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4年1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一本精选全国报刊佳作,荟萃时代精美短文的综合性文摘半月刊,具有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一刊在手,遍览全国报刊精萃小品。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卷首语

论思考
哪怕是藏书最丰的图书馆,如果书籍放置混乱的话,其实际用处也不及一个收藏不多、但却整理得有条有理的小图书室。 同样,大量的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却经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知识。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把每一真...

品情

明月乡关何处
不管是谁,在父母面前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无论走多远,在内心深处,故乡总是那样美好淳朴、鲜活如初。 于是,你总是在早晨的一片清爽和憧憬中,一遍一遍地忆起故乡。 近了,故乡!鸡刚叫过头遍,“吱呀”一声门开,晨曦在一片乳白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机。渐趋清...
有外婆,才有澎湖湾
三十年前产于故乡的木材缓缓合上,遮住了外婆在尘世的最后面容。 我携妻带子,从暴雨滂沱的湖南驾车千里,正是为这最后一面而来。我的祖辈凋零得早。祖母60年前死于伤寒,葬在了五岭之巅;外祖父30年前病故,正值母亲为我生日去街上买点猪肉被卡车撞伤住...
最亮的那颗星
夜幕降临,县城紫水湿地公园便热闹起来。挂在天空上的月亮婆婆一甩手,洁白的月光洒落一地,像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辉;漫天的星星像宝石一闪一闪的,咧着嘴向行人微笑……正当我陶醉在这美好的夜景时,一阵歌声飘入耳中,“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
雪夜的老人
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
“自私”的老父亲
老父亲今年八十八了。他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十里八乡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那个年代他就买了130汽车,雇人开着做买卖挣了不少钱。 作为儿子,我却深为他的“自私”感到困惑。自从跟我分家,他从不过问我的家庭,他的日子却一直过得很时髦。在村里他...

品味

飞来茶
坐在树下,一桌一凳、一壶一碗,一把简陋的扇子,扇出一个古意盎然的夏天。 桌不必朱红,凳不必橙黄,壶和碗也不必是紫砂、青花或者别的什么名贵上品,乡间最通俗最简单的就行。一把扇子,许是被人遗弃好久的蒲扇,许是一张废纸折叠而成的纸扇,也或许就是一...
汤的横生妙趣
小时候的我是个面黄肌瘦的“豆芽菜”。因为脾胃不好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又因为挑食,吃正餐的时候食欲不佳,过了饭点又以零食果腹,这种恶性循环着实让家长们心烦气躁,因此饭桌上请我吃“毛栗子”也是常有的事。 寒暑假的时候被送往奶...
流浪泥螺醉一回
泥螺不像螺,常见的响螺、辣螺、芝麻螺、肚脐螺都有坚硬的外壳包裹着自己的肉身,螺肉安然睡在螺壳里——不肯露头,还在壳口加上厚实的厣守卫门户。唯有泥螺,灰黑色的外壳光滑单薄,口无遮拦,半爿螺肉裸露在外,让人心生怜悯。 滩涂里的原住民总有各自随潮...
大豆至简
我幽暗而冷寒的旧日生活曾被一粒粒黄灿的豆子照上一抹暖光。我们宋家坝人说的豆子,只指大豆。那些年,在宋家坝,豆子只是大米、玉米、红薯之外可有可无的陪衬,并没有获得成行成排大规模播种的机会。肚里荤腥少,乡亲们对稻谷、红薯、玉米的需求量大,豆子产...
馓子飘香
节日里,人们都不会亏待自己,总会想方设法犒劳一下自己的口腹。以前过节,瓜子花生是少不了的,能有点水果糖更好,再买点苹果,还要泡茶,蒸点馒头花卷,准备上一些青菜,粉条自己做……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炸馓子,这是桌子上必不可少的。可炸馓子是个费劲的...

品行

在鄂托克
车到鄂托克旗的棋盘井镇,已是傍晚。吃了简餐,我说想到街上走走。鄂托克旗委宣传部部长张军说,那就去生态园。 此前得知,棋盘井镇是鄂尔多斯地区一个工业重镇,想象中工厂林立,煤矿遍布,垃圾成堆,疮痍满目。没想到,还有一个树木葳蕤的生态园。有些树木...
走淮河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出生在淮河中游城市蚌埠的淮委(淮河水利委员会)医院。后来我父母到宿县工作,我就随父母到了宿县,一直到1978年上大学,我才离开宿县四年。1982年大学毕业,我回到宿县(宿州),在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五年后又离开...
遥远的喀纳斯
朝着喀纳斯,我们踏上旅程。 绿茵如毯、广阔平坦的草原;清澈见底、蜿蜒北上的蓝带;上尖下阔、形似阳伞的雪松;错落有致、蘑菇般的毡房;漂泊不定、似白云滚动的羊群……配以远处青衣白冠梳妆起来的阿尔泰山作为底衬,一路上的北疆美不胜收,几天来的颠沛奔...
风情八卦街
八卦街常被称为沈阳神秘的街道,我向往已久。 第一次走进八卦街,是在一个冬夜,大雪纷飞着,染白了街头巷尾,我们几个人,披着曼妙的雪花,踏入这神秘的街口。 八卦街,于我是陌生的,跟在众人的身后,听着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踩雪声,给本不宽的巷子...
彩霞辉映白帝城
轮船溯江而上。入三峡,进瞿塘,岸边绝壁峭立,江面收窄,江流湍急。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不时映入眼帘。突然间,夔门在前方洞开,万道霞光破空而来,峡江倏忽明亮。我清楚地看见了绝壁上的石刻。霎时,雄浑、古朴、庄严的气象,扑面而来。 40年前,我与满...

品艺

农闲看戏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独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土,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
知识渊博不算长处
画家刘海粟擅长山水、花鸟及走兽画,创作中取传统精湛技法而不泥古,注重写生,师造化而又能跳出造化,以泼墨和泼彩为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创新方法,作品苍莽劲拔,醇厚朴茂,豪放奇肆,多彩多姿。 刘海粟卓然自成一家,不过,要是没有当年那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和...
风雅宋代的一盏茶
宋朝,一个风雅至极的时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被誉为宋代“文人四艺”。点茶这一技艺,因其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展现宋代幽雅之风,所以被推崇为四艺之首。宋人将沏茶称为“点茶”,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技艺和冲泡方式。茶饼需先被精心碾磨成细末,...
藏拙之美
朋友老夏的女儿阿巧,新近买了一件连衣裙,收腹塑腰,曲线毕露,据说是近来很火的一个品牌,创始人是美国时装设计师金·卡戴珊,其设计理念是:不管什么人,穿上立刻显露你的原形。这对穿衣人十分苛刻,必须拥有十分身材、没有一点赘肉。老夏对女儿...
天上乐声起
倘若亲临现场,投入地聆听一场河北固安屈家营的古音乐会,便会心潮奔涌,难以自抑。 “京南第一县”固安,古称“方城”,拥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于秦”的“督亢”,即今固安、涿州一带,自古富庶之地。 固安屈家营村,因国家级非遗而...

品相

猫街石匠
猫街人说,猫街有三座大山:大湾山、中峰山、白马山。大湾山和白马山实际上只隔着一条左苗河,东边的大湾山余脉叫大石岭岗,西边的白马山叫龙岗,因为曾经建过山神庙,也叫神庙山。两座山都铺满石头。猫街就流传六块老叫石的故事。石头是这样叫的:一块牛身子...
后窗
刘大爷家是我家后窗外的隔路邻家。刘大爷是老户,我们是新户。刚住过来那几年,刘大爷家是齐整、热闹的三世同堂,刘大爷、刘大妈,儿子大刘、儿媳妇和两个孙子孙女。我们住在二楼,后窗居高临下,刘大爷家院内和门前的景致一览无余,独门小院,气象温馨,安闲...
牵绊的力量
那个瘦小的老婆婆又颤巍巍地爬到楼顶来了,手里拎着一个矿泉水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这比一泡尿多不了多少的半瓶水,几乎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她爬上来时,一脸登顶珠峰般的兴奋。 一连几天都40度以上,即使早晨,明晃晃的太阳也一脸豪横,不把成都的气温...
母亲的话
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胸无点墨,功无半篑,只想厮守几亩地,大步不迈,小步不移。但她从土地里捡拾的只言片语,却有谷粒般的生命力。 小时候,学校里没有劳动课和劳动作业,因为家家都有干不完的活。放学回到家,就是父母的“接班人”,大人有大人的活,...
日子闪亮
在这座城市的不远处,我邂逅了一道狭长幽静的山谷。此后,无论是无所事事,还是心里烦闷,或者只是单纯想回避喧嚣的城市,我都会想起这道山谷。 有时候我会自带装备,或搭一顶帐篷,或撑一方天幕,静静地待在这里,整整一下午都在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当然,不...

品言

半是鸡声半马蹄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读清代诗人王九龄的《题旅店》一诗,心中颇多感慨。 这首诗的大意是:早晨醒来尚见低低的月亮,依稀记得梦中见到的家乡。世上什么东西在催人变老?一半是鸡声,一半是马蹄。这首诗的精...
别将肥料施在石头上
有人喜欢说一句话:水桶最后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言下之意是:你想让水桶多装一些水,就得将短板补上来。水桶装多少水,当然是个隐喻,它实际上指向的是人生的选择。 仔细想来,这种认知其实漏洞百出。 世间有没有需要补齐的短板呢?确实有。...
走为上
最早的“走为上”,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这里的“走”,是跑,是一溜烟儿逃窜。而古文里的“步”,才是真正意义上走步的走。我所说的“走为上”,指的就是走步。 生而健康的人,又有谁不走步呢?可是把走作为一...

品物

养育中华文明的三棵树
我一直说,有三棵树养育了中华文明,它们分别是漆树、桑树和茶树。 先来说说第一棵树——漆树。河姆渡漆碗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之一。这个漆碗由整段木头镂挖而成,残存的朱红漆色是先人的殷殷之心,是至今的吉祥之色。 今天,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生已被注定的小狗
姥姥家外院一进门的地方拴着两只农村常见的小土狗,一只全身乌黑只有四只小脚是白色的,姥姥给它起了一个一看便知的名字“小黑”,拴在小黑旁边的是一只黄色的长毛小狗,这只小狗应该有着梗类犬基因,毛发乱糟糟、性格也更为倔强,姥姥叫它“小豆子”。 这两...
故乡的桂花雨
中秋节前後,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彷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
蹩脚毛衣父女情
春节期间,我拖家带口回到娘家,一种熟悉和温暖的感觉扑面而来,那是父母和蔼可亲的笑脸,那是老屋依旧、炊烟缭绕的亲切,那是飞鸟还家的欢喜…… 见到我们,父亲高兴得跑前跑后,嘘寒问暖,还变着花样逗乐外孙女。午饭时,父亲更是喜滋滋地从饭馆买回我们最...
我眼中的悬空寺
在北魏拓跋珪时期就被当做军事要塞的地方,建一座嵌入山体的“观察哨”,老古人还真是敢想敢干! 但远眺悬于恒山峭壁之中,总长不过30多米的悬空寺时,却有些失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壮观嘛,徐霞客感叹“天下巨观”倒也罢了,怎么就能让我们的李白李大诗...

品史

不会武功的大侠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大史学家,他写的《史记》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史书。司马迁是个读书人,根本不会武功,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位侠客。 汉朝有位大将叫李陵,被汉武帝派到草原和匈奴作战,以5000步兵对阵匈奴3万骑兵,虽然杀敌无数,但最终弹尽粮绝,又等不...
正直的报偿
韩厥出身于晋国公族世家,但到了他这一辈时家道中落,父亲早丧,而他尚且年幼,韩氏有了灭族之危。幸运的是,韩厥被仁慈宽厚的赵衰收留,赵衰是随晋文公流亡的功臣之一,此时执掌朝政,如日中天。赵衰对韩厥视如己出,让他跟自己的儿子赵盾一起学习、生活,这...
司空是谁他见惯了什么
日常生活中,虽然大家对“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司空见惯了,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成语中的“司空”是谁?他又见惯了什么? “司空见惯”的典故最早记载于唐代文人孟棨的一本著作《本事诗·情感》当中,故事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以及当时的一位“司空...
宋人这样过重阳
1 “菊有黄华时”,正是重阳前后。 北宋元丰元年(1078)的九月九,徐州太守苏轼在新落成的黄楼上给远来的友人王巩接风,劝他不必急着归去:“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这是苏太守在徐州任上的第二年,前一年的七月到九月,因遇上少见的洪...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4年06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1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1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1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1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0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1期
    ¥9.00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1期
    ¥6.00
  • 辽河

    辽河

    2024年12期
    ¥7.29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4年12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1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