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4年0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一本精选全国报刊佳作,荟萃时代精美短文的综合性文摘半月刊,具有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一刊在手,遍览全国报刊精萃小品。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卷首语

夏天是午后滂沱的大雨。 它仿佛通人性,总是来得很及时。就在太阳烘烤的人们都失去了耐心的时候,一场沁人心脾的大雨像偶然路过一般悄然降临,仿佛调皮的少女,随性洒落一阵巧笑轻音,溶解了世间所有的暑气。雨过处万物被洗刷一新,又恢复了活力,又新添几分...

品行

三月二十日的早晨
六点钟的时候,天完全亮了。路灯也灭了,江面上漂浮的航标灯,不再闪烁。能看见的灯光,只有江心洲马路上的信号灯。只有信号灯,即使到了大白天,也在不知疲倦地工作。我的角度只能看见这么一个红绿灯,从坐着的地方看过去,隐约地还能看见,看见它掩映在绿树...
村西的小河
对于晋南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汾河曾是一个传说,就像黄河和长江一样。 小孩子们经常听长辈说起,刚刚赶着马车从河西拉了一趟炭回来,“水可大啦,望也望不到边!”他们不住赞叹。小孩子们在不远处玩耍,看似不经意,实际上支棱着耳朵一字不落都听进了心里。但...
老君山的一
在去栾川老君山之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攻略。首先好奇的是别的地方有没有也叫老君山的,搜了一下,全国各地的老君山居然有十来个。不过转念一想,也在情理之中。或是有传说遗留,或是因尊崇之心,总之是种种原由使得那么多山共享此名,山不同名同,这就是大道...
聆听丽江的静
丽江的静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丽江是个喧闹的地方,来到丽江,却发现这里这么静。我在丽江古城的一个庭院里,这里的静是那种万籁俱寂的静,听不到一丝杂音,连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不像都市里平时总有嘈杂的声音。 来到丽江的那天正下着雨,周围的山笼罩...
好风相送去江城
清人的诗,印象中有“雾谷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一句。瑶台何在,到底虚无缥缈。倒是真有好风相送去江城,武汉江城的车谷。 车谷在武汉之南,作为中国车谷,东风、神龙、东风本田等五大汽车公司总部在此,还有十来家整车生产厂,几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

品物

初夏记忆
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因为傍晚的蚊子很活跃。 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 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
猎人与母猴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
沃柑甜
一开初到戌街,看过新鲜热闹之后,很长时间里都让人心情沉重。2004年3月,聚焦“三农”问题的电视连续剧《沃土》在戌街外景地、一个叫老纳的小山村开机拍摄。牟定历史上第一次拍摄电视剧,格外引人注目,人群赶集会一样走进老纳。我跟着宣传部的人去。看...
仰面花,低头卉
楼下,出门就是一株红李,不高不矮。枝条都横到了路上,花开时,人从花下过,叶茂时,人从叶底穿。 这几日,我知道它就要开花了。春风吹得遍地都是,它不会没收到。虽然,它还耐着性子,可是,我已知它蠢蠢欲动。早出晚归,每每走在树下,我都会仰头去看。它...
斜风细雨绿蓑衣
在旧年乡间,看云识天气,耕者皆有一件蓑衣。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蓑衣,成了爷爷野外劳动避雨的标配。斜风细雨的春日,爷爷身披蓑衣,打着赤脚,一手扶犁,一手持鞭,吆喝着一头老水牛游走在水田。沉睡了一冬的泥土,被锃...

品相

风雪已过万重山
去马路对面的馒头铺,买了一张大饼,又买了几个馒头。我正要一手提一个袋子往外走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传过来,说,叔,这样,我给你拿个大点儿的袋子,把它俩合在一起。卖馒头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在喊谁呢?此刻,馒头铺里分明只有我们俩。然而,有...
那些被“错付”的好意
和朋友们聊到了一个话题:那些在公共场合被“错付”了的好意。一个姑娘先打开了话匣子。 有一次坐地铁,车厢里满满当当都是人,她看见身边有位老大爷上车,就自然而然地起身让座。不想大爷只是摆摆手,不仅不领情,甚至都没有多看她一眼。 当时很多人都看到...
他究竟是谁
每天在小区门口和我点头微笑的小个子保安,那天跟我说,他要去法国了。我问:去旅游?他说是去参观一家红酒厂。 我笑着调侃他:你做大啦!他赶紧朝我摆了摆手。 这个保安个头矮小,木讷谦卑,今年40多岁,长得像50多岁的模样。比起另外几个保安,他待人...
给自己一处精神自留地
每年都会有学弟学妹问我:“读中文系是什么感觉?”“读中文系好找工作吗?”“能找什么样的工作?” 我于2014年参加高考,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决要报考中文系。父亲生气极了,叫了几乎所有亲戚来轮流说服我改变主意。这些话无外乎:“学文科找不到工作。...
尘缘
明海十三岁出家,成了一名少年和尚。他没觉得这营生有什么不寻常,村里盛产和尚,很多后生都早早出了家,就像现在有的村小伙结伴去沿海打工,有的村姑娘相约进城做家政一样。出了家的明海从此解决了一辈子的吃饭问题,何况庙里有舅舅,庙外还可以结交新朋友,...

品言

人生没有永远
小时候看电影,常遇到这样的镜头。英雄相遇,遂成莫逆,但转眼又要分别。双方打拱作别,台词通常为:后会有期,来日方长。接着拨转马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而结局也通常一别则杳如黄鹤,相会也遥遥无期。 “来日并不方长”。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
你为什么总不快乐
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看起来很成功的人,他们并不快乐。 作为普通人,为什么他会认为成功的人应该很快乐呢?因为他并没有成功。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求某些东西,但都没有得到过,而那些得不到的在他眼中就是好的,我小时候生活在西...
闲谈交友
朋友是五伦之一。这方面的道义,古人看得很重。诸葛亮就曾讲过一段意味隽永的话:“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这种交友的美德,当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发扬光大,成为我们交友的座右铭。...
何为诡辩
有两个15岁的中学生找到教他们希腊文教师,问道:“老师,请问: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这位精通希腊文且又精通希腊哲学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稍稍地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作客,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很脏。我请这两个人去洗...

品情

百年背影
我赶到浦口火车站,突然想到,朱自清写下名篇《背影》整整100年了。这座火车站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也早早退出历史的舞台…… 朋友告诉我,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朱自清1917年即在此乘车北上;1929年,孙中山灵柩抵此“停灵”;193...
春约洲之头
春约洲之头。15年前,我和你常去回龙洲。 电话里一声:走走。就出来了,一路脚步轻快。那里,是县城里的一个小洲,是绿意流动的世界,是让心灵安静的地方。 你我,总是相约着去那里,那是一块新鲜翠绿柔软的地方。那地方,仿佛就是一个自然的子宫,孕育着...
给爱一个容器
完美的婚姻,离不开宽容和理解。 初春的一个周末,听说朋友宇鸿刚从南方归来休年假,我便邀约了几个哥们“突然袭击”。刚走进他家楼道,鸡汤的香味扑面而来。有个哥们说:“宇鸿这小子真有福气,有个这么疼他的媳妇。”敲门而入,果然是宇鸿媳妇在煲鸡汤。宇...
林徽因的母爱
如果票选知名度最高的民国女人,前三名里肯定有林徽因。提及她,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作为爱情女主角的林徽因,或者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很少有人提及她作为母亲的角色。 病躯上绽放的母爱之花 1929年,林徽因25岁的时候,在沈阳生下了她和梁思成的第...

品艺

小说的气味
拿破仑曾经说过,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借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因为科西嘉岛上有一种植物,风里有这种植物的独特的气味。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他描写...
修花记
今儿得空儿,把我那疯长了月余的“空中小花园”拾掇拾掇。前段时间家里没人,疏于拘管,它们长疯了,完完全全陷入了无政府主义狂欢。长春花葳葳蕤蕤,纤细的花茎已经支撑不住“笨重的身子”,枝头低垂下来,逶迤,牵绊,不是藤蔓植物,却有了藤蔓植物的自由散...
我的创作生活回顾
一个人活在世上,生了两只脚,天天不知不觉地走来走去,走的路真不知有多少。你若不细想则已,你若回头来细想一想,则你所已经走过了的路线,和将来不得不走的路线,实在是最自然,同时也是最复杂,最奇怪的一件事情。 面前的小小的一条路,你转弯抹角的走去...
理发店和剃头匠
早先新河头的剃头店好像在老闸十字路口向南,也就是老供销社商店南边,再过去好像还有个信用社。 后来什么时候搬到老闸东桥爪子边上的,记不太清了。 剃头店是乡人的说法,正规点的叫理发店。 店面不大,约十来个平方,店里有个大躺椅,非常正式,就是掉漆...
空生妙有
陪文友拜访一位画家。文友吟出一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香茗候知音”,画家感觉不错,当即挥毫。他先在右边画了一把壶,又在壶嘴画了一缕青烟,然后题诗其上。 文友惊问:“好了?” “好了。” “山呢?房呢?明月呢?” “不需要!”画家道。 文友迟...

品味

锅盖刀鱼
江苏的镇江锅盖面因其清香醇厚名扬四方,但锅盖刀鱼这道美食却鲜有人知。近日听朋友说起,我心向往之,垂涎欲滴。 朋友强子是个资深吃货,因为《人间食单》一书,我们相识了。他走南闯北,尝遍天下美食,且自己还经营美食,对我这个动嘴不动手的“美食家”颇...
肉渣、炒琪及其他
南通友人寄来了家乡的特产:如皋的猪肉渣,其形状类似干煎小黄鱼,而滋味别样。放入空气炸锅中略微加热,吃着真是满嘴喷香。此肉渣为五花肉熬制而成。由此味道就想起了少时所吃的肥猪肉渣。 那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队时期,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猪肉,春...
香椿
一个春雨初晴的周末,和朋友相约来到郊外。信步田野,春的气息弥漫天空,树木舒展着嫩绿的枝条,带着新鲜嫩草气味的微风阵阵吹来,到处春意盎然。 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喊声:“晚上我们有好菜吃了!”朋友指着一棵长满嫩芽的香椿树叫道。望着这棵香椿树,我不...
山间的野蓝莓
野蓝莓,生长在山里的一种小野果,秋冬时节,有的微微的红,有的溜溜的黑,还有的莹莹的蓝。在我的家乡,它叫山米籽。每到秋冬,那一簇簇、一丛丛的矮小蓝莓树自然引来了无数人的采摘和饱食。说来也怪,那时候,乡人亲手耕种的农作物产量不高,唯独这漫山遍野...
喝碗绥德羊杂碎
绥德有很多特色小吃,如抿节、圪坨、洋芋丸子、油旋、钱钱汤、杂面叶、麻汤饭、肉丁丁饭等,最有名的,还数绥德羊杂碎。 在绥德,有“一碗杂碎,半碗文化”的说法。绥德羊杂碎的主料是羊头、羊肚和羊血,其他杂碎一概不用,辅料有粉条、莲花白和芹菜。羊头、...

品史

安史之乱中的诗人们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爆发,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中,整个唐王朝分崩离析,朝堂混乱,河山飘摇,人民流离失所,诚惶诚恐。安史之乱,是辉煌盛唐走向中唐的转折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统治者在选官上也有了新的标准,或因为战...
成年后理解了胡屠户
中学时读《范进中举》,胡屠户作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典型,在课堂上被同学们各种嘲讽调侃。 但进入成人世界,经历了各种人情世故,再去看胡屠户的所作所为,突然就理解他了: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没啥好嘲讽的。 原著对胡屠户的刻画非常有深度,几个细节...
老将最后的梦想
431年北伐救援回来,王仲德担任徐州刺史和兖州刺史,基本上就守卫在边疆,和檀道济的江州距离遥远,他怎么能知道檀道济谋反的事呢? 知道不知道不重要,重要是他的份量够。 当年追随刘裕京口起义的老将,现在硕果仅存就是他们俩了,指认檀道济非王仲德莫...
人生如寄
陶渊明于东篱下采菊,林逋居住于梅林中,林黛玉的潇湘馆遍植翠竹,王子猷只是暂住几日也要求在房屋周围种竹。人类对于住所,除遮风避雨外,还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瑰丽的想象。 房屋的确反映了居住者的精神面貌。爱伦坡的笔下昏暗潮湿的房子是丑恶人性的寓所,霍...
胶漆之谊
东汉时期,陈重与雷义是被人们交口称赞的两位君子,他们品德高尚,均能舍己为人。两人之间的友情极为深厚,后人称他们是“陈雷胶漆,至死不离”。 陈重年轻时与雷义结为至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春秋》成为饱学之士。当时,太守张云素闻陈重的名气,也...
铁锅之仗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都御史杨善作为使者去往瓦剌和谈。 瓦剌首领也先友好接待了杨善一行,也先和杨善两人还在一起聊天,就说到了也先为何攻打明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不卖铁锅给瓦剌。 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发兵入掠前,就曾说:...
掐苜蓿
小时候,家在阴面的山上,春天来得有些慢,看对面阳坡山上的山桃花开了,小草也渐渐泛绿意了,心里便直痒痒。对面半山腰上有座蓝瓦房,配有宁静院落,周围片片麦田,偶尔炊烟袅袅,有时会看到一对老夫妻在田地里劳作。院子下面难得有一大片苜蓿地,因为一般人...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6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5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