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学

胶东文学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办刊宗旨是为消化病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新观点和各种假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园地。为此,本刊特邀一批国内外著名胃...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文学烟台

就此别过
1 我低头的瞬间,天黑透了。在夜幕的衬托下,我看清窗外飘雪了,稀碎稀碎的,看不到一片完整的雪花,整个天空迷蒙而混沌。稀碎的雪花扑到窗玻璃上,化成水珠缓慢地向下流淌。有那么十几秒钟,我在想这是在哪里……哦,想起来了,我的故乡烟台。烟台的冬天如...
情感的倾诉
读小说的人,究竟要从小说中得到什么?小说中有哲思,有故事,有幽默,都会给读者提供一种阅读享受。但在我看来,最主要是读出情感,获取一种情感共鸣。读者总是通过小说家的情感倾诉,对自我情感进行观照、开掘和释放。小说家情感的倾诉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完...
衣向东的金色之门
衣向东是一位以“农家军歌”著称的军旅作家。1990年在《青年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处女作《正门哨》,便是讲述使馆区哨兵的故事。衣向东入伍后在驻华使馆站了十年岗,《正门哨》的创作灵感大概就来自他的亲身经历。这篇小说旋即被《小说月报》转载,这位年...
黄昏,与葡萄酒有关的叙述(组诗)
在冬日酒庄 山谷里的酒庄,仿若庄严的 欧式城堡,被阳光和北风照看着 静默呼吸,时光的剪影一般 辽阔的葡萄园,飘荡着 落叶、枯藤、沙土,与隐形的 小精灵交织的气息 你看到的枯萎,只是收敛一时的 枯萎。就像传说中涅槃重生的肉身 从未停止内心的生...

短篇小说

布科瓦茨的肖像
一 这是我第一次去明芸家,也是我第一次去一个城市单身女人的家,她说有要事相商,电话里讲不清楚。 我穿着黄褂子,拎着保温箱,假装是一名外卖员。太阳当红,天色发黄。明芸家住顶楼五楼。此楼历史悠久,扶手斑驳到几乎看不到原漆。我进了门,脱下黄褂子。...
回乡青年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气很冷,没有风,细小的雪粒在不知不觉中偷偷地飘落下来。这是个小村子,坐落在豫西北的湨河故道边上。 从村东头生产队的马坊屋里,走出来一个人,看不清眉眼,二十岁出头的样子,瘦高个儿,刀把儿脸。他匆匆往村后街走去。这时的夜,已经...

新声

鲸 船
一 又一个清晨来临。我的心一如既往地平静,没有什么波澜。天色看起来与往常没什么区别,这一定又是个平静的日子。 墙上的挂钟告诉我时间是上午七点四十二分,这个时间属于清晨。据说过去的人们一般依照天色判断时段,之后才依靠钟表判断具体时间。现在不行...
科幻外衣下的人性关照
乌蒙山深处,我生活的小城宛若孤僻少年,任凭外界如何喧嚣都兀自沉默。说不清从何时起,人工智能像个时髦女郎,走进了人们的茶余饭后。一次聚会,还没开席,大家就因为孩子要不要学编程自动分成两派,争论非常激烈。酒至半酣,有人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人工智能...
科技、人性与生存的深度探寻
在当代文学的多元景观中,若非的短篇小说《鲸船》以其奇幻的叙事、深邃的内涵以及独特的话语,在丰富的想象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跨越时空、交织着科技与人性冲突的奇幻世界,呈现了对科技发展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和人性问题的思考。 一 《鲸船》围绕着欢...

散文随笔

驹齿记
小孩子生来就得“打皮”,越打长得越结实。这话是鲍大牙说的,也是整个鲍村“说”的。 每次听到鲍大牙说这样的话,我都弓着身子,贴着土坯墙猫一般悄无声息地溜了。每一个鲍村少年的成长中,几乎都有一段“屈辱史”——随时会遭受一顿皮鞭棍棒的打。挨打是家...
在胶东方言里,你总会与一座山相遇
胶东半岛以丘陵地貌为主,丘指“小土山”,陵指“大土山”。当地多山,这儿的人们说话时也总会提到山。冯德英在《苦菜花》的楔子中,就写到这里有关“山”的特色方言: 这里的人们一天到晚同山打交道,就连说话也离不了“山”字。他们称打架叫“打山仗”;孩...
瓜 事
童年时,常听家属大院的老人们念叨着“一根藤蔓上结的瓜”之类的话,长大后我才懂得这是“同命相连、殊途同归”的意思。 果实是浓缩的花冠,花冠是流动的果实。南北朝文学家沈约在《行园诗》中咏道:“寒瓜方卧垄,秋菰亦满陂。”西瓜以肉体之寒性,消解人们...
街头艺术家
鸡:闯入者 一只母鸡突然就出现在中午的街头。 原本,这并不是稀奇的事儿,或者说,一只母鸡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不至于成为谈资。而此刻一群人却围着它,半条街道也因它而堵塞——一只母鸡成了一群人的焦点。 永康巷和湖滨街交会的这片区域,东西两侧是学校...

生态文学

文冠当庭
八月,正午的骄阳,洒下无数条金色丝线。 从车里出来,撑开遮阳伞的刹那,我听到了阳光舔舐伞面的沙沙声,带着炽热的温度。 嘹亮的蝉鸣,穿透闪闪的光线和炎热从树冠里传出,引领我们走到一株古老的树下。 树下,是另一个世界。 1 这些年,我经常行走在...
月牙塘散记
若问圩乡什么季节的月亮最美,当然是秋天,特别是九月初三的弦月,最惹人生怜。夕阳刚刚碎成一片天,沉下西山,蓦然就发现一钩新月,紧随而至,弯如姑娘的修眉,羞涩地俯视大地。此时,夜幕还没有完全合上,村头的树影在微风中婆娑曼舞,水边的芦苇摇曳着纤细...
枕着鸟鸣入眠
珠颈斑鸠送我返乡 时令谷雨。 早晨7点,下楼收拾车,送岳父岳母返乡,返回离开半年的家。家在恒山南麓唐河西岸。 吱——楼宇门开一瞬间,一只珠颈斑鸠迈着细碎步子跑出车底,红腿步速快捷,形成风幕,像闪电闪烁。缀满黑珠的脖子,有节奏地抻成一幅粉红绸...

小小说

豌 豆
小满会上,阿玲用手机“摇一摇”,摇出一个丈夫来。 丈夫叫豌豆,和自己同岁。两人一见钟情。 为什么叫豌豆呢? 本地有个习俗,女人生了孩子,男人出门看到什么就给孩子取名叫什么。乡下狗猫多,遇见这些,就起了狗蛋、狗剩、狗娃等乳名。几十岁了,村里人...
锦 瑟
一 我叫张一弦,十八岁零三个月,比弟弟大两个时辰,对有些破事儿终归是看得更透彻些。我怀疑,妈妈出轨了。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和谁去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妈妈坐在梳妆台前,坐了很久,终于还是打开抽屉,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取出一件好看的蝴...

诗歌

热爱之中(组诗)
三匹马 在山里吃草,游荡 三匹马,它们互相没有关联 吃草,游荡,它们在塞罕坝草原的 一个偏僻角落,游人被召唤 被吸引 沉迷在花海 三匹马,好像什么也不知道 它们吃草,游荡 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在天上 没有人看见它们的时候,谁知道 它们到底去...
人间山水(组诗)
杜甫采诗 从峄山坐索道而下 祥云乘风而去 李白举着一杯白露酿的酒 伸向半圆的月亮 想成都,想草堂 想茅屋,破了又破的是秋风 玉米爆成了花,高粱驱走了蝉 麻雀张开了网 白马河,嘉陵江,浣花溪 杜甫化作采诗的蝶 从太白楼上,频频试跳 对岸的凌霄...
短诗小辑
关于白鹭 铄 城 白鹭,张开翅膀 我,就伸开了双手 重力,却像一条锁链 将我拴在这辽阔的人间 白鹭,单脚按住水域 我,也尝试着抬起一只脚 身体,却开始晃动 日出,让我看清内心的模样 流水,有蓝色的信仰 大海,怀着翻越堤坝的野心 白鹭的鸣叫,...

特稿

传统与新变:生命痕迹与时代表达
文学期刊在当下的存在感日渐式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文学期刊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正如文学批评家施战军所说:“文学期刊是为那些在时代中产生的有可能成为经典的文学而存在的……跟耐心沉思的作家和读者、跟耐读...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胶东文学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胶东文学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