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大英博物馆馆藏《百子图》中儿童游戏之所见
摘 要:“百子图”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脱胎于婴戏图,内容多为众多儿童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承载了古人希望家族枝繁叶茂的美好愿望。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内,对大英博物馆所藏编号为“1881,1210,0.96.CH”《百子图》的引用...
安徽巢湖北山头M1“十九年 左彻侯” 纪年款漆盒铭文考述
摘 要:文章通过对北山头M1出土“十九年□□□左彻侯□”纪年款漆盒铭文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该漆盒是秦始皇十九年(前228)由左彻侯督造,东阿官府作坊制造,现置用于甘泉宫“甘泉右般”。作为宫廷用器,这件漆盒为有关战国晚期秦统一六国前后秦漆器...
《明人仿黄公望九峰雪霁图》与《快雪时晴图》《水阁清幽图》关系考
摘 要:《明人仿黄公望九峰雪霁图》与《快雪时晴图》《水阁清幽图》均为中国画史上的重要作品,文章旨在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快雪时晴图》作为黄公望另一雪景佳作,其以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构图布局,展现了雪后初晴时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与《九峰雪霁图》在...
博物致知
摘 要: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它的特殊方式,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名片和标签。它们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传承着城市的文明,梳理着人们的“来时路”,每件文物背后都讲述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场兴衰。文章通过介绍莒南县博物馆馆...
北魏司马金龙墓葬文物赏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俑、漆画屏风、石雕棺床及釉陶俑阵等文物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这些文物在历史文化价值上的重要地位,揭示了它们在反映北魏时期社会结构、宗教融合以及艺术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司马金龙墓葬;文物鉴赏;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关于古建壁画保护修复工艺的思考
摘 要:大像山石窟娘娘殿因遭受暴雨导致其地基基础沉降、梁柱歪斜、壁画受损等。文章以灾后抢险加固壁画修复为实例,探讨现代壁画保护的理念、壁画修复时的分析监测手段、壁画病害机理研究,探讨壁画修复的工艺流程,以及壁画保护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像...
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研究
摘 要:文章以邱家庄遗址为例,旨在探究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内容、要点及建议。首先,深入阐释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原则,如真实性、完整性、最低限度干预等,介绍相关技术与方法体系,包括环境监测、材料科学应用及GIS运用等。其次,结合邱家...
数字化技术赋能墓室砖壁画保护和展示利用初探
摘 要: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和传承中被广泛应用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既能改善和创新可移动文物在展示、科普、研究方面的方式方法,也能提升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科学性和预防性。文章以魏晋墓墓室砖壁画为例,探析数字化技术在墓...
中小石窟的综合评估和分类保护利用策略探索
摘 要: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和重庆市中小石窟保护示范工程为目标导向,文章以大足石刻68处中小石窟为例,对综合评估分类出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石窟分别提出保护利用策略。重点是将Ⅰ类和Ⅱ类石窟作为活化利用代表性中...
繁昌窑遗址的保护利用策略
摘 要:繁昌窑遗址作为五代至北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青白瓷窑业的代表性遗存,兼具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基于繁昌窑遗址保护利用面临环境改变、窑址本体损毁以及展示利用手段单一等现实困境,提出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的保护利用策略。通过构建活态展...
万山朱砂文化系列遗产保护
摘 要:文章以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遗产概况、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旨在强调在工业遗产保护中,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项目编制与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以及加大宣传...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调查及保护修复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全面剖析其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保护修复策略,旨在为甘孜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确保纸质文献资料得以长久保存和有效利...
试析旷野和洞穴相结合遗址的保护利用策略
摘 要:文章阐述旷野和洞穴相结合遗址的独特价值,以福建岩仔洞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其保护利用策略,为同类遗址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旷野与洞穴遗址;岩仔洞;保护利用策略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

博物馆学

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进程中革命文物的价值挖掘与利用创新
摘 要: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其既承载了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革命记忆,又将中华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当地革命文物资源丰富。...
中国铁道博物馆社会教育及文化传播工作的尝试与探索
摘 要:作为历史文化的宝库,博物馆不仅承担着见证社会变迁的任务,还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入,博物馆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之一,其不仅是大众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进...
革命纪念馆“专题展区+红色研学”宣教创新路径分析
摘 要: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革命纪念馆在新时代面临着教育形式创新、教育效果提升的挑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基于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专题展区+红色研学”的特色宣教模式。文章在概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基本情况的基础...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困境与破局
摘 要: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存在缺乏创新、缺乏娱乐性、展示手段千篇一律、重装饰轻艺术创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文物内涵挖掘与展示、优化展览布置形式、创新陈列形式与手段等改进对策,以期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
利用科技内涵提升文博讲解效果积极完善红色场馆教育新体验
摘 要:在新时代红色场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了创新革命传统教育方式、提升场馆讲解效果,文章以河南省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为例,采用科技内涵挖掘、多维度讲解创新等方法,对红色场馆讲解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军事技术、环境科学等...
平凉地区基层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助推下,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是甘肃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眼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部署。如何在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活化利用文物,让文物资源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文物资源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长远...
纪念馆对青少年教育的实践
摘 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纪念馆的职能决定了纪念馆对其进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例,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实践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儿童;纪念馆;教育 DOI:10...
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高校博物馆在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舰船类博物馆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博物馆存在资金短缺、藏品利用不足、社会合作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了推进高校博物馆的优化建设,...
民族服饰的展示现状与提升对策
摘 要:文章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研究个案,考察博物馆对服饰进行实体展示和数字化展示的方式,发现博物馆在展示中存在信息少、交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在找准目标观众的基础上,以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展厅内的参与式设计,并建立民族服饰图案数据库...
博物馆文创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自信日益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及其突出的社会效益日渐显现。孔子博物馆是一座展现中国特色、风格与气派的现代化大型博物馆,其建设宗旨在于传承与弘扬...
博物馆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
摘 要:文章以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博物馆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通过分析博物馆资源的旅游价值,探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提出创新展示方式、加强产业合作、利用新技术等优化策略,以期实现博物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文化...
当代人物类展览思路浅析
摘 要:文章以“青春作赋 思无涯—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展”为例,深入剖析了当代人物类展览的策划思路,从展览背景、内容与结构、人物评价定调、选题与立意、展品丰富度与契合度、展览时代属性与设计巧思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展览的策划过程和创新点...

学术研究

中原早期青铜冶炼技术“西来说”探微
摘 要:中原地区早期青铜冶炼技术“西来说”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对于中原地区早期青铜冶炼技术的传播路线,学界主要有“西北说”“北方说”和“南道说”三种观点。随着考古学技术的进步,及金相学检测与对传播路径双向性的分析表明,除了有传统的“...
从牟氏庄园馆藏宫廷螺钿柜看清代漆器的镶嵌技艺
摘 要:中国传统螺钿漆器工艺源远流长,融合多种珍贵材料与精湛技艺,独具审美魅力。清代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鼎盛时期,其螺钿镶嵌更是集技法、规制、审美于一体,达到巅峰。文章介绍了中国漆器的材质特性与螺钿工艺的源流,重点分析了宋元以后螺钿镶嵌技法的演...
论甘肃省境内明长城天祝段在明代河西边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查阅长城普查资料和地方史料,研究明长城天祝段的修筑背景、构筑特征、周边军事聚落及其分布现状,进一步厘清甘肃境内明长城天祝段在明代河西边防体系中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内在作用,以期加深对明长城整体性认识,进一步增强保护长城...
文化遗产地全景采集技术研究
摘 要:全景技术作为目前文化遗产领域重要的数字化方式之一,以其采集效率高与影像逼真的优势被广泛采用,但全景采集技术仍缺乏相关标准,在设备与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故宫博物院自2015年起大量使用全景采集技术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在全...
青铜器铭文研究与文化内涵解读
摘 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我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价值。聚焦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通过对其铭文的细致分析,揭示了这些器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社会文化内涵。文章还探讨了青铜器铭文文化的内在意蕴,青铜器铭文研究不仅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的...
京津冀地区出土的辽代货币析论
摘 要:出土货币反映出唐宋铸币是辽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通货,证实了辽代货币在我国古代货币经济中的关键性过渡角色地位。辽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自铸货币供给不足,大量货币被窖藏是辽代钱荒的直接因素。辽朝以唐宋铸币作为主要通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辽朝对中...
从博局镜看汉代社会风貌
摘 要:铜镜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承载时代文化风貌的物质载体。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之一,丹阳是汉代重要的铜产地之一。文章以丹阳出土的一枚“新有善铜”四神博局纹镜为研究对象,结合铭文考释与纹饰解读,揭示汉代社会风貌的多重面向。 关键词:汉代铜镜...
浅析新乐文化房址建筑结构
摘 要:新乐文化发现50余年,在当年是比较重要的考古学发现,它把沈阳地区的历史推到距今7000年,为理清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希望。因为新乐遗址出土的新乐文化考古材料没有叠压打破关系,缺少明确的断代信息,且之后考古发掘再未发现大型的新乐...
曲阜地区现存古桥状况研究
摘 要:桥梁是人们出行的媒介,是人们通过天险和屏障的工具。古代桥梁也记录了其所在地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文化生活和审美水平,极具研究和探讨价值。现存古桥有部分是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对古桥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达到保护和...
义县万佛堂石窟所见辽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摘 要:辽西走廊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重要交通廊道,历史上不同时期都发挥着沟通着东北与中原经贸往来、文化传播等作用,同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廊道。北魏时期在义县修筑的石窟寺以及其所留存的珍贵的文化遗存,是多民族融合、汇聚、交往的具体反映和...
柳州文庙藏沈尹默题写“思柳轩”墨宝溯源
摘 要: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曾为原柳州市文物商店题写“思柳轩”店招,惜淹没于故纸堆,因机构合并,2020年整理原柳州市文物商店旧藏时方得重见天日。通过整理库房内相关藏品和检索同时期沈尹默书法作品等手段,理清不同藏品间关系和人...
枞阳桐城派三祖文物概述及其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摘 要:文章在系统梳理现存于今枞阳县境内桐城派三祖文物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加强其文物本体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及发展旅游的关系。 关键词:枞阳;桐城派三祖文物;保护与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
浅析达州市“逃出免死”石碑的历史故事
摘 要:“逃出免死”石碑出土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玉皇观村李靖垭,石碑上刻有“逃出免死”“丢刀者……回家”等字样。达州市开江县古时称新宁县,其县志记载:李靖垭地处治西边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古今通达县(今达州市)的要隘。“逃出免死”...
浅析松嫩平原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出土铜器科学分析的学术意义
摘 要:文章聚焦松嫩平原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探讨其研究现状及不足。借助考古技术进步与多学科方法,深入研究成为可能,不仅填补了地区学术空白,还助力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意义在于:学术层面,丰富地区历史认知,推动跨区域文化研究;...

文化遗产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态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摘 要:文章探讨了思南县如何利用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开发活态旅游产品,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对思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应用,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旨在提升游客体验,延长产业链条...
山西大同华严寺上寺过殿价值与建筑现状评估
摘 要:上寺过殿位于华严寺上寺小院中央,自上次修缮至今已有十五年,后期添加的辅助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墙体、木构架的残损发育,但也造成了局部受力不均而产生新的残损(尤其是北次间、脊檩、随檩枋、联络枋因受力改变而开裂),且对于文物建筑的风貌...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非遗活化研究
摘 要: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是广东省惠州市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乡,非遗类型多样,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具备非遗旅游活化和乡村振兴的潜力。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蓝田瑶族乡非遗种类及特征,发现龙门县对文化遗产活化进行了有效探索,但也存在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龙...
河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理
摘 要:在当前推动文物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河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实现其整体保护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南省革命文物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河南省不可...

资讯

中央企业文物普查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5月20日,中央企业文物普查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出席会议并讲话。 解冰指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7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6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1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5年06期
    ¥17.49
  • 画刊

    画刊

    2025年05期
    ¥7.09
  • 音乐生活

    音乐生活

    2025年06期
    ¥7.29
  • 曲艺

    曲艺

    2025年07期
    ¥7.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