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本期推荐·薛晋文影视文学评论文章小辑

山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收获
摘要:晋文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晋派影视艺术”学术的概念,阐述了“影以资政”“影以载道”“影以明德”“影以亲民”“影以化人”等学术观点,试图确立山西影视在全国影视艺术格局中的坐标和定位,大力弘扬老一辈“山药蛋派”文艺创作的艺术理想,有力地彰显...
文艺评论是薪火相传的崇高事业
摘要:文艺评论需要老中青之间互相传帮带,薛晋文教授带出了一支年轻的评论队伍,为山西省的文艺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晋文教授文艺评论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敏锐,又敢于说真话并公开发表,批评的切入点抓得很精准,他能敏感地捕捉到现实创作中急需要解决的突出问...
文艺批评与文艺研究的和谐共振
摘要:晋文教授的研究具有平民视角和平民本位,蕴含着一种农民情感和大众情怀,从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国的高端展开研究,站位和立意比较高远,研究成果视野开阔且厚重深沉,打通了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之间的壁垒,具有严谨理性的学术态度和文化精神,能够坚持...
“晋派影视艺术”的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
摘要:著作《晋派影视艺术创作和传播》不仅具有资料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三位一体完备的突出特征,而且在艺术审美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开创了山西影视艺术流派研究的先河。但是,对于山西影视在全国高起点的地位和价值研究有待深入挖掘。 关键词:思想...
“晋派”流派概念确立的方法和意义
摘要:“晋派影视艺术”概念的提出具有首创性,对于确立山西影视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从概念体系完善的角度来看,需要在类型建构中既具有比较的视野,又立足本土文化进行阐述,在求同存异中促进晋派影视艺术体系的建构和更多优秀成果的产出。 关...
影视批评的新收获
摘要:影视批评作为文艺批评家族中的新生力量亟待加强,晋文教授的传帮带实践让一批年轻学者逐渐脱颖而出,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独特培养方式。晋文的专著既首次提出了“晋派影视艺术”的学术概念,又在研究中选取无人涉猎的空白区进行探究,同时...
薛晋文文艺批评现象观察
摘要:梳理晋文教授多年来的求学生涯和治学成果,以“薛晋文现象”(薛晋文文艺批评现象)来概括他的学术成长更为贴切。他的文艺批评呈现了“新研究对象”“关注热点”“为主流发声”的鲜明特征,以及“为本土立传”“自觉的流派意识”等学术追求。他的文艺批...
有感于薛晋文治学“三部曲”
摘要:晋文教授的文艺评论和治学风格呈现了思想有深度、站位有高度和反应有速度的鲜明特征和追求。他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出晋派文化的独特声音;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挖掘晋派影视的丰富宝藏;同时,能够站在现实的角度,参与农村扶贫攻坚实践。由此看去,...
晋派特色、中国根基与全球视野
摘要:在文艺评论家陷入无法对大众产生“影响的焦虑”时代,薛晋文的文艺评论却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并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引领大众审美,形成独具个性的学术特色,即“影以载道”“影以资政”“影以明德”“影以亲民”相统一,实现了官方立场、民间立场与知识...
晋地影视艺术研究的新向度
摘要:专著填补了山西影视艺术专题研究的空白,梳理了晋派电视剧艺术的四大发展历程,阐述了三晋文化的新特征和新内涵,拓展了以美学特征和地域文化视角研究山西影视作品的新维度,对于提升三晋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山西影...
流派研究的理论生产、家族构建与方法创制
摘要:晋文教授的《晋派影视艺术创作管窥》是遵循原典性和公共性的流派研究实践的学术典范,奠定了该著作在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版图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专著在流派话语主体的理论建构性、流派观念范式的家族互动性结构和流派批评实践的建设性方面都做出了新...

学者天地

天然小像写风神,国色无双四座春
摘要:席佩兰是随园女弟子中的翘楚,其人淡泊沉静、博学多智,其诗抒写性灵、自然天成,深得袁枚赏识,为随园老人“闺中三大知己”之一,亦是性灵派的追随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随园女弟子 独抒性灵 清丽典雅 清代闺秀诗人大多生长江南名家,她们在青山隐...
试论国家语言规划的主体更迭
摘要:从卢戆章1892年发表切音新字以来的130年里,国家语言规划的主体大致经历社会名流、民众团体和人民政府三次更迭。因为主体的差异,三个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规划面貌和规划成效。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组织和政府是最近100年国家语言规划最坚...
周春荣散文:一种县域写作的观察样本
摘要:周春荣出版了散文集《生命如烛》《秦关冷月》《一寸光阴》,创作成果丰硕。周春荣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乡愁是他散文写作的主题,故乡是他写作的资源。周春荣散文最好的品质是真诚。散文写作在他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以笔为马,享受文学的奢华和恩...

博士之声

谁人不识 溪桥忽现
摘要:从读者接受心理角度来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的艺术价值在于突破了接受者“伤春”的心理定式,突出暮春湖景之美;细化了接受者对自然事物的感知能力,从常见景色中发现新意;提升了接受者面对冷寂逆境时的精神境界,以审美的平静超越世...
会合朱陆的理学思想在《西游记》主体心性修养中的作用
摘要:《西游记》一书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以探究唐僧师徒的心性修养为基础,借此揭示儒释道思想文化兼容演进中的问题,并对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与陆九渊心学修养严加辨析,以期修正学界单纯依靠王阳明心学强加阐释《西游记》修行方式而产生的不能自圆其...
柏拉图《会饮》中神人关系之思
摘要:在柏拉图的《会饮》中,阿里斯托芬借颂神主题,以爱若斯为视角塑造了—部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新神话。城邦神和人类作为阿里斯托芬神话中的两大主角,从创世时期两者的对抗争斗,到后来神对人的单方压制。其间,城邦神通过对人类的两次切割,不断加强对人...
日本汤浅政明导演的作家主义相关研究
摘要:动画导演是动画片制作团队的核心人物,也是动画创作的中心。在作家主义作品中,导演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取向对作品起着决定性影响。日本动画导演们在民族文化中不断吸取优点,学习优秀的外国文化和创作,发展成为日本动漫产业的纽带,他们创作的优秀动画作...

项目呈现

论元人张宪的乐府诗歌创作
摘要:“铁崖派”是元代影响力最大的诗派,张宪是铁崖派的重要成员。张宪曾学诗于诗坛大家杨维祯,尤其乐府备受杨维祯称许,所作《玉笥集》今存古乐府诗达二百五十余首,备受称许。其人怀救世之心,曾效力张士诚一方,事败后隐避佛寺以终。综观张氏乐府诗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对《负情侬传》的改编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取材于宋幼清的《九龠别集》卷四《负情侬传》,并在此原材料的基础上对人物、情节、语言等作了一系列的加工、改动,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更加贴合读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负情侬传》艺术加工 ...
论高建群散文的晚期风格
摘要:对于具有较长创作历程的作家而言,萨义德所提出的“晚期风格”是—个有效的概念。从“晚期风格”的角度对高建群的创作进行考察,考察其“晚期风格”的形成、表现、特点等,有助于更清晰、真实地认识作家风格流变的过程、艺术道路的成长。 关键词:高建...
私小说中“私”的特征研究
摘要:私小说是日本文学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中流砥柱。然而当今在日本社会,“私小说”这一词汇却被过度地解读和胡乱地使用。在进行文学现象或文学研究时其基础概念明确是十分重要的,因而重新回顾和考察私小说中“私”的特征是极其必要的。具体...
论陈彦小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融通
摘要:陈彦的小说呈现出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美善相间的审美特质以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其小说美学特征的呈现离不开意象的书写、意境的营造以及融通儒佛道思想所带来的小说寓意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在此意义上分析陈彦小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融通,对中国...
他者凝视中的自我身份建构
摘要:索菲娅是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幸福过了头》中的核心人物。文章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解读索菲娅的身份建构及其变异过程,索菲娅在家庭空间的积极镜像影响下具有了女性觉醒意识,但又在社会空间的消极镜像影响下发生异化,使自我身份建构处于互相矛盾之中...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微笑》的伦理道德分析
摘要:本文在简介爱尔兰当代著名小说家罗迪·多伊尔( Roddy Doyle)其人其作的基础上,结合爱尔兰的历史文化,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微笑》的伦理道德问题,以期加深对当代爱尔兰社会的认识,探讨小说的教诲作用。 关键词:罗迪...
乔治·巴比尔插画艺术中的中国风格
摘要:20世纪20年代是时尚插画的巅峰时代,这一时期的时尚插画受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装饰主义风格,同时会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艺术元素,因此具有国际多元文化折中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法国最著名的插画家之一乔治-巴比尔的作品进...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散文翻译的美学表现
摘要:散文又被誉为“美文”,之所以称之为“美文”,是由于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培根的说理性散文风格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对英国乃至世界影响都很大。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译本的成败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翻译...

大学生双创园地

阴暗与光明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张晓刚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在学习了欧洲的艺术哲学思潮后,对于中国当代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他在作品中融合了伯格森哲学中“绵延”的特质,并将记忆与现实结合,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幅魔幻沉郁的作品。本文欲从张晓刚多部作品中...

吴文化研究

从苏州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解读“廉动力”
摘要:“廉”是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治理能力于—体的标杆和尺度。苏州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身体力行推崇和倡导清廉的为官之道,他们不索不受的廉操、安贫守俭的廉行、勤勉治邑的廉能,从不同的维度阐释了“廉”的内涵和深意,为苏州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强...
江南名门吴郡陆氏“克己奉廉”的家风家训传承
摘要:吴郡陆氏家族被誉为“宰相世家,孝廉双全”,后世有“天下陆氏出吴郡”之说。陆氏一族名贤辈出,郁林太守陆绩、中唐贤相陆贽、以清洁为天下第一的陆耀、姑苏最后一名状元陆闰庠,均为清廉的典范。陆氏“克己奉廉”的家风家训传承了千年,以立德筑廉、立...
吴地女性在传统家风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结晶。在吴文化的熏陶和涵养下,吴地女性逐渐在社会和家庭中凸显出独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在家庭中的作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奉帚箕”“主中馈”。她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相夫教子...

红楼女子评点(十五)

清代《红楼梦》评点论尤二姐及其“吞金自尽”
摘要:作为“苦尤娘”,尤二姐随母寄食贾府,偷做了贾琏的二房,迫于凤姐的摧斫,吞金自尽。清代《红楼梦》评点关于二姐的论述涉及多个方面。关于容貌,普遍认为“标致和悦”。关于性情,或云“杨心水性”;或主“温柔和顺”。关于才干,能为礼节辞令,然非凤...

刘以鬯研究(一)

反转与缺位
摘要:刘以鬯是一位非常注重小说外在形式及叙事手法创新的小说家,短篇小说《吵架》就是一篇在时间叙述上带有很强实验性质的作品。全文没有人物,仅通过吵架后房间内凌乱的布置就勾勒出一次极为激烈的争吵。背景与事件的反转,时间缺位、由空间逻辑取代时间逻...

《老人与海》研究

“爱”到极处是力量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不仅塑造了“硬汉”形象,也用他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硬汉背后的侠骨柔情。小说极明确地阐释了“爱”的永恒主题,那就是要爱人、爱自然和爱生活;爱是驱除孤独、疗愈创伤和丰富人生的力量,“爱”是整部小说的原动力。 关...
《老人与海》中的悲剧意识
摘要:《老人与海》通过简单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本身与命运、环境之间的关系,饱含的寓意发人深省。本文从《老人与海》的创作主题与创作背景出发,从情节设计、语言风格、叙事结构方面阐述了《老人与海》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小说中的悲剧意...
永远的胜利者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195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位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独自出海并孤身与鲨鱼搏斗的过程,这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总结与升华。文章通过对坚忍、勇敢的“硬...

性别世界

萧红《商市街》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商市街》是萧红的纪实性散文集,记述了萧红和萧军最早一段时期在哈尔滨的共同生活。作品在对饥饿、寒冷与疾病的书写中体现了萧红强烈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尽管生活贫困,但她有着内心的坚强和执着,在两性情感中追求平等和独立,艰辛生活中表现了强烈的...
镜像与女性的自我确证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逃离男性逻各斯后,女性成为抒写中的孤独个人,“一个人战争”的孤独绝望,迫使女性去实现自我的确证感,于是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镜子”作为重构自我的载体。对镜自照中,女性在身体和欲望的发现中短暂地实现了自我确...

求同存异

天然见清净,率真品自成
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向来被誉为是平和冲淡、简净真淳的典范,本文究其特殊品格的内在与表现,强调陶诗之诗风其实与他独特的生平际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之思、性情直露和“桃源”理想密切相关,之后再通过与“举体华美”的陆机比较而言,...
京味视域下邓友梅和叶广芩的京旗文化书写
摘要:“京味小说”是邓友梅和叶广芩二人在当代小说创作中最富成就的部分。两位作家在各自代表作《那五》《烟壶》和《采桑子》《逍遥津》中,多维度地展现了洋洋洒洒的京旗文化。满族是一个具有独特精神诉求和文化底蕴的民族,独特的京旗文化历史沉淀为京味文...
历史的反复言说
摘要:《血色莫扎特》称为中国版的《白夜行》,二者都展现了宏阔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多面性及生活与诗意的角逐。但在叙事学视域中,从叙述者的言说方式到叙述视角的转移,从叙事时间到叙事模式的呈现,从对话机制到非叙述性话语的使用效果,及其以此揭示的主题...

小说论丛

林语堂《京华烟云》的人物形象与文化意蕴
摘要:《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长篇小说代表作品之一,充分展现了时代背景下大家族的命运发展,是一部蕴合了丰富文化内涵的长篇小说。该部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蕴合的文化意蕴都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本身对命运的认识,最终归于一种理想化的境地。这不仅是该部...
《无伤时代》中的晴雨隐喻研究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造成了台湾新乡土小说代表人物童伟格笔下作品晦涩艰难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赋予了读者宽广的阅读和阐释空间。《无伤时代》作为其首次长篇小说的尝试,依循此前作品惯例创设了荒村、细雨、废人的荒败叙事场域。一方面,山村...
“江南三部曲”中陌生化叙事艺术研究
摘要:“江南三部曲”(以下称“三部曲”)是格非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三代人寻求桃源理想而不得的故事。格非以烟雨江南为故事的底色,使作品具备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历史书写的“非宏大化”、文本世界塑造的“非日常化”和写作策略...
历史的“还乡”
摘要:《苔》作为周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晚清四川嘉定李氏家族的兴衰往事与时代更迭,塑造了家主李普福、山匪刘太清、懵懂的被启蒙者李世景、革命者税相臣等一系列人物。在《苔》的叙事过程中,周恺尝试解决了被焦虑的历史记忆遮盖了的人的问题,他选用...
从成长小说视角分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自我探寻
摘要:本文以成长小说为视角,对英国现代主义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主人公保罗的自我探寻进行了深入探析,发现保罗的成长经历了自我形成、自我探寻以及自我重建三个阶段。其中,在自我形成阶段,受母亲极端的精神控制和成长环境的...
浅析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色彩
摘要:赫胥黎的著名小说《美丽新世界》是自20世纪以来最受欢迎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之一。虽然不是同类型作品中最早的,但就该作品的诞生背景、创建的时空特征、叙事模式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来看,确是一部最为经典和伟大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极具现实意义,对...

诗文评鉴

漫话《诗经·卫风·伯兮》
摘要:《诗经-卫风-伯兮》作为《诗经》中思妇诗的名篇,抒发了思妇对征人的刻骨思念;同时,它在艺术方面也别具特色,它独有的“夸夫”传统、“女为悦己者容”情结和“相思成疾”的心理表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诗经》 夸夫 相思 《...
从宋人诗词角度看猫意象内涵及其历史变迁
摘要:宋代诗词中,猫意象的出现频次较之唐及唐以前大量增加。中国驯化猫的历史较晚,人们从注重猫的防治鼠害功用到注重其情感价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古人认为猫属阴,是一种阴冷、怪异、神秘的动物。民间传说、志怪小说中常有猫的妖怪化的记载,故...
论阿拜诗歌的教育思想
摘要:哈萨克族诗人阿拜的诗歌创作代表19世纪哈萨克民族文学的最高成就,其经典传世诗作中留有大量的有价值的诗歌教育理论,涉及诗歌教育本体论、诗歌教育创作论、诗歌教育鉴赏论等方面。阿拜没有教育理论专著,教育学思想零散分布在诗歌创作中,但内涵丰富...

语言之思

从小三角理论出发研究“无效x”语言现象
摘要:由于人们思维认知能力的提高,为了认识新事物,人们把概念形式化,因此产生了一大批新词组。本文一方面通过历时角度对“无效”进行描写,进而分析“无效”后是否带宾语以及意义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拟从邢福义先生所提出的小三角理论对新产生的“无效...
网络称谓语“小仙女”探析
摘要: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敏感的一部分,称谓语作为词汇系统的一部分,不仅受语言系统内部规则的制约,也受社会变化的影响,并反映社会变化。网络称谓语“小仙女”是传统称谓“仙女”的旧词新用,其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发生了变化。“仙女”出现了语义降格,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论流行称谓语“宝”的泛化
摘要:“宝”是当下热门的流行称谓语,在发展过程中指称对象和使用范围都在泛化。本文依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实例分析“宝”的泛化现象,从打破称谓困境、满足表达需求、追求新颖表达、适应网络热潮四个方面分析“宝”的泛化原因,提出“宝”的使用建议。 关键...

文苑经纬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语翻译研究
摘要:2012年10月20日,随着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落幕,世界将目光焦聚于—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莫言,这是中国作家首次站上文学界荣誉的最高点,并被世人所悉知。尽管此前我国也有很多丰硕的文学著作,但往往因作品的对外翻译欠缺导致其所呈现的效...
境界论视角下刘士聪散文翻译探析
摘要: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回归,使“境界”一词在译坛重焕新的生命活力,再续境界论翻译的学术薪火。境界是文学翻译的至高理想,更是散文翻译的至臻追求。刘士聪译笔下的散文,神韵与气质兼备,意境与氛围共存,充分再现了原作的艺术魅力。本文基于翻译境界论...
对“自我”的追寻与坚守
摘要:作家孙犁可谓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异类”,其从未放弃对“自我”的追寻与坚守,这对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建设也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孙犁在创作中刻画理想中的人物和理想中的“自我”,实现其“自我”形象的投射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孙犁的“...
论文化建设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是打响脱贫攻坚战时期的深度贫困区域。从2021年开始,中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护和开发好岢岚县乡土文化资源,持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岢岚地域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本文拟从对岢岚当地的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古希腊书写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国文学的三大巨人之一,一直处在山峰之上俯瞰着众人,吸引着数不胜数的研究者。陀翁作品中带着明显的人道主义光辉,且这种光辉在隐形层面上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定的联系。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希腊书写 酒神想象 人的命运 ...
美国文学中荒野意象的嬗变
摘要:荒野作为一个审美对象,一经发现,就与生态美学联系在了一起。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意象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从詹姆斯-库柏、梭罗、杰克-伦敦、利奥波德和斯坦贝克五位美国作家的各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美国文学中荒野意象的嬗变,探寻荒野在美国资本主义发...

艺术广角

关汉卿杂剧科诨与柏格森滑稽理论
摘要: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是西方喜剧理论的代表人物,于1900年出版了《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提出了自己的滑稽理论,对后世的喜剧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即以柏格森的滑稽理论对关汉卿杂剧科诨进行分析,重点归纳总结了关...
从海昏侯墓管窥汉舞予中国古典舞现代发展的启示
摘要:2015年海昏侯墓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出土文物之多,规模之庞大,再一次展示了大汉王朝的盛世华章。伴随出土的36个乐俑,推动大众艺术视野向大汉王朝舞蹈奥秘聚焦,由此,一场梦回大汉、穿越干年的艺术时空对话正式展开。守住大汉文化遗产之精华,...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7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6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