,没有收我的租金。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就带上一小袋米和一小袋的番薯丝晒的干...
最牵挂的人离我而去了
雨淅淅沥沥一直下着,没有停的意思。望着窗外的雨,我的眼睛潮湿了。天堂里的父亲母亲,儿子想您了。 我的父亲毕业于淮阳师范学校,教了一辈子初中语文课。母亲于开封女子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一生。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四人拉扯...
伤感
一早,送妻子去学习。到达目的地后,习惯性地,掉头,转向,直奔康乐街菜市场。在二宝蔬菜配送店门口,和二宝两口子打过招呼,兀自挑起蔬菜来。 “一份?二份?”“不用两份了。” “住这边,还是住那边?”“不用了,现在不用了,老人都走了。” 一股悲怆...
小镇饺子馆
小镇火车站对面有一家饺子馆,每次乘坐火车我都会在这里吃饺子,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经营饺子馆的青年夫妇也已年近花甲。 我第一次走进这家饺子馆时,那天是冬至,饺子馆生意异常火爆,由于没有座位,有的客人干脆找个角落,端着盘子站着吃。 一张桌子旁坐...
走进伟人故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很早读到毛主席这首离乡求学的明志诗,我就产生了“到韶山去”的冲动。 终于,我们于一个春日清早,驱车来到韶山,参观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和故居。 在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群涌动。只见...
思念之河
我从“农村”这个原点出发,一路辗转,最终又回到了农村这个原点。 父亲看我升学无望,就拼着老命给我盖了三间青砖小瓦房,房子才刚刚盖好,说媒的人就脚跟脚地跑来了,说的是自己的表妹,高中毕业,聪明伶俐,知书达礼。经过长达四年的马拉松式的恋爱,她终...
岁蔓坡野
在沟渠边,人们时常能见到一种枝干虬曲、旁枝横溢的树,我们叫它楮树。 楮树在寂寞里等着春天。等,分明是一门打坐的慢功,阳光绿意,需慢慢修来。由此,楮树叶形俗常,干少挺举,缺少了张扬的底气,风来,抖一抖疲惫的枝干,阳光一照,暖一暖薄凉的心神。扶...
岁月像白水一样流过
1981 年8 月28 日这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徒步来到了离家十多公里外的白水完全小学,成了个“孩子王”。 清晨,我用脸盆装了换洗的衣服来水塘边洗,石板往往早被村姑、村嫂们给占满了,便得耐心地等待别人洗好之后,腾出来空位子再插进去洗。日子长...
一钵淘米水
老家桐城做饭洗米,喜欢用一种土窑烧成的钵子盛淘米水。据说这种土窑制成的钵子不会改变淘米水的生物成分,能保证淘米水的使用价值。 老家的长辈们都把淘米水当作一个“宝”,喜欢用淘米水洗菜、洗碗碟、洗厨具、洗头发,甚至还用淘米水擦洗门窗、搪瓷器具、...
尝新
酷暑来袭,农人们看着稻田里一天天成熟的稻子,早已顾不上劳作的艰辛,便想迫不及待地开镰收割。 收割之前,父亲会先到田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扯上一两根稻穗,数一数稻谷的粒数,掂一掂稻粒的分量,预测一下当年的收成。看一看稻穗的成熟程度,既不能收割...
“空白”之美
在这喧嚣的世界中,人们总喜欢用各色的颜料填满自己的生活画卷,仿佛只有将每寸空间都涂抹得满满当当,才能称得上是丰富多彩,活出了“真谛”。然而,在我看来,那些被精心留下的“空白”,才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美。 岁月的长河中,我也曾急切地想要填满每一个...
农家花园
说起来,中原地界人口密,耕地金贵,然而,农村也比城镇的住处宽裕。我家就有约八分地的宅子,除去那幢三层小楼房和出路,还余下近半亩空地。天南地北打工的夜晚,总是梦见院子里十几棵杨树银光闪烁的密叶,微风弹动得沙沙轻响,还有树上的星月,树下的妇孺。...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2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4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2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5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2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08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5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4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4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5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