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4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美学史研究

席勒与伽达默尔的游戏观之比较
摘 要:游戏是西方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8世纪,德国文学巨擎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构建了以游戏冲动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他认为,人在游戏中摆脱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实现了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统一,达到了一种内在与外在自由的状态,是美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对黑格尔感性意识概念的批判与重构
摘 要:黑格尔将感性作为意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感觉确定性就是“这一个”和“意谓”。在批判黑格尔感性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感性意识是人的感性意识。感性作为世界自身的反映,即时间的形体化,使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相分离。在存在与本质的矛盾运动...
论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他者”观的批判
摘 要:“他者”问题是现象学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人应当如何生活”这一基本哲学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共在”思想,将自我与他者消融其中,由此破出封闭“我思”的唯我困境。而在列维纳斯看来,海氏的“共在”虽然突破了...
论叶嘉莹词体分类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摘 要:叶嘉莹将唐代以来的词分为四种类型: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哲化之词。这和词学史上既有的分类方式相比概念更加清晰、更加周延,但其部分概念内涵模糊,外延不清,导致她自己在判断一些词人词作时也常常自相矛盾。另外,分类标准不统一,也...
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
摘 要:“非虚构”文学,后缀的“文学”二字,将“非虚构”写作归属为“文学”,而不是“新闻”或其他的非文学体裁,对这种书写进行了初步的文体划分,是对非虚构文学“文学性”的内在基本要求和审美性质的承认。非虚构文学的文学性贯穿文本的整个生成过程...
探析身体在此在本体论维度的重要意义
摘 要:虽然海德格尔并未以专题化的形式讨论“身体”,他本人也常因忽视身体问题而招致学者批评。但如果仔细阅读海德格尔的文本就会发现,其对身体问题的理解一直存在,尤其是在《昭里孔研讨班》中对此在身体问题的论述十分详备。通过探讨海德格尔语境下身...
西方环境美学中自然美建构觑探
摘 要:自然美作为生态振兴的重要引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助推器”。西方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逻辑对自然美的建构,效果显著并演化出多种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研究自然美创新性建构的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照。借鉴西方环境美学中自然美...

审美视点

珠宝图像学研究:经济、文化和法律
摘 要:珠宝艺术是艺术品市场的传统行业,珠宝市场增加了市场经济的美感,同时也促进了文艺市场的蓬勃发展。图像增加了珠宝艺术的创造性和特殊感,在拍卖和销售过程中,应当避免图像仿制,贬损艺术品价值。通过介绍珠宝行业图像的基本发展和历史概况,提出...
“伪真实的面具”:社交媒体女性“原生美”的理想展演文化
摘 要:审美根植于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通过审美意识及其物化和实践的综合形式显现。移动互联网主导下的电子媒介化社会,形成了时代特有的审美标准。赛博空间中液态、碎片的符号整合而成了审美标准,带给受众以“深层的符号体验”,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观...
洛阳平乐村牡丹画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摘 要:洛阳平乐村为中原地带的传统村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利用牡丹文化优势,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集生产、流通、消费于一体的牡丹画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当地的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艺术市场的角度出发,以洛阳平乐村牡丹画产业的...
试论中国禅宗思想与大足宝顶山半身造像的关系
摘 要: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代表的大足石刻,不仅延长了中国石窟艺术史,而且创造了许多其他大型石窟造像群未曾有的局面。例如,集中地出现了半身造像(尤其是半身佛、半身菩萨像)。按照造像仪轨和佛经戒律的规定,雕刻半身像是对佛法的不敬,所以半身像...
论构成主义对舞台灯光设计的影响
摘 要:西方的构成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设计影响深远,舞台灯光设计也受到了构成主义的辐射。在构成主义出现的同时代,以梅耶荷德为代表的艺术家对于舞台灯光表现手段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其中不乏构成主义的美学印记。随着时代发展,阿庇亚、斯沃博达等人对美...
从神话学视角解读“空桑”
摘 要:对于古代文献中的“空桑”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较为常见的有地名、瑟名与神树之名三种解释。当“空桑”被释作地名时,无法依据不同文献的记录确定其具体之所在,并且有可能是神话虚构之地名。“空桑”作为瑟的代称时,其命名依据主要有产地与材质两...
小说的内在性和美育价值
摘 要: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探讨了小说存在的必然。因为小说叩问存在,它描绘不确定,它坚持怀疑而不是委身于强权。小说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世界,审视本以为熟悉的概念。它对被遗忘的存在进行召唤。小说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探索,应当把握自我...

审美与音乐

美从“悲”中来
摘 要:作为19世纪后期俄罗斯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代表音乐家,其音乐创造蕴含浓厚的俄罗斯传统音乐风格和民族精神,慷慨激昂的音乐基调,伴随着广阔悠长的曲风,时而深沉、时而柔美。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占据着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崇高地位...
戏曲角色名词优、戚施、籧篨考释
摘 要:随着戏曲艺术的孕育、产生、发展,出现了大量与角色相关的名词术语。通过对戏曲孕育时期角色名词——优、戚施、籧篨进行考释,认为优来源于猿猴、戚施来源于蟾蜍、籧篨来源于鸲鹆鸟。通过对戏曲角色名词的阐释,试图拓宽戏曲研究广度与深度。 关键...
知觉现象学视域中Livehouse里的青年身份认同构建研究
摘 要:观看室内音乐表演成为部分青年学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他们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也是在现代性背景下面对生活困惑所作出的积极调适。梅洛-庞蒂在身体-主体理论中明确地提出身体是媒介物的说法。新媒介技术的到来引...

审美与艺术学

作为材质的墨:“材”“质”的显、隐与转化
摘 要:中国传统书画向来重视材质。墨在诞生之初并不具有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涵,在人工墨的不断改善中,松烟墨发展出审美的因素,并在宋代形成了由墨悟理、以墨喻人的文化联想,墨也完成了“有材无质”到“材质并显”再到“材隐质显”的发展。对于这种“材”...
《长江图》中“美人”意象的母神原型和现代价值
摘 要:母神原型作为人类深层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影响深远,《长江图》中安陆的性爱启蒙及其与长江的自然互渗,体现出鲜明的女神崇拜色彩。并且安陆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男性想象中的救赎形象,而是以精神、情感和生命文化崇拜等方面相较于男性更突出的性别特质,...
“法”向“意”转:唐宋书法的审美之变及在书论中的体现
摘 要:唐朝书法以“楷体”为主,重视书法的法度,而宋朝的书法审美则转变为“尚意”,成为书法家追求书法之“乐”的载体。宋人书论中所展现的,无论是欧阳修的“静中之乐”、蔡襄的“神气为佳”、苏轼的“意造无法”,还是米芾的“随意自然”,都是宋人对...
万物照应论中的生命关联
摘 要:杉浦康平作为亚洲研究图像学学者第一人,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艺术界站稳了脚步。其代表作《造型的诞生》一书从万物照应论的角度出发,并以研究人体结构入手,阐述造型原本的全新样貌,使人们对造型诞生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对...
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
摘 要:《Indoors》个展不论是在对消费文化的再现和分析上,还是在作品与展场这一与观者互动的空间设计上,都基于“视觉考古”的层面梳理了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符号表征系统。本文旨在从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角度去深度剖析作品背后潜隐的视觉策略,在...

审美与文学

英雄之旅:《五号屠场》中神话的破灭
摘 要: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其非线性的叙事技巧和反战主题而著称,然而小说中冯内古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却一直未引起关注。主人公比利·皮尔格林接受召唤奔赴战场,战胜苦难最终渴望救赎人类的形象与约瑟夫·坎贝尔所总结的...
论杜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 要:中唐以降,骈文复振,古文渐显颓势。在此背景下,杜牧的散文创作却能在继承古文运动余绪的同时,复于诸家之外自成一派,于晚唐文坛上独领风骚。作为晚唐散文写作领域内的第一人,杜牧文章的艺术特色可谓鲜明且独特。若从表达方式、艺术风格、修辞手...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的空间叙事与记忆重构
摘 要: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借助伊斯坦布尔街头卖钵扎的小贩麦夫鲁特的视角记录了他半个世纪的城市漫游经验,他在西化后的伊斯坦布尔寒来暑往的记忆,架构起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型。本文以空间叙事与记忆重构作为考察视角,重点分析该文本独特的...
等级森严的巴黎动物园:《高老头》中的动物性比喻体系研究
摘 要: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动物比喻,即通过对小说中各种人物按照社会等级进行分类,并将不同的社会阶层表征为特定的动物类型。比喻方法可以分为临时性比喻和类型化比喻两种:前者是暂时性的,描绘小说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临时...
从《救风尘》到《梦华录》
摘 要:元杂剧《救风尘》在表现传统女性婚恋困境以及封建背景下女性独立意识的受缚与解放上具有超越时代的鉴赏价值,深受现代改编艺术市场的青睐。而2022年6月播出的改编影视剧《梦华录》,因对女性意识解读与原著形象塑造相差甚远,最终在女性主题的...
从“人”出发
摘 要:作为当今华文文坛的代表性作家,严歌苓对女性命运有着持久独特的艺术观照。《雌性的草地》中,作者从女性“人”的属性出发所构建的雌性情谊,为了解特定时代被遮蔽的女性群体提供了新视野;艺术上采用了现代派的先锋技巧,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论格非《望春风》中“我”的叙述功能
摘 要:格非的《望春风》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展开关于乡村的书写。从叙述者干预的角度来说,这一个“我”不仅通过题记、元叙述、元小说的形式对文本本身进行话语干预,而且还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解释、判断、概括性的评论。在小说中,“我...

影视美学

通俗叙事的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变奏
摘 要:文牧野执导的两部现实题材长片在文本建构中都采用了通俗叙事的模式。影片的具体创作继承了华语电影通俗剧的叙事传统,并将当下的社会意识融入其中,使通俗叙事呈现出了属于新时代的现实主义表征。同时,从文牧野的电影创作中还可看到通俗叙事在当下...
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中国电影档期探究
摘 要:电影档期是以群体心理为依托的产业化产物,是助力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把电影发行权交还给电影制作者是电影产业化第一阶段成功的标志,那么,电影档期的诞生与成熟则是第二阶段成功的标志。它标志着自下而上的市场动力的形成,意味着...
纪录片导演的多重身份
摘 要:柬埔寨导演潘礼德是红色高棉大屠杀的亲历者,纵观他三十多年的纪录片导演生涯,从影像作为媒介保存记忆、对抗遗忘的角度而言,他是历史记忆的“书写者”;从纪录电影的形式探索上来看,他是纪录影像的“造型师”;从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剖析,如果纪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都市题材电影的空间美学特征
摘 要: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亚洲都市题材电影中的空间美学设计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特色走向多元共存的过程,同时聚焦其中的视觉记忆和文化心理,通过对立式、融通式、复制式的设计思路,以及营造“文艺”而温暖的城市“角落”,相...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中的移民表述与身份认同
摘 要:多元的移民流动为香港这座城市注入了独特的移民文化,而香港电影是移民表述的关键载体。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确定造就了香港移民电影史上的高峰期,并由此呈现出关于身份认同的单向度影像。随着2003年CEPA协议的签订,影片里对内地、香...
修辞性叙事视域下动画短片《鹅鹅鹅》的叙述距离透视
摘 要:以周更形式放送的“国漫实验”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播出后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其中第二集《鹅鹅鹅》更是掀起了观众对其主旨内核的大量解析推测和二创制作,原因除了其拥有诡异荒诞的视觉风格外,创作者对其中叙述话语的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修...
中国神话中父权逻辑建构与人的主体精神觉醒
摘 要:《封神第一部》是中国本土的英雄神话史诗,保留了神话内核的同时,以当代化的叙事视角与结构张力进行改编,站在父权制系统内部,以崭新的视角述说着父权逻辑的建构、超越“度”的界限的权力欲望的放纵以及权力操控下主体的反抗与精神觉醒。在中国特...
新力量导演的创作分化及风格探析
摘 要:新力量导演作为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军,面对多元文化圈层与庞大的电影市场,在电影工业美学的支撑下,愈加显现出对电影工业与电影美学的驾轻就熟。青年导演的接续涌现与创作的不断成熟,使得这一群体近年来在风格探索上渐呈分化之势。无论是坚持...

美术作品

林威娜作品
作者简介:林威娜,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孙莉作品
作者简介:孙莉,副研究馆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郑州美术馆典藏研究部主任,《廿载岁华——郑州美术馆典藏精品集》执行主编,《笔墨解析》《郑州美术馆作品集》《郑州美术馆馆藏作品选》执行副主编。...
《粤西拾翠》
作者简介:高红星,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任教师,副高,专业负责人。...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歌剧

    歌剧

    2025年04期
    ¥15.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