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志

江苏地方志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江苏地方志》(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江苏地方志》指导修志编鉴,研究,宣传江苏地...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江苏文脉

淮安“运河之都”历史地位的确立
淮安,位于大运河中部,是横跨宋元明清时期的黄、淮、运河交汇处。明清时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朝廷相关的政治举措、治水方略,使得淮安成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黄淮运河道治理中心以及全国著名的淮安榷关所在地...
清代淮安关的商税征收
淮安税关在明清两代变化较大,关口前后不一,税种和征收税项的范围不同,税则和税率前后也不一样,因而其额定税收量和实际实收量也就大不一样,甚至明代或清代前后也不一样,而总的趋势和基本特点是,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淮安关的税收额和税收量是不断上升的。...
明清运河东移与淮安水患成因*
明清时期,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但也承担了朝廷治水的绝大部分负面影响,成为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宋以前,运河在黄河南北分为东南向的通济渠和东北向的永济渠,黄河在中下游决堤对运道一般不会产生致命性影响。元以后,由于运河贯通山东南北,在运...
科学导淮:近代淮安复兴的重要转折
胡雨人(1867—1928),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教育,创办现代学校,为晚清民国著名教育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水利学家。清宣统三年(1911)二月至六月期间,胡雨人作为江淮水利测量局调查员,以测量局所在的淮安清江浦为原点,连续五次只身对...
“运河之都”淮安的生态底色、区位特色与水工亮色*
中国大运河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沟通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淮安正位于运河中段的古淮河之畔。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3000多公里,淮安正位于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的重合衔接之处。历史...
“运河之都”淮安的海神信仰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这里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春秋时期的邗沟运道遗址,有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山阳渎两段运河遗址,有明清时期开凿的、至今依然在通航的里运河、中运河河道。历史上,淮安的水神信仰非常盛行,不仅有专祀淮河水...

水蕴江苏

明清时期的连岛认知
连岛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现通过长达近7000米的拦海大堤—西大堤,与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相连。因其由东、西两座岛屿连接而成,故又称东西连岛。连岛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汉代摩崖的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至今保存相对完好。明清两代是连岛发展...
淮河复海通道规划及建设历程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自12世纪后,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逐渐失去入海尾闾,主流于咸丰元年(1851)改道入江。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归,淮河入海故道已被淤成高于两侧地面数米的废黄河。淮河尾闾不畅致使淮河下游洪水出路不足,水灾频...

历史钩沉

隋代江都“长阜苑”试考
江都为隋炀帝时期的陪都,文献中仅见只言片语的记载。除了隋炀帝墓外,在今扬州地区并未留下更多清晰的隋陪都痕迹,后人也难以认识到扬州作为陪都地位的历史全貌。而《太平寰宇记》中关于“长阜苑”的记载,为研究隋代江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试以此为线索...
郑板桥的科举经历
清代扬州依托盐运漕运,成为江南经济发展、文化交汇的重镇,“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便是生于此长于此。后人在推崇郑板桥诗书画之时,却不知他的科举历程充满艰辛。 一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行世,自诩“康熙秀才,雍正壬子举人,乾隆丙辰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波德希沃洛夫(科拉)二战后在南京踪迹考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无国籍的尼古拉·波德希沃洛夫(Nikolai Podshivaloff),被日本总领馆石川硕文(W. Ishikawa)、“军统”调查员、检察官指认为“汉奸”,但经民国首都高等法院审理,...
百年前的泰州福音医院
全国百年以上医院仅100多家,大多数前身都是由外国基督教徒所建。泰州市人民医院有着107年的发展历史,向前可追溯到1917年美国传教士创办的福音医院。它的建立,开泰州西式医院先河。100多年来,它见证了新医学在泰州的起源,见证了不同时期泰州...

记忆口述

镇江贻成面粉厂忆旧
镇江运粮河,又称新河,是镇江城西为避长江黄天荡急流之险,滨横长江南岸开凿的通往南京的一条运河,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凿成。自清咸丰十一年(1861)镇江开埠后,运粮河沿岸成为镇江西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镇江工业即从这里起步。 运...
张謇麾下小工头*
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大生纱厂筹办的4年间,质疑之声从未断绝。张謇在《自订年谱》中写道:“厂纱机装成,试引擎。始有客私语:厂囱虽高,何时出烟?兹复私语:引擎虽动,何时出纱?”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大生纱厂终于“开车纺纱,召客观之...

风物地理

一对孪生东吴名碑
不久前,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下断石村竖立了一块仿刻的《天发神谶碑》,这是目前南京市境内第三块天发神谶仿刻碑。另外两块,一块嵌在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即南京“总统府”)煦园内夕佳楼龙墙之上;一块立于夫子庙景区卫山敬一亭前。在这三地出现仿...
江南贡院的飞虹桥
明景泰五年(1454),在前武臣没入废宅之上,建立了现在的江南贡院[1],为后世所沿用,成为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清末科举废止以后,此处虽被辟为市场,但部分建筑也被留为古迹[2],飞虹桥便是其中之一被保存至今。关于江南贡院的研究,学界...

文心走笔

运河情,广陵梦
老家如皋在古代曾长期属于扬州管辖,每一次去扬州,总有如同去外婆家的感觉。和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不同,我们一直是唤作“上扬州”的。无论沿长江航道,还是走运盐河的水路,都如同洄游之鲫。 论年纪,扬州是很老的,然而2500多岁的扬州,也不知吃...
最忆是西乡
西乡好,风轻云游荡,土肥地苍苍,河沟水茫茫,遍野稻麦香,鱼蟹肥满塘。荷塘连村庄,屋舍俨然亮,处处名胜景,诗意赛苏杭。 西乡不是乡,也不是地名。它是一个盐城西部水乡的代名词,泛指盐城盐都区的大部分乡镇,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方位。西乡是里下河腹部地...

人物志

清代第一个“三元”状元钱棨棨
苏州城区中南部有个三元坊的地名,源自该处曾有座牌坊,为清乾隆时期连中“三元”的钱棨而立。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莲花岛上,有座三元府第。据中国名镇志《阳澄湖镇志》记载,此府第原名莲花居,为“钱棨故居”,后毁。2010年9月,重建落成。“三元...

城市印记

彭城掌故记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闻轶事。彭城是徐州的古称,自古即为华夏九州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先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亦留下了繁若星辰的掌故。那一则则...

志鉴研究

浅谈中国名村志丛书的编纂
村志是记载一村范围内自然和社会诸事物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中国之志”序列里最基层、最微小的一份子。但正是这一粒粒微尘,记录了村落承载的乡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名村志丛书凡例、基本篇目和编纂规范的制...
档案编纂与方志的生成
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此后逐渐被广泛使用,包含了文书、案牍、案卷等广泛使用的各类档案类文献。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档案的编纂和利用,将档案纂辑成方志,也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且成果丰富、卷帙浩繁。无论是汉晋的地志,还是隋唐的图经,乃至宋元以降...
开发区年鉴的特点与编纂思考
近年来,开发区年鉴编纂方兴未艾,目前,江苏省内公开出版的开发区年鉴有4部,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年鉴》《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年鉴》《常州国家高新区 常州市新北区年鉴》和《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年鉴》(不包括列入区镇年鉴的开发区年鉴)。4部开...

志鉴报告

新时代方志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方志馆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志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如何进一步明确方志馆定位,使其有别于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如何进一步构建完善方志馆藏体系,有效收藏保护、开发利用史志地情文化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方志馆影响力,让方志文化深入人心...

史志评论

村志让乡愁有了安放之地
什么是乡愁?《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由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许多村庄消失了或正在消失,直接摧毁了乡愁的载体,使乡愁无处可寄。乡愁,因为没有了“乡”,只剩下“愁”了。如何抚慰思乡之人空落落的心,帮他们找到心灵的寄托与...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65.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江苏地方志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江苏地方志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