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3年09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一本精选全国报刊佳作,荟萃时代精美短文的综合性文摘半月刊,具有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一刊在手,遍览全国报刊精萃小品。
原价:¥8.00   促销价:¥4.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大象哲学
在草原上,狮子和大象是两个极端的物种。肉食类动物里,狮子是“大王”。而在整个动物世界,大象是“大王”。 大象吃草,草是大量供应的,不需要跟谁争,大象很勤奋,无时无刻不在吃,结果长成了最大的个头。狮子反过来,它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一顿管四五天...
品行丨白马湖印象
白马湖在历代文人的笔下风姿绰约、形态万千,我用探寻的视角、情感的笔触再次走近它。白马湖古称“马濑湖”,坐落在江苏淮安、洪泽、金湖、宝应四县区的交界处,因其形态酷似一匹桀骜不驯的白马而得名。白马湖原与入江水道、宝应湖、高邮湖相互连通,具有灌溉...
品行丨在乡间居住
在乡间居住,我照例每天醒得很早。这醒得早,不像以前那样被乡间晨际的鸟们吵醒,而是一种生命的习惯与自然。当然也有鸟鸣。除了鹧鸪远远悠长的啼咕,屋边那些叽叽喳喳或脆脆的鸟鸣声也很悦耳。但我吃惊地发现,听着这些鸟鸣,我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如同现在...
品行丨待月横琴久
初次上岛,是因你诗意的名字。 横琴,在古诗里有“忘言意不极,日暮但横琴”(羊士谔《书楼怀古》),“石楼待月横琴久,渔浦经风下钓迟”(伍乔《寄史处士》),“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陆游《散发》)等佳句,字里行间流淌着美妙的抚琴声,让...
品行丨为什么要去西藏旅游
五一假期刚过,一个在南方的大学任教的朋友打来电话。他准备暑期中自驾西藏,从G318川藏线进藏,然后向北走G219新藏线,向我了解情况。去年暑假我带参加完中考的儿子毕业旅行,从北到南走过一趟新藏线。 2004年暑假我第一次进藏,在拉萨与陌生的...
品行丨高原大湖鸟兽静谧之美
我在网上看过很多网红小姐姐在青海湖畔的花海里矫揉造作的照片,所以受邀参加青海湖国家公园观鸟赛、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考察调研活动的那一刻,我就开始盘算,是不是该带条白裙子什么的。但手机里的当地最低气温显示全是零下,于是我在38℃的日子打着遮...
品行丨元通古镇的慢时光
在成都40公里外的崇州境内,有一条开阔的文锦江。江边两岸荠麦青青,绿树开合,村舍星罗。紧随河岸蜿蜒的,是一片低矮错落的瓦房,这便是古朴而安静的元通古镇。 据文字记载,元通古镇建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当时此地叫水渠乡。清光绪《崇庆...
品物丨夜雨诗意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查,套一套,可快速地炮制出...
品物丨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
品物丨给地球打伞
自打河边的柳树笼上似有若无的鹅黄的轻烟,天气便一天比一天暖和。洒进室内的阳光一寸一寸地向窗根靠近,人走在户外,随行的影子越来越短,好像要躲起来似的。夏天就这样来临了。 进入六月,北方的天空通常云彩稀疏,仿佛一面硕大无朋的蓝色镜子,日头无遮无...
品物丨闲看花鸟
被信息的洪流裹挟、被“美”的碎片喂养长大的一代人,又重回归对完美的渴求、对静穆的憧憬。 一花一鸟,鸟在花丛中,毋庸置疑的美。由于习以为常,我们对于这种美,道不出所以然。李渔先生的《闲情偶寄》“看花听鸟”一款,算是分析透彻:“花鸟二物,造物生...
品物丨一夏何所有
渐渐潮热的夜里,杜鹃叫起来。我们把它抑扬顿挫的叫声解释成“老婆儿刷锅”,顺带把它的名字也改了,它一叫,我们就说:“听!老婆儿刷锅来了!”白天它叫得少,通常黄昏时分才开始,尤其烟雨蒙蒙的时候,麦子的气息格外浓郁,它一声一声地叫起来了,边叫边飞...
品情丨我的父亲
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 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
品情丨葫芦里的爱情
在巴拉圭,我们住在一个私人庄园。 远离尘嚣的庄园,蓬蓬勃勃的绿意铺天盖地,像世外桃源。庄园主人雅里詹诺,是个年过七旬的鳏夫。偌大的庄园只住了他一个人,他把几间空置的房间出租给游客,在旅游旺季,房间爆满,游客进进出出,倒也不愁会寂寞。 雅里詹...
品情丨唐柳姑娘
数十年间,我上百次到过拉萨。最近一次到拉萨是参加青藏线文学笔会,2000年初冬。 古城冬日阳光的密度甚至比夏天还要拥挤。穿过布达拉宫广场来到拉萨河,我看见一位舀水的藏族姑娘,一瓢一瓢很轻巧地舀起拉萨河水,灌进印着“八一”红五星的木桶里。水花...
品情丨亲情的“陌生时段”
八月底的一个清晨,天略微凉了,还飘着一层薄雾。因为起得早,脑子有点混沌,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梦幻感——才六点,我已赶到几十里外的老家。走进小院,竟感到“陌生”。父亲从湿漉漉的菜畦里抬起头,脸上也挂着“陌生”,张了张嘴,竟没发出声音。母亲从堂屋...
品史丨苏轼说“有味”
北宋元丰六年(1083)十二月十九日,苏辙的女婿王适给被贬至黄州的老师苏轼写诗祝寿,并按传统习俗“寄茶”数片以贺。“茶”字繁体的草字头,左右各是一个“十”,加起来等于“二十”;中间的“人”,分开便是“八”;底部的“木”,可视为“十”和“八”...
品史丨去古代吃冰
“诗圣”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尽管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可依然会想尽办法品味当地的各色美食。在众多美食当中,有一道令他印象深刻,那就是槐叶冷淘。 所谓“槐叶冷淘”,是以槐叶汁水和面,再切成丝条状,煮熟后再过凉水食用的凉面。杜甫吃“冷淘”时,自豪地表...
品史丨去古代邂逅一场“曝书会”
如今,人们常常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书展,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书籍。其实在古代,人们也有机会与“书展”邂逅。 家中藏书丰富的古人,每年都会定期“晒书”或“曝书”。所谓“晒书”或“曝书”,顾名思义,即将书籍或者藏书从屋子里搬出来晒一晒,这么做的原因也...
品史丨古人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乳名
如今,人们给孩子取名使用率很高的字是雨、曦、萱、梓、欣等,而智慧的古人取名另有讲究,特别是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往往能够引经据典,给后代取一个好听、文雅或霸气而又有内涵的名字。然而,在这些名字的背后却往往是令人难以启齿的乳名。 古人的乳名大致分...
品相丨生命的一抹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那時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
品相丨今天没有我的信
我喜欢读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其中有两首让我难忘,一首是《今天没有我的信》(董树丛译): 今天没有我的信,许是他忘写了,或是走了;春天银铃般的笑声在啼啭,船只在港灣里漂荡,摇晃,今天没有我的信……不久前他还和我在一起,如此多情的,温柔的我...
品相丨你往哪儿看
一次坐地铁时,不知怎么就多看了对面一个美女两眼,只见她怒目圆睁,大声呵斥:“你往哪儿看?猥琐男!”这可真委屈我了,且不说我并没有刻意看她,就是看了,依我的高度近视加上400度的老花眼,也只是能看出她的大概五官,模模糊糊,她究竟是貌比西施,还...
品相丨美丽的眼睛
她很美,面容俊俏,身材高挑,是所有女孩儿梦想中的模样。她学舞蹈,专业过硬,前途大好。 命运在18岁转了个弯,一场车祸,使她失去右眼。最初她也没那么绝望,一只眼睛,仍能看见一切,不是吗!万万没想到,当她伤口愈合戴着义眼重返校园,却发现自己不会...
品相丨推销与反推销
我在小镇上开店时,经常有人上门推销东西。我这人戒备心太重,笃定认为上门推销的产品不可靠,尤其这种“流动”推销员,再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为所动。 有一年夏天,暴热,40度的高温持续了好几天。正午时,路上行人都很少。一位小伙子背着一个行李包,推...
品味丨油煎麦果豇豆糕
小暑这天去绍兴上虞参加“谢晋故里行”作家采风活动。曹娥江穿过绍虞平原奔向钱塘江,一路上串起东澄、丰惠、百官、小越、梁湖、驿亭、谢塘等古村镇,在江南文化的叙事中有着歌咏般的美丽与忧伤,越地的爱与孝,一直富于戏剧性。上虞城区的变化更让我无比惊讶...
品味丨上坝问茶
一夜小雨霏霏,位于宜南山地的丁蜀镇上坝村,天青水碧,百花盛开。山路旁,一支支嫩笋可着劲儿生长,江南迷人的春天,就此进入了它的纵深处。 半山翠竹,半山茶园,上坝村自唐代以来即是南方主要的茶产地。村里的那条江浙茶马古道,伴随着茶圣陆羽所著的《茶...
品味丨隐眠在心底的家乡土特产
我哥在某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现已小有成就。 2022年我去看他时,发现桌子上竟放着一罐熟悉的黑芝麻粉。这让我很是惊讶:自从日子好过后,我哥的吃用都要所谓的“上档次”。十几年前他刚过40岁,家里就不乏各种昂贵的保健品,都是进口品牌。现在怎么突然...
品味丨酒如清露鲊如花
说到糟鱼,江南人家都懂,说到鲊鱼,很多人一脸蒙。其实糟和鲊都是指用调料腌渍鱼肉、蔬菜的方法。 “鲊”最初只是指鱼类腌制,腌着腌着,就变成万物可腌。腌鱼时用米和盐作为调料。制鲊时,或用石头压,或放布内绞扭,都为了去水分并入味,“鲊”字因此而来...
品味丨荔枝记
海南多荔枝园,满树红果无数,圆胖鲜红,阳光下一园吉祥。园主多售卖鲜果,入得园内,自行无度摘食。如苏轼所说,荔枝正熟,就林恣食,亦一快也。 荔枝肉莹白如冰似雪,吃得十来颗,饱腹不已。古人诗词文章欢喜夸张,“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歌罢...
品言丨好书确能擦亮人心
每当我在孩子跟前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对他们说话或者听他们说话,我常常发现那本不是屈尊俯就,让对方感到安全。相反,我总是想到,面前的孩子,他们何尝不是藏在我们灵魂里的巨人? 我的写作最初是从儿童文学开始,多半因为那时我也刚从少年脱胎出来,自...
品言丨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写诗。 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好像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一个小角落,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即使没有诗集,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有脑子里可以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
品言丨生命何其不易
牛必须老老实实拉犁,才能在人这里混口饲料吃,一旦年老力衰,或一病不起,就被宰掉,成为红烧牛肉,成为我们的皮带和皮鞋。肉牛不用拉犁了,被养着,好像自在,但它的更不幸的结局就摆在那里,它的每一部位的皮、肉,包括内脏,都被商家标了价钱,预付了订金...
品言丨真正的自由
对于儿童来说,真正的自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回忆起来,似乎只有荡秋千这种游戏同自由最相像。当你荡出的弧线达到了极限时,那时的感觉就应是自由的感觉了。什么感觉?心灵的激荡,极度的紧张和极度的畅快纠结在一块。 在最初,这种游戏对于我来说是有点恐...
品言丨信任的力量
《论语》中有个故事——“子贡问政”。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让老百姓信任国家。”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
品艺丨那一种姹紫
紫色,神秘而高贵,其在瓷器中也是稀有而名贵的。 明代出现了茄皮紫釉,釉色有浓淡之分,各具风韵。北京万寿寺曾展出一件深茄皮紫釉杂盒残器,苍朴沉郁,古风盎然;而我早年也藏有一件淡茄皮紫釉水洗,内壁还绘有青花纹饰,幽静雅致,清丽超逸。 京城毛家湾...
品艺丨花的话
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她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
品艺丨光阴里开出蓝莲花
一直很喜欢旅行。 特别是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去过很多地方。其实去过的那些地方往往是前世之旅,比如当年去翡冷翠(现译为佛罗伦萨),完全是因为这几个字读起来活色生香。 一意孤行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奇怪的灵异之感,岁月和光阴在那些旅行的日子中生出青...
品艺丨让文字慢慢从心里走过
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神奇,是在少年时代。记得是12岁那年的夏天,有一天我突然很想去游泳,可是妈妈规定不能一个人去,要有伴儿。去约我们班一个女生偏偏不在家,她妈妈告诉我,她下午要去舅舅家。我抱着一线希望给她留了个纸条,大意是说,这么热的天,一头...
品艺丨曲中诗意“花月夜”
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它又名《夕阳箫鼓》《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描绘了古城浔阳(今在江西九江辖区内)的江上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从清代至今,经过多次整理,改编得更臻完...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小品文选刊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小品文选刊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