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志

江苏地方志

2024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江苏地方志》(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江苏地方志》指导修志编鉴,研究,宣传江苏地...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江苏文脉

江苏中医的历史发展与群体特点
江苏,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更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和繁荣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史料所载的江苏医家约4000余人,居全国第一;载录的各种医学专著达3000余部,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文...
孟河医派源流及学术思想探析
孟河医派作为江苏一大中医流派,其历史悠久,名医辈出,最早的源头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的葛洪。宋代出了翰林学士、经方大师许叔微。明代有儒医王肯堂,博学广识,医著等身。明末清初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晚清费伯雄、马培之先后应召入京,为皇太...
龙砂医派:守正创新之道
无锡古称梁溪、金匮,简称锡,北倚长江,南滨太湖,自泰伯奔吴,定居梅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为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太湖明珠”之誉;江阴古称暨阳、澄江,简称澄。无锡、江阴均是苏南古城,一处太湖之北,一据长江之南,自古文风昌盛...
澄江学派的百年风云
澄江学派又称澄江针灸学派,是以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为创始人,以邱茂良、杨甲三、程莘农等为代表性传承人,以针灸学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近现代中医学术流派。澄江,是江苏省江阴市在古代的别称,也是承淡安先生的原籍地,...
山阳医派探源
山阳医派是以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1758—1836)为宗师,以中医温热病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所谓“山阳”,即山阳县,为唐代楚州与明清淮安府的治所,今指淮安市淮安区。因淮安府在明清辖区范围还包括宿迁、盐城、连云港和扬州、徐州等...
《温疫论》诞生的社会史叙事
明崇祯十五年(1642),江苏名医吴有性撰成《温疫论》,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直接以“瘟疫”命名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医疫病学专著。它不仅在当时和后世多有刻印,更有诸多评注版本问世,针对其整书及其中具体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这些研究...

水蕴江苏

无锡“塘”类乡土地名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无锡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受季风环流支配,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日海洋的季风带来丰沛雨水。春秋两季,南北季风交替之际,气候更显多变,冷暖无常,晴雨难测。年降水量的七成,主要集中于三个时段:四五月间的春雨,六七月的梅雨,以及九十月间台...

历史钩沉

干遂与邗城探微:干国历史的地理印记
春秋时期,干国在吴干之战中被南方崛起的吴国击败并吞并。在干国江淮故土上,存在干遂、邗城两地。笔者对干国历史变迁及干遂地理位置进行考察,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研究揭示干遂与邗城间的关联,重构干国的迁徙轨迹及其历史演进过程,且深入阐述干国被吴国并...
从李鸿章奏折看同治朝江宁织造的重建
关于江宁织造,多数时候人们会想到清代康雍年间执掌织造的曹氏家族。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任时,江宁织造迎来发展的巅峰。然而,清代晚期,李鸿章等重建织造局,恢复南京地区官营织造业生产的历史却少有人知。本文通过李鸿章的一封奏折,揭示晚清朝廷整顿...
淮盐特委与淮北盐特委
“淮盐特委”与“淮北盐特委”的名称仅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让人混淆。实际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组织,淮盐特委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淮北盐特委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战争时期。两个组织名称较为接近,且都有“盐”字,但前一个“...

记忆口述

中华老字号“李良济”的百年传承
2024年初,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李良济”品牌列入商务部等5部门公布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榜单。中华老字号代表的是中国商业的品质和信誉,体现了中国传统商业的精髓和历史积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李良济”入选中华老字号是其百年传承...
大写的产盐人
江苏淮北盐场一直是产盐重地,是全国四大海盐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盐产量高达200万吨之巨,主要负责上海、湖南、广西、安徽等16个省区(市)工业盐和食盐的供应。这里为什么能产这么多盐呢?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外,更因为背后有一大批默默...

风物地理

一座大中桥 千载风云录
位于南京城东南的大中桥,从名字到外形都无甚特别之处。然而这座桥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数次鼎革之际的风云变幻,更与坚贞不屈的先贤联系在了一起。桥下的河水流淌千年,也仿佛是历史长河的缩影。 一 外地的朋友来到这里,也许会觉得大中桥下就是“十里秦淮”...
苏州古匠门废塞考
苏州城营建于吴王阖闾时,其城市营造深受风水学影响,胡舜申称其“山在城西北,屹然独高,为众山祖,杰立三十里之外。其余冈阜累累,如群马南驰,皆其支陇。城居陇前,平夷如掌,所谓势来形止,全气之地也。如秪自城中观之,则城中之地,亦唯西北最高,是乾亥...

文心走笔

古韵今风访鹿河
心血来潮,说走就走,约了作家朋友一起去长江边的鹿河镇看看。朋友的老家就是鹿河,熟门熟路。那边,鹿河的老土地老文化人黄匡已等在长洲村委会了。 冷空气南下前,微风和煦,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的,我们一行走在乡间小路,走在收割后的稻田埂上,寻访着三国时...
老街底色
姑苏城里有名的街巷不少,有以历史人物命名的,如干将路、莫邪路,干将是吴国杰出的铸剑名匠,莫邪是他的妻子;有以街巷里所居住过的官员职位命名的,如王洗马巷、官太尉桥、尚书里等,洗马、太尉、尚书是历代官职;有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如接驾桥,记录了...

人物志

龚自珍移居昆山后的激扬文字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定庵文集》数十卷,载有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已辑为《龚自珍全集》公开出版。他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官职。虽是今浙江杭州...

城市印记

中晚明南京志书中的留都形象及心态隐喻
志书编修的过程中,时常浸淫了“以志存地”和“借志自显”的创作心态,明朝南京尤为典型。较北京而言,明朝南京是从京师地位陨落的陪都次中心,中央与地方尊卑等级及其衍生的不同政治待遇悬横在南北二都之间。而较其他地域行政单位而言,明朝南京又拥有着与京...

志鉴研究

第三轮江苏省志编纂之遐思
《江苏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适时启动第三轮地方综合志书编纂工作”,并对启动前后的工作做了详细规划安排:“总结首轮和第二轮修志工作经验,开展第三轮修志工作组织管理、编纂模式、编修体例等前期研究,认真编制编纂规划,做好方案论证、...
乡镇村志如何正确记述人物
中国名镇志丛书和中国名村志丛书系列编纂出版,不仅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其更核心的影响在于,地方志主管机构率先垂范,层层参与修志实践,强有力地激发了全国范围内乡镇村志编纂的热情,使得此类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蔚然成风。乡镇村志编纂...

史志评论

浅议《方志发展史(修订本)》的特色
地方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代代相续,从未中断,在延续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方志文化,宁波大学沈松平教授继《...

志鉴报告

执行好第一主笔制度 提高志书编纂质量
地方志主笔,旧称总纂、主纂,或称主编、统编、通编,是指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负有对整个志书或某一部专志的组稿、统稿和亲自撰稿等的责任者。主笔在志书编纂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完成修志工作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历来修志都十分重视主笔的选聘...

方志史

《吴县》及《吴县附刊》:苏州现代年鉴的雏形
清末民初,随着西学东渐,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形式的年鉴传入中国,并为政府部门、学界、实业界所接受,中国年鉴进入初创探索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国年鉴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时期,部分政府部门、民营出版机构、学校、研究机构等纷纷创编年鉴。根据李维民、肖...

2024年总目录
江苏文脉 贺云翱 江海文化的开篇之作——从青墩遗址到青墩文化1-4 黄正平 杨 帆 南通江海文化的生成演进、内涵特色与时代价值1-10 赵明远 江海文化的历史脉络与空间结构1-13 陈 炅 南通历史上的沙洲连陆与方言分布...

英文目录
Chen Renshou, Li Yu Historical Transition and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Jiangsu (4) Origi...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65.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江苏地方志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江苏地方志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